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5月12日的厦门,凤凰木的花影落在致一科技集团58层的落地窗上,像一幅流动的红锦。上午九点,沈诗涵点开电脑里的经济报表,屏幕上的数字跳跃着发烫——厦门经济总量突破4.89万亿,稳稳站住全国第五的位置;而闽东的宁德,更以2.35万亿的产值,首次反超以富庶闻名的江南水乡苏州。
“宁德港的智能系统立功了。”她对着麦克风说,AI助手立刻调出港口的实时画面:无人集装箱卡车在光伏板覆盖的堆场穿梭,机械臂精准地将海鲜冷链箱装上货轮,电子屏上滚动着全球配送时效表——纽约72小时,巴黎60小时,悉尼48小时,连南极科考站的补给订单都标注着“准时达”。
港口负责人的视频请求弹了进来,画面里的他晒得黝黑,身后的巨轮正鸣笛启航:“沈总,今天这船货发往汉堡,里面有宁德的锂电池、厦门的半导体零件,还有云顶壹号种的有机蔬菜。德国客户说,我们的配送速度比本地供应商还快。”
沈诗涵的目光移到另一组数据上:致一科技的科技金融板块一年间新增12家上市公司,半导体组装厂和代工厂的全球订单排到了2028年,仅在闽南地区就带动30万人就业。她想起一年半前刚启动这些项目时,沪上的经济学家还在专栏里写“厦门想追苏州,至少需要二十年”。
这时,特助发来一段京城西合院的聊天视频。画面里,几位摇着蒲扇的京城大爷正逗弄着画眉鸟,对面坐着的沪上大妈们脸色尴尬。“你们沪上那点GDP,现在连厦门都赶不上喽。”穿马褂的京城大爷呷了口茶,“听说宁德都超过苏州了?早说让你们别总想着移民,守着黄浦江有啥用。”
沪上大妈们不服气:“我们有陆家嘴!”
“陆家嘴有啥?”另一位京城大爷笑着举起手机,屏幕上是中关村星畅有机汉堡的门店照片,“看看这个,沈诗涵奶奶沈露的祖籍就在我们胡同,人家把有机汉堡做到了3.56万亿市值,门店开遍全球,连故宫旁边都有分店。你们沪上的肯德基,现在卖的都是星畅代工的肉饼。”
沈诗涵忍不住笑了。奶奶沈露退休后总念叨着要回京城西合院看看,去年星畅集团落户中关村时,她特意飞去剪彩,用带着闽南口音的京腔说:“这汉堡里的生菜,得用老家的法子种才够脆。”如今,这个由她投资、奶奶挂名的食品集团,真成了横跨南北的商业奇迹。
她点开星畅集团的财报,有机牛奶的供应链己经覆盖内蒙古草原和新西兰牧场,汉堡肉饼用的是闽东港口运来的深海鱼糜,连酱料配方都融合了闽南沙茶和北京麻酱的风味。“上周去故宫,看见游客手里都拿着星畅的‘宫保鸡丁汉堡’。”特助在一旁补充,“京城大爷大妈现在见面都问‘今天吃的是星畅哪款新品’。”
中午时分,沈诗涵的电脑收到沪上金融圈的联名邮件,请求致一科技在上海设立分公司。邮件里写着:“我们承认厦门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希望能学习贵司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半导体和港口物流的经验。”
她想起一年前沪上大爷大妈嘲笑“厦门是小地方”的样子,现在他们的语气里多了几分恳切。特助请示:“要答应吗?”
“当然。”沈诗涵调出合作方案,“但有个条件,他们的分公司必须用我们的智能审批系统,注册时间不能超过12分钟。”她顿了顿,“还要让他们派员工去宁德港实习,看看72小时全球包邮是怎么做到的。”
窗外的阳光正好,厦门港的货轮连成一串,像镶嵌在海面上的珍珠。沈诗涵望着闽东的方向,那里的港口正吞吐着来自全球的货物,那里的工厂正生产着改变世界的芯片,那里的年轻人再也不用背井离乡——这大概就是经济数字背后最动人的风景。
手机响起,是奶奶沈露从京城打来的视频。画面里的她站在西合院的海棠树下,手里举着星畅的有机牛奶:“诗涵,胡同里的老街坊都说,这牛奶比他们小时候喝的还香。你爷爷要是还在,肯定会说‘咱沈家的生意,就得这样跨着长江黄河做’。”
沈诗涵笑着点头,目光掠过电脑屏幕上4.89万亿和2.35万亿的数字。她知道,这些数字终会被超越,但闽东港口的汽笛声、星畅汉堡里的家乡味、还有那些从质疑到惊叹的目光,会永远留在这片正在崛起的土地上。
中关村的星畅门店里,京城大爷正给沪上大妈推荐新款汉堡;宁德港的无人卡车正将集装箱装上巨轮;厦门的半导体工厂里,00后工程师们正调试着最新的芯片。这三个看似不相关的场景,在2026年的春天,被同一个名字串联起来——沈诗涵,以及她用智慧和耐心,在闽南大地上种下的万千可能。
(http://www.220book.com/book/TZD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