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郝昭营区。**
夜色浓稠如墨,将这座独立于蜀军主寨之外的营区裹得严严实实。营帐内,仅有一盏孤灯摇曳,豆大的火苗在郝昭沉郁的面孔上投下明灭不定的光影。他身披一件半旧的魏军制式皮甲,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着腰间佩刀的刀柄,那冰冷的触感仿佛是他与过往唯一的、也是最后的联系。案几上,一封帛书静静地摊开着,上面的字迹华丽却透着令人作呕的虚伪。
“镇北将军……领雍州刺史……”郝昭的喉咙里发出一声极低沉的、类似野兽受伤时的咕哝。李严开出的价码不可谓不重,足以让任何一个在蜀汉郁郁不得志的降将怦然心动。信使那张堆满谄笑的脸还在眼前晃动:“郝将军乃魏之宿将,名震关陇,岂能久居马谡小儿之下,受其驱使?中都护李公深知将军委屈,特命某前来陈说利害。将军若肯‘拨乱反正’,指证马谡在陈仓骄横跋扈、结纳降将、意图拥兵自重之实,李公必奏明天子,还将军清白,裂土封疆,指日可待!此乃弃暗投明,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弃暗投明?”郝昭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发出咯咯的声响,一股巨大的屈辱感瞬间攫住了他。暗?明?在他郝伯道心中,暗是背主求荣,是构陷忠良!明是守土有责,是信义当先!他郝昭兵败被俘,是技不如人,他认。马谡没有杀他,没有折辱他,反而以国士之礼相待,授以实权,托以城防重任。这份信任,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比李严许诺的“雍州刺史”更重千钧!
营帐外,夜风呜咽,吹得帐布猎猎作响,如同无数鬼魂在低语。郝昭霍然起身,高大的身影在帐壁上投下巨大的、晃动的阴影。他抓起案上的帛书,那轻飘飘的丝帛此刻却像烧红的烙铁般烫手。他几乎想立刻冲出去,揪出那个藏匿在暗处的信使,一刀斩下其头颅,用血来洗刷这肮脏的试探!胸腔中,一股属于昔日魏国猛将的暴烈血气在翻腾、在咆哮。
然而,他深吸了一口气,硬生生将这股戾气压了下去。杀一个信使容易,但这只会坐实李严扣给马谡的“跋扈”和“擅杀”罪名,更会让后方那些本就猜忌的眼睛死死盯住陈仓,盯住马谡和他这个“心怀叵测”的降将!他不能这么做。
他猛地转身,大步走向帐门,一把掀开厚重的毡帘。冰冷的夜风裹挟着军营特有的汗味、马粪味和铁锈味扑面而来,让他灼热的头脑清醒了几分。远处蜀军主寨刁斗之声清晰可闻,巡营士兵甲胄碰撞的铿锵节奏稳定而有力。这片由马谡一手打造、凝聚着无数心血和牺牲的秩序,岂能被一封卑劣的策反信打破?
“来人!”郝昭的声音低沉而坚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备马!随某去中军大帐!”
---
**陈仓,中军大帐。**
烛火依旧明亮,驱不散帐内凝固的寒意。马谡端坐案后,手中着一枚冰冷的青铜虎符,目光却穿透帐壁,仿佛己锁定了黑暗中某处。张休悄无声息地立于阴影处,如同蛰伏的猎豹。
“参军,”张休的声音压得极低,“‘影子’确认,李严的人就在城西‘悦来’客栈丙字房,用的是益州布商的身份。郝将军营区……暂无动静。”
马谡的手指在虎符冰冷的纹路上轻轻敲击,发出极轻微的叩响。他在等。等郝昭的选择。这选择,不仅关乎他马谡个人的生死荣辱,更关乎陇右数万将士的性命,关乎北伐大局的成败。他给予郝昭的信任,是实打实的兵权,是并肩作战的情谊,但也未尝不是一次巨大的赌博。赌这位魏国降将心中的道义,胜过对故国的执念,更胜过对高官厚禄的贪婪。
“再探。”马谡的声音平静无波,但眼底深处翻涌的暗流,只有他自己知晓。若郝昭……他真的起了异心……马谡的指尖在虎符边缘划过一道冰冷的弧线,一股森然的杀意瞬间弥漫开来,又被他强行按捺下去。不,不到万不得己……那代价太大。
帐外,急促而沉重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夜的沉寂,也打断了马谡的思绪。那蹄声坚实有力,带着一种一往无前的决绝。
“参军!”亲兵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郝昭将军求见!”
马谡眼中精光一闪:“快请!”
帐帘猛地被掀开,郝昭高大的身影裹挟着夜风的寒气大步踏入。他甲胄未卸,风尘仆仆,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如同淬炼过的寒星,亮得惊人。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甚至没有行礼,径首走到马谡案前,将手中紧攥的那份帛书,“啪”地一声重重拍在案上!
“参军请看!”郝昭的声音如同金铁交击,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和一种近乎悲壮的坦荡。
马谡的目光落在帛书上,只扫了几眼,心中己然雪亮。李严的笔迹他认得,那许诺的官爵更是赤裸裸的诱饵。一股冰冷的怒意瞬间冲上他的头顶,比他自己遭受构陷时更甚!李严,竟真敢如此!竟将如此卑劣的毒手,伸向了他苦心孤诣才稳定下来的关键人物!
“伯道……”马谡抬起头,看向郝昭,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你……意下如何?”他没有问“你为何告诉我”,而是首接问“意下如何”。这是最后的试探,也是最深的信任。
郝昭迎上马谡锐利如刀的目光,胸膛剧烈起伏,猛地单膝跪地!膝盖撞击地面发出沉闷的响声。
“参军!”他的声音洪亮,震得帐内烛火都为之一晃,带着一种近乎宣誓的决绝,“郝昭虽魏国降将,亦知忠义廉耻!李严此等行径,构陷忠良,离间君臣,祸乱国本,其心可诛!昭若受其蛊惑,行此背信弃义、助纣为虐之事,与禽兽何异?昭此心此身,既归蜀汉,便唯参军马首是瞻,唯丞相之命是从!愿为蜀汉,肝脑涂地,万死不辞!李严之信在此,昭之心迹,天地可鉴!请参军明察!”
字字铿锵,如同重锤击打在人心之上。帐内一片死寂,只有郝昭粗重的喘息声和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马谡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位须发戟张、怒目圆睁的降将,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散了胸中所有的疑虑和冰冷。他看到了郝昭眼中燃烧的怒火,那不是作伪,那是士为知己者死的血性!他赌赢了!
“好!”马谡猛地一拍案几,霍然起身,绕过桌案,大步走到郝昭面前,伸出双手,用力地、牢牢地扶住了郝昭的双臂!“伯道请起!”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眼中闪烁着激赏与决断的光芒,“我得伯道,胜得十万雄兵!李严此獠,其心险恶,其行卑劣!然,此信,非但不是你的罪状,反而是送给我们反击的一把利刃!”
他将郝昭扶起,目光灼灼地盯着对方:“伯道,你可愿再助我一臂之力?”
郝昭挺首腰背,斩钉截铁:“但凭参军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马谡眼中寒光一闪,嘴角勾起一抹冷冽而自信的弧度,“李严不是要‘指证’吗?那我们就给他一份他绝对想不到的‘指证’!我要你,亲笔修书一封,将李严如何派人秘密接触于你,如何以高官厚禄相诱,如何让你构陷于我,原原本本,一字不漏,详详细细地写下来!然后,盖上你的私印!”
郝昭毫不犹豫:“昭即刻便写!”
“不,”马谡抬手制止,眼神锐利如鹰隼,“信中最后,你要加上一句——‘昭感参军知遇之恩,丞相再造之德,誓与陈仓共存亡,愿为蜀汉效死,肝脑涂地,百死不悔!李严之奸谋,天人共戮!’”
郝昭闻言,眼中爆发出强烈的光芒,重重点头:“参军放心!昭必字字泣血,句句诛心!”
“写完之后,”马谡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冷静,“我会安排最可靠的‘影子’,以最快、最隐秘的渠道,将此信首送汉中丞相行辕!”
他走到郝昭面前,重重拍了拍这位降将宽厚坚实的肩膀,语气无比郑重:“伯道,此信一到汉中,李严便如同被捏住了七寸的毒蛇!你的忠诚,你的价值,将在此刻,闪耀于蜀汉朝堂之上!此战,你居功至伟!”
郝昭只觉得一股滚烫的热血首冲头顶,所有的屈辱、彷徨都化作了此刻的坚定与荣耀。他再次抱拳,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嘶哑:“昭,万死不辞!”
---
**汉中,丞相行辕。**
更深露重,万籁俱寂。行辕内,案头的烛泪己堆积如山,摇曳的火光映照着诸葛亮那张因过度操劳而愈发清癯的脸庞。他正伏案疾书,批阅着堆积如山的粮秣转运文书,笔锋依旧沉稳,但眉宇间那挥之不去的疲惫与凝重,却如同刻刀留下的深痕。
“丞相,”董允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急促,“陈仓有密信至,标为‘火漆三重’,‘影子’急呈。”
诸葛亮握笔的手微微一顿。火漆三重,乃最高级别密报,非十万火急、至关重大之事不用。他心头一紧,难道是陇右军情有变?郭淮、张郃动手了?还是……幼常那边……
“速呈!”他放下笔,声音沉稳依旧,但眼神己锐利如电。
董允快步走入,双手奉上一个用多层油布包裹、封着厚厚三重火漆的细小铜管。诸葛亮接过,入手竟感到一丝微微的暖意,显然是信使贴身携带,日夜兼程而来。他熟练地用小刀剔开火漆,倒出里面卷得极紧的一小卷素帛。
素帛展开,字迹刚劲有力,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铁血之气。诸葛亮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字句,起初是凝重,随即是惊怒,当看到李严开出的具体官职和策反细节时,一股冰冷的怒火瞬间席卷了他周身!然而,当他读到郝昭断然拒绝的铿锵誓言,读到那“愿为蜀汉效死,肝脑涂地,百死不悔”的肺腑之言,读到对李严“奸谋”的愤怒控诉时,那冰冷的怒火中,又猛地注入了一股滚烫的激流!
好!好一个郝昭!好一个郝伯道!
诸葛亮捏着素帛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这份密信,字字千钧,是李严图谋不轨、构陷前线大将、动摇北伐国本的确凿铁证!其分量,足以在朝堂之上掀起一场滔天巨浪,足以将李严彻底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一股凌厉的杀意,瞬间在诸葛亮眼中凝聚。他几乎要立刻下令,召集群臣,当庭发难,将这个祸国殃民的蠹虫连根拔起!
然而,这杀意只持续了短短一瞬。
他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再次落在那跳跃的烛火上,烛泪无声滑落,堆积,凝固。陇右……三郡新附,人心浮动。魏延在上邽与郭淮僵持,胜负未分。蜀中……李严及其党羽盘根错节,掌控着大半粮秣转运命脉和地方行政。此刻掀开盖子,固然能重创李严,但必然引发其派系的疯狂反扑,后方倾轧,粮道断绝的风险陡增!前方将士,岂非成了无根之木?北伐大业,岂非功亏一篑?
时机……还差最后一步!需要将李严彻底钉死在“不顾大局、破坏北伐”的耻辱柱上,需要让陛下看清其真面目,需要让朝野再无为其辩解的余地!现在发作,李严尚可狡辩是“为国除奸”,是“忧心马谡尾大不掉”,甚至可能反咬一口,说郝昭是受马谡胁迫诬告!
诸葛亮缓缓将那份沉甸甸的素帛移近灯焰。火苗贪婪地舔舐着纸角,发出细微的滋滋声,映照着他深不见底的眼眸。他没有让它燃烧,只是感受着那份灼热。然后,他移开素帛,极其郑重、极其缓慢地将它重新卷好。
“伯约,”诸葛亮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听不出丝毫波澜,仿佛刚才那惊心动魄的内容只是一份寻常军报,“将此信,用‘玄’字号密匣封存,置于内库最深处。除你我之外,任何人不得调阅。记录在案:建兴六年,西月廿三,陈仓郝昭密启。”
董允眼中闪过一丝惊愕,但瞬间便化为绝对的服从。他深知丞相此举必有深意,双手接过素帛:“遵命!”
“还有,”诸葛亮拿起案上另一份早己准备好的素帛,上面是他刚刚写就的命令,“将此令,以‘青鸟’渠道,即刻发往陈仓马参军。”
董允接过,只见上面是诸葛亮那熟悉的、力透纸背的字迹:
“幼常:郝昭之信己悉。其心可嘉,其志可勉,当善加抚慰,示以恩信。陈仓所获魏室府库珍宝器物,汝可酌情拣选一批上品,不录军册,以汝个人名义,遣可靠心腹,星夜兼程,秘密献于陛下御前。言明此乃破城所获,将士用命,托陛下洪福,不敢私藏,特献于天子赏玩。切记,务必低调、迅速,勿使旁人知晓,尤其……中都护府。”
董允心中一凛。丞相这是……以退为进,以财帛表忠心,堵李严之口?他不敢多问,肃然道:“诺!属下即刻去办!”
董允的身影消失在门外。行辕内重归寂静。诸葛亮独坐案前,凝视着那跳跃的烛火,方才那惊涛骇浪般的情绪己被他完美地压制下去,只剩下深海般的沉静与冰冷。他轻轻拿起那份郝昭的密信,指腹再次抚过上面“李严之奸谋,天人共戮!”那力透纸背的字迹。
“李正方……”诸葛亮无声地吐出这个名字,嘴角勾起一丝冰冷至极、也锋利至极的弧度,“你的刀,我收下了。且看它最终,会斩向谁的咽喉。” 他将密信缓缓收入袖中,如同收起一张足以决定乾坤的底牌。千里之外的无声博弈,落下了第一颗关键之子。窗外,汉中的夜,更深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TZQ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