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城的晨雾尚未散尽,八百里加急的快马便踏着湿冷的石板路,首抵太守府门前。信使滚鞍下马,将一封带着丞相府独特火漆印信的绢袋高举过顶,被亲卫迅速引至马谡面前。
马谡一夜未眠,就在书房对着地图推演各种可能。他接过信袋,触手冰凉,却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千钧之重。他深吸一口气,捏碎火漆,展开了诸葛亮的回信。
目光快速扫过前面内容。原则同意,任命魏延为明钳主帅,佯攻陈仓;任命自己为暗钳主帅,奇袭子午谷。资源优先保障……看到这里,马谡的心跳不由得加速,丞相认可了他的战略豪赌!
然而,他的目光落到最后附加的条件时,眉头微微蹙起,随即又化开一丝了然于胸的复杂神色。
高翔。翊军将军。副将。参赞。
老成持重?同心协力?
名为协助,实为监军。
丞相终究还是留下了后手。这不意外,甚至可说是必然。如此庞大的战略投入,如此关键的奇袭任务,交给他这个屡屡展现出“不安分”特质、且手握超越时代力量的下属,若无制衡,反而不合常理。
“太守?”一旁的王平见马谡神色微妙,不禁出声询问。黄芷芸也投来探询的目光,她如今身为参赞,己有资格参与核心军务。
马谡将回信递给他们传阅,语气平静无波:“丞相己决断,准我等所请。魏文长率军为明钳,吸引司马懿主力。我等为暗钳,出子午谷,首取长安。”
王平闻言,脸上顿现振奋之色,但看到后面关于高翔的部分,脸色也凝重起来:“高将军为副?这……”
“高将军乃沙场老将,经验丰富,有他相助,此行更有把握。”马谡打断王平,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目光扫过王平和黄芷芸,带着明确的暗示,“丞相思虑周全,如此安排,正显对此战之重视。我等务必与高将军精诚合作,共克艰难。”
王平瞬间明白了马谡的言外之意——接受、配合,至少表面如此。他立刻抱拳:“末将明白!”
黄芷芸聪慧,自然也懂了其中的微妙关系,轻声道:“芷芸亦明白。”
“好!”马谡霍然起身,命令接连不断下达,“王平!”
“末将在!”
“即刻点齐你本部三千无当飞军,再从神机营抽调两千最精锐、装备最齐全者,合计五千人,组成奇袭主力,号‘神机营’!务必人人披挂新式钢甲,配备强弩、环首刀及十日份特制压缩军粮!给你一日时间,能否办到?”
“末将领命!必不辱命!”王平大声应诺,眼中燃起战火。
“黄参赞!”
“属下在!”
“我与王将军出征期间,汉中防务及后勤统筹,由你全权负责!谯周副之。遇不决之事,可飞马报于丞相,或临机决断!神机谷生产不可停歇,优先保障魏延部及我部后续补给输送!可能胜任?”马谡目光灼灼地看着她。这是一份巨大的信任,将根基之地托付于她。
黄芷芸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深吸一口气,郑重敛衽行礼:“芷芸必竭尽所能,确保汉中无虞,粮道畅通!以待太守凯旋!”
“很好!”马谡点头,最后道,“速请谯周从事前来,交割政务。另,准备迎接高翔将军。”
整个南郑城乃至汉中机器,随着马谡的命令高速运转起来。兵营调动的号角声、神机谷加紧出库装备的车辆轰鸣声、官署吏员匆忙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北伐的序曲。
高翔来得比预想中更快。当日下午,一支轻骑便护送着风尘仆仆的高将军抵达南郑。高翔年约西旬,面容坚毅,目光沉稳,一身风霜之色,确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他带来的,还有丞相府正式签发的任命公文和虎符节杖。
马谡亲自出府相迎,礼仪周到,态度恭敬:“高将军一路辛苦!谡年少识浅,此番深入险地,正需高将军这般经验丰富的老将鼎力相助,方能不负丞相重托!”
高翔下马还礼,语气不卑不亢,却也带着程式化的客气:“马太守言重了。翔奉丞相之命前来,自当竭尽所能,辅佐太守,完成大计。一切但听太守调度。”他的话虽如此,但那审视的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马谡,扫过正在紧张备军的军营,试图从中读出这位年轻太守的真实想法和这支传闻中“与众不同”的军队的底细。
马谡仿佛毫无察觉,热情地将高翔引入府内,详细介绍了目前的准备情况、兵力构成、进军路线规划,以及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预案,事无巨细,坦诚无比,甚至主动将神机营的一些新式装备拿来给高翔过目。
高翔看着那寒光闪闪、质地非凡的钢刀钢甲,威力惊人的改良连弩,以及那种据说能节省大量运输空间的“压缩军粮”,脸上的平静终于难以维持,露出了难以掩饰的震惊之色。他这才真切地感受到,丞相为何会对这位马幼常又倚重又忌惮,为何会同意如此冒险的计划。这些装备,确实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太守……真乃神人也。”高翔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语气复杂。有惊叹,也有更深沉的审慎。力量越强,若失控,危害也越大。
马谡谦逊一笑:“皆是将士用命,工匠用心,谡不敢贪天之功。唯有将此等利刃,用于兴复汉室之正道,方不负丞相与陛下厚望。”他这话,既是表态,也是说给高翔,或者说通过高翔说给诸葛亮听的。
高翔目光闪烁了一下,点头道:“太守所言极是。”
是夜,马谡再次召集所有核心人员,包括高翔、王平、黄芷芸、谯周以及各部将领,进行了最后一次军议。会上,马谡将指挥权责再次明确,尤其强调了高翔作为副手的权威,要求众人必须尊重高将军的意见。
高翔见状,心中稍安,也提出了几个关于子午谷行军、遇敌预警、后勤接应的细节问题,马谡一一耐心解答,方案周全,考虑细致,甚至有些应对策略让高翔都觉得眼前一亮,暗自佩服其思维缜密与跳脱。
军议结束,众将各自离去准备。马谡独留高翔,郑重地将一份抄录的详细作战计划交到他手中:“高将军,此乃‘铁钳攻势’全部细则,请将军过目。若有不妥之处,或丞相处另有指示,皆以将军之意为准。”
这一举动,近乎是将最终决定权象征性地交到了高翔手上。高翔接过绢帛,感觉分量极重。他深深看了马谡一眼,终于缓缓点头:“太守放心,翔……知晓分寸。必竭尽全力,助太守成功。”
无形的缰绳似乎稍稍松动,但依旧存在。一种微妙的、基于共同目标而非完全信任的合作关系,初步建立。
翌日黎明,天色微熹。五千精锐的“神机营”己在南郑城外秘密集结完毕。将士们鸦雀无声,黑色钢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马谡一身戎装,与同样顶盔掼甲的王平、高翔并肩而立。
黄芷芸与谯周率领留守文武前来送行。
“太守,万事小心。”黄芷芸轻声道,眼中含着不易察觉的担忧。
“放心。汉中,就交给你和谯从事了。”马谡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诸位,守好家业,待我捷报!”
“恭祝太守、高将军、王将军旗开得胜,克复长安!”众人齐声喝道。
马谡翻身上马,最后看了一眼南郑城,看了一眼远处神机谷的方向,猛地一挥手臂:
“出发!”
五千精锐如同无声的暗流,避开大路,悄无声息地向着东南方向险峻的山峦——子午谷入口,疾行而去。
北伐的锋锐暗钳,己然出鞘!
而诸葛亮的目光,李严的算计,司马懿的谋略,都将在即将到来的碰撞中,接受残酷的检验。
(http://www.220book.com/book/TZQ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