A | A | A

第20章 第20章 吉隆坡别墅与沪上的焦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南洋双璧百年家声与新锐锋芒 http://www.220book.com/book/TZDR/ 章节无错乱精修!
 

2025年4月16日的上海,黄浦江的水泛着灰绿色,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在阴天里像褪了色的油画。下午三点,陆家嘴某金融会所的茶室里,两个刚从吉隆坡回来的富豪正对着手机炫耀——屏幕上,云顶壹号别墅区的2000平别墅气派非凡,泳池倒映着双子塔的影子,管家在视频里汇报:“光伏板今天发了300度电,无土栽培区的榴莲快熟了。”

“排了两年队,加价5000万才拿到号。”张总呷着龙井,语气里的得意藏不住,“你们是没见那场面,全球的富豪都在抢,新加坡总理的小舅子就住在隔壁,说这别墅区的电网比国家电网还稳。”

坐在对面的李总翻出房产证照片,红本本上的“吉隆坡联邦首辖区”字样刺眼:“最划算的是免税政策,买别墅的钱首接抵了公司三年的税款。沈氏集团的女总裁沈芳亲自陪我看的房,说以后致一科技的东南亚业务,优先和我们这种‘邻居’合作。”

茶室的门被推开,几个本地大爷大妈踱进来,听见“加价买房”的话,忍不住撇嘴:“不就是套房子吗?上海的汤臣一品不比那强?”

张总放下茶杯,冷笑一声:“汤臣一品能自己发电?能种榴莲?能让新加坡总理的亲戚当邻居?”他调出吉隆坡的经济数据,“去年那里的GDP增速是上海的三倍,致一科技把东南亚总部放过去后,全球资本都往那边涌,免税政策加半导体产业链,这才是真正的风口。”

李总补充道:“你们整天看不起外地人,觉得上海是宇宙中心,可看看身边——王总全家移民新加坡了,赵总把公司迁到吉隆坡了,就连卖奶茶的都知道去南洋开分店。再这么固步自封,迟早被甩开。”

大爷大妈们的脸色难看起来。其中一个穿中山装的老人哼道:“我们上海是金融中心,他们能比?”

“金融中心?”张总笑了,“新加坡才是亚洲真正的金融中心,全球富豪的钱都存在那里。我在星展银行的理财经理说,光今年一季度,从上海转过去的资金就有8000亿。人家免税,资金流动自由,不像我们这里,换点外汇都得填表。”

他想起在吉隆坡看房时,沈芳说的话:“资本像水,哪里地势低、土壤松,就往哪里流。新加坡和吉隆坡的优势,不是政策优惠,是让钱能安心生钱,还能让家人活得舒服。”

茶室里的气氛越来越僵。有大妈翻出手机里的新闻,说上海的GDP还在增长,却被张总一句话堵回去:“增长靠的是房地产和传统制造业,人家南洋在搞半导体、元宇宙、新能源,这才是未来的钱。”

下午五点,雨开始下了。张总和李总起身告辞,说要去机场接从吉隆坡来的设计师,准备把上海的老房子改成“云顶壹号同款”。走到门口时,张总回头对大爷大妈说:“不是我们崇洋媚外,是人家真的做得好。新加坡能吸引全世界的富豪,靠的不是吹牛,是实打实的环境和机会。等你们想明白的时候,怕是连排队的资格都没了。”

雨越下越大,打在会所的玻璃上噼啪作响。大爷大妈们望着窗外的雨帘,沉默了很久。有人想起儿子说要去新加坡工作,当时还骂他“忘本”;有人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在抖音上首播吉隆坡的生活,说那里的保安都比上海的白领挣得多。

一个穿旗袍的大妈忽然说:“我孙子在致一科技厦门分公司上班,说那里的955工作制,月薪比我儿子在投行还高。”另一个大爷叹了口气:“前几天去银行,柜员说好多人在换新加坡元,说是怕以后换不到了。”

暮色渐浓,黄浦江的游轮亮起了灯,却照不亮茶室里的沉闷。他们知道,张总和李总的话像根刺,扎破了“上海永远第一”的幻觉。新加坡的免税政策,吉隆坡的产业布局,云顶壹号的生活方式,正在形成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改变着资本和人的流向。

离开会所时,雨还没停。大爷大妈们撑着伞走在湿滑的人行道上,听见年轻人们在议论:“听说致一科技在新加坡招程序员,年薪百万,还包别墅……”

他们忽然明白,看不起外地的傲慢,守不住曾经的辉煌。当新加坡成为亚洲金融中心,当吉隆坡的别墅区排到几年后,当南洋的年轻人谈论着“星辰大海”时,固守着过去的优越感,只会被时代远远甩在身后。

雨夜的上海,霓虹依旧闪烁,却仿佛少了几分底气。而千里之外的吉隆坡,云顶壹号的别墅里正亮着温暖的灯,光伏板在雨中默默发电,等待着下一个懂得选择的人。

作者“穿越神探夏洛克”推荐阅读《南洋双璧百年家声与新锐锋芒》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TZD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南洋双璧百年家声与新锐锋芒 http://www.220book.com/book/TZD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