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3章 传承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马谡亦可匡扶汉室 http://www.220book.com/book/TZQY/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浩瀚宇宙的星辰大海”推荐阅读《我,马谡亦可匡扶汉室》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新安城的盟约,并非一纸空谈,而是以惊人的速度化为斧凿刀刻的现实。被尊为“神女”的黄芷芸,以其无可置疑的威望和智慧,成为了这座新生城邦毋庸置疑的引领者。她深知,盟约的基础源于敬畏与恩情,但若要长久维系并发展壮大,必须建立起超越个人魅力的、稳固的秩序与共识。

在城中央新平整出的广场上,一块巨大的青色岩石被竖立起来。黄芷芸选择在此举行一场庄严的仪式。她召集了所有追随而来的汉人弟子和以酋长为首的部落主要成员。

面对台下肤色各异、语言初通却目光炽热的人群,黄芷芸的声音清晰而沉静,经由初步通晓双方语言的弟子翻译,回荡在广场上空。

“今日立此石碑,非为纪念一人一事之功。”她环视众人,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乃是为我新安城立下万世不易之基。昔日之盟约,出于互助求生之愿;今日之律法,则将指引我等如何共同生活,如何追求安宁与繁荣。”

她指向石碑,上面己用遒劲的笔力刻下了二十七条纲领性的文字与符号。

“此乃《函数启蒙》二十七条!”她宣布道,“其核心,非神谕,非天条,乃‘推演’与‘验证’之理!是格物致知之法,是逻辑思辨之则!”

条目内容包罗初兴,却意义深远:

* **律法方面**:定下了“城民平等,皆需劳作”、“私有财产受保护”、“争端由公推长老依律裁决,禁止私斗复仇”、“伤人性命、窃夺财物者,依律惩处”等基本原则,将行为规范从部落习惯法提升至成文法的层面。

* **生产与技术**:明确规定“奖励垦殖,兴修水利”、“匠作改良工具器皿者,受嘉奖”、“医者需研习药理,救治病患”,鼓励生产力的发展。

* **学问传承**:强调“设立学堂,教化城民子弟”、“学问之道,在于思辨与实证”、“尊师重道,薪火相传”。尤其重要的是,她将《函数本源》中的一些基础符号和推演逻辑(如等号、基本运算符号、简单方程思想)融入条文,使其不仅是律法,更成为启蒙的教材。

“此碑之文,非一成不变。”黄芷芸最后说道,“然其核心——这‘函数’所代表的推演与求实精神,当为我新安城最高之准则。后世若有增补修改,亦需依此精神,经公议而行!”

石碑立起,象征着新安城不再仅仅是一个聚居地,而是一个拥有了共同法则、共同目标、乃至共同学问认同的雏形城邦。那刻在石头上的文字与奇异符号,成为了连接两个文明、指引未来方向的灯塔。

立碑定基之后,黄芷芸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了学堂的扩建与教学之中。她明白,知识的传承才是文明存续的真正命脉。

弟子来源主要有二:一是原先格物院幸存的核心弟子,他们基础较好;二是土著中表现出强烈好奇心和悟性的青少年,尤其是酋长的儿子,那个被她救活的孩子,几乎成了她最积极的土著小跟班。

招收弟子,她宁缺毋滥。不仅考察其记忆力,更注重观察其是否具有怀疑精神、动手能力和逻辑联想的天赋。她常常设置一些实际问题:如何测量田亩更准?如何分配猎获更公?如何设计更省力的杠杆?从解答中甄选可造之材。

教学的内容被她系统分为数科:

1. **实用技术**:农学(作物轮作、肥田之法)、工学(基础力学、水利工程、材料处理)、医学(草药辨识、病理推究、卫生防疫)。这些知识能迅速改善生存条件,吸引了大批土著子弟学习。

2. **算学与逻辑**:这是“新安学派”的核心。她从《函数本源》残卷中提炼出最基础的概念,结合立碑的《函数启蒙》,教授数字、基本运算、简单几何图形,以及最重要的——等号的意义、方程的平衡思想、初步的逻辑推理。她强调:“算学非仅是计数,乃是锻炼思辨之筋骨。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

3. **语言与历史**:继续深化汉语与土著语言的教学,并开始记录整理本地的地理、物产、风俗传说。同时,她也向最核心的几名汉人弟子讲述故国的历史、诸葛丞相的伟业、马谡的挣扎与托付,让历史的记忆不致湮灭。

她的教学极重实践。算学题常以田亩分配、工程计算为背景;医学课必带学生辨识草药、诊治病人;工学则首接参与城内的各项建设。这种技术与思辨紧密结合的方式,使得“新安学派”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和理性色彩,与中原经学迥然不同,却又在这片化外之地茁壮成长。

数年过去,一批兼通实用技艺与初步数理逻辑的新生代逐渐成长起来,他们成为了新安城建设的中坚力量,也将“新安学派”的独特学风扩散开来。

时光荏苒,青丝成雪。黄芷芸己至暮年。新安城在她的悉心经营和两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早己不是当初的溪边营地,而成为了一座屋舍俨然、田畴纵横、市集初兴的繁荣城邦。学堂规模扩大了好几倍,朗朗读书声与工匠作坊的敲打声交织在一起,奏响着文明延续的乐章。

然而,她心中始终深藏着一份无人可完全诉说的牵挂与愿景。那份马谡临终前托付的世界地图,她时常在夜深人静时取出,上面那片广袤的未知东方,如同一个永恒的谜题,吸引着她最终的目光。

她感到大限将至,将那位她最为看重、悟性最高、兼具理性与开拓精神的汉人弟子唤至病榻前。弟子己至中年,眼神沉静,深得“函数”推演与实证之精髓。

她艰难地引领弟子来到学堂地下的一处隐秘石室。石壁上,她早己命人依据原图,放大镌刻了那幅令人震撼的世界舆图。中原、西域、贵霜、安息……以及那片浩瀚海洋彼岸无比广阔的“新土”,线条清晰,方位明确。

“此图,乃幼常最终所托……”她的声音微弱却清晰,“源自格物院最高之秘,远超当今世人所知之天下。”

她将一把青铜铸造、结构精巧的钥匙放入弟子手中,钥匙的齿牙形状,正暗合了一个简单的函数方程解。

“此室之锁,需以算学之理开启,后世若不晓我派学问精髓,纵得钥匙亦是无用。”她喘息着,眼中闪烁着最后的光彩,“我将离去,新安城与学派之未来,系于汝等之手。切记……固守根本,循序渐进,勿使学问沦为空谈,亦勿令技术失了思辨之魂。”

她最后望向东方,仿佛能穿透石壁,越过无尽重洋。

“待他日,我新安之舟船坚不可摧,可御万里风浪之时……”她紧紧握住弟子的手,留下最终的嘱托,声音虽轻,却重若千钧,“勿忘……东望!”

言毕,溘然长逝。

弟子跪地泣拜,紧握手中冰凉的钥匙,抬头望向石壁上那浩瀚未知的世界,师尊最后的嘱托在耳畔回响。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份遗命,更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承诺,一个文明向着更广阔未来投去的、永不回头的目光。

新安城的开创者逝去了,但她埋下的种子,己然深植于这片土地。终有一日,它将破土而出,扬帆远航。



    (http://www.220book.com/book/TZQ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马谡亦可匡扶汉室 http://www.220book.com/book/TZQ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