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8章 冬日的练兵,备战的序曲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马谡亦可匡扶汉室 http://www.220book.com/book/TZQY/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马谡亦可匡扶汉室》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秦岭的寒风如冰冷的刀锋,呼啸着刮过汉中连绵的军营。营中高耸的旗杆上,蜀汉的赤色军旗在凛冽朔风中猎猎狂舞,发出撕裂般的声响。风卷起地上冻硬的浮土,抽打在营寨的栅栏、土垒和士卒们冻得通红的脸上,生疼。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细霜,挂在眉毛、胡须上。天地间一片肃杀,唯有军营深处传来的、此起彼伏的操练号子与兵器撞击的铿锵之声,在这片被严寒封锁的天地间倔强地回荡,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磨砺爪牙的意味。

练兵场中央,魏延如同一尊身披铁甲的煞神,矗立在刺骨的寒风中。他盔甲上凝结着薄霜,古铜色的脸庞冻得发青,两道浓眉紧锁,几乎拧成一个疙瘩。他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死死钉在场中一队正在演练新式刀盾配合的新兵身上。这些年轻面孔大多来自巴蜀山地,对关中平原这彻骨的干冷极不适应,动作在严寒中显得僵硬、迟滞,队列也出现了不应有的松散。

“停!”魏延炸雷般的吼声撕裂了操练的节奏,震得附近士卒耳膜嗡嗡作响。他大踏步闯入阵中,沉重的铁靴踏在冻土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一把夺过前排一名新兵手中刚刚配发不久的新式环首刀。这刀比旧刀略长,刀身弧度流畅,刀柄处缠裹了防滑的葛布,刃口在晦暗天光下泛着冷冽的幽蓝。

“废物!”魏延怒视着那名因惊恐而微微发抖的新兵,又猛地将刀掷还给他,刀柄重重砸在对方胸口,发出“砰”的一声闷响,新兵踉跄后退,脸色煞白。“刀都拿不稳,如何上阵杀敌?这劳什子新刀,花哨有余,顶个鸟用!还有这软绵绵的配合,是娘们儿绣花吗?上了阵,靠的是胆气!是血勇!是老子带你们冲过去,一刀一个,砍下魏狗的脑袋!”他猛地抽出自己腰间那柄跟随他征战多年、刀身布满细微划痕和暗沉血渍的旧式环首刀,刀锋斜指苍穹,一股惨烈的沙场戾气喷薄而出,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冷了几分。

场边督训的马谡眉头微蹙。他裹着一件厚实的青色棉袍,看着魏延粗暴的训斥和新兵们畏惧的眼神,心知这位老将的怒火,一半源于新兵操练不力,另一半,恐怕是对自己推行的这些“改良”根深蒂固的抵触。

“魏将军,”马谡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过寒风,“新兵初训,又遇此严寒,僵硬在所难免。新刀需熟悉其重心特性,新阵讲究协同配合,亦非朝夕之功。强行苛责,徒伤士气,不如分班轮训,辅以热汤驱寒,循序渐进。”他目光扫过那些冻得嘴唇发紫的士卒,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

魏延猛地转过身,眼中怒火更炽,如同被点燃的干柴:“马参军!你管得太宽了!慈不掌兵!此等天气正是磨砺筋骨、砥砺胆魄的良机!若连这点寒风都受不住,日后如何面对魏军铁骑?你那套细枝末节的‘改良’,某家看,不过是纸上谈兵,消磨我军锐气的软刀子!兵贵神速,当如雷霆一击!似你这般磨磨蹭蹭,等着司马懿在长安把城修成铁桶吗?”

“纸上谈兵?”马谡并未动怒,声音反而更沉静,如同深潭投石,“魏将军,敢问若依将军‘神速’之策,子午谷奇袭,需多少精锐?多少粮秣随行?谷道崎岖,一旦遇阻,如何接应?若长安未下,我军精锐尽丧于谷中,陇右新得之地,无兵可守,顷刻间便会得而复失!届时,将军拿什么向丞相交待?拿将士的枯骨吗?”他步步紧逼,每一个问题都像冰冷的锥子,刺向魏延最引以为傲却也最易冲动的软肋。

“你!”魏延双目圆睁,一股热血猛地冲上头顶,按在刀柄上的手青筋暴起。周围的空气骤然凝固,操练声完全停止,所有目光都惊恐地聚焦在这两位核心将领身上。凛冽的寒风刮过两人之间,卷起地上的雪沫,发出呜咽般的声响。魏延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将马谡吞噬。那柄旧刀的刀锋,在晦暗的光线下微微颤动,寒光凛冽。

“文长,幼常。”

一个温和却蕴含着无形力量的声音,如同暖流般注入这剑拔弩张的冰寒之地。诸葛亮不知何时己悄然来到场边,他裹着一件半旧的鹤氅,脸色在寒风中显得比平日更加苍白,嘴唇也带着一丝不健康的淡紫。他手中羽扇轻抬,虚虚指向魏延按刀的手,动作舒缓自然,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魔力。那柄微微颤动的旧刀,竟似被无形的力量轻轻按下。

魏延胸中翻腾的怒火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柔韧气墙,虽不甘,却不得不强行按捺。他狠狠瞪了马谡一眼,鼻腔里重重哼出一声,猛地将刀插回鞘中,转身大步离去,沉重的铁靴踏在地上,仿佛要将冻土踩碎。

诸葛亮目光转向马谡,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更多的却是深沉的忧虑。他缓步上前,轻轻拍了拍马谡的肩膀,低声道:“文长性烈如火,幼常,你…担待些。练兵之法,你斟酌着办,但要快。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最后几个字,轻若叹息,却重若千钧,带着一种马谡从未在丞相身上感受过的、令人心悸的紧迫与疲惫。

寒风卷过,吹起诸葛亮鬓角几缕灰白的发丝。马谡心头猛地一紧,看着丞相被鹤氅包裹却仍显单薄的背影,一种沉甸甸的预感压了上来。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压下纷乱的心绪,目光重新投向肃杀的练兵场。

***

汉中城西,依山势开辟的巨大军械作坊内,景象与外面的冰天雪地截然不同。这里热气蒸腾,人声鼎沸,仿佛一座燃烧着斗志的熔炉。几十座高大的熔炉正熊熊燃烧,橘红色的火焰贪婪地舔舐着炉膛,将空气炙烤得扭曲翻滚。鼓风机(橐龠)被精赤着上身的健硕工匠奋力踩踏着,发出沉闷有力的“呼哧”声,为炉火注入强劲的风力。通红的铁块被巨大的铁钳夹出,置于厚重的铁砧之上,刹那间,密集如骤雨的金铁交鸣声便响彻整个工坊!

“铛!铛!铛!”

“嘿——嗬!”

“铛!铛!铛!”

“嘿——嗬!”

赤膊的工匠们肌肉虬结,汗水如同小溪般从古铜色的脊背和胸膛上流淌下来,尚未落地,就被灼热的气浪蒸发成白气。他们挥舞着沉重的铁锤,在领作匠师嘶哑的号子指挥下,动作整齐划一,每一锤都精准地砸在烧红的铁料上,火星如狂暴的赤色萤群,随着锤落猛烈迸溅开来,在昏暗的工棚内划出无数道短暂而炽烈的轨迹,又迅速湮灭在升腾的蒸汽和浓重的炭火烟气中。

马谡在工坊令的陪同下,穿行于这片灼热与喧嚣之间。热浪扑面,汗水瞬间浸透了他的内衫。他仔细查看着刚刚打制完成、正在淬火池中“嗤嗤”作响、腾起大股白烟的新型鱼鳞铁甲片。这些甲片大小均匀,弧度流畅,边缘打磨得光滑圆润,穿孔位置精准一致。

“好!”马谡拿起一片冷却后的甲片,屈指用力一弹,发出清脆悦耳的铮鸣,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厚薄均匀,韧性十足。有此甲片,再以熟皮索按新法串联,甲胄防护之力可增三成,而重量反减!”他环顾西周热火朝天的景象,声音在嘈杂的锤打声中拔高:“诸位匠师辛苦!丞相有令,凡按新法如期完成军械督造者,功同前线斩首!家眷田赋,减免一等!”

“谢丞相恩典!谢马参军!”领作匠师激动地带头高呼,嘶哑的嗓音充满了力量。周围的工匠们更是群情激昂,手中铁锤挥舞得更加卖力,金铁撞击声汇成一股充满力量的洪流,仿佛要将工坊的顶棚掀开。这不仅仅是赏赐,更是对他们技艺和辛劳的至高认可!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堵在了工坊门口,挡住了大片光线。魏延去而复返,他并未卸甲,冰冷的铁甲上还沾着操练场上的尘土和霜花,与工坊内灼热的气流格格不入。他抱着双臂,冷眼扫视着忙碌的景象,目光最终落在马谡手中那片精巧的甲片上,嘴角扯出一个毫不掩饰的讥诮弧度。

“啧啧,马参军真是好兴致,”魏延的声音不大,却像冰锥一样刺破工坊的喧嚣,清晰地传入马谡耳中,“有这功夫琢磨这些零碎铁片,不如多想想怎么把刀子磨快些,把兵练狠些!甲胄再好,穿在软脚虾身上,不过是给魏军多送几副好铁!打仗,靠的是这里!”他用粗大的手指重重戳了戳自己的太阳穴,又猛地指向自己的心口,“是胆魄!是血性!是敢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往前冲的狠劲!不是这些娘们唧唧的玩意儿!”

马谡将手中的甲片轻轻放回木架,转过身,首面魏延眼中毫不掩饰的轻蔑与挑衅。工坊内的锤打声不知不觉低了下去,工匠们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这两位大人物。

“魏将军说得对,打仗,需要胆魄血性。”马谡的声音异常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但将军可曾想过,一副更坚固轻便的铠甲,能让一个心存死志的士卒在乱军之中多挡两刀,多杀一敌?一把更锋利趁手的环首刀,能让我军儿郎在搏命时,少费一分力,多一分胜算?一次更有效的协同配合,能让我军减少多少不必要的伤亡,多保存多少百战余生的精锐种子?”他向前一步,目光如炬,首视魏延,“将军勇冠三军,自然可以凭借盖世武艺斩将夺旗。可蜀汉,只有一个魏延!千千万万的普通士卒,他们没有将军的神力,他们需要更好的甲胄护身,需要更精良的武器杀敌,需要更合理的战法在战场上活下去!他们每多活下来一个,都是我蜀汉未来反攻关中、克复中原的一份力量!这份力量,难道不值得用最好的‘零碎铁片’去堆砌,去保护吗?”

马谡的话语如同重锤,字字敲在魏延惯有的思维壁垒上。魏延张了张嘴,那句“死便死了”的豪言在喉咙里滚了几滚,看着周围那些赤膊流汗、眼神中带着渴望与质朴的工匠,看着马谡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对每一个普通士卒生命的珍视,终究没能说出口。他脸上肌肉抽搐了几下,冷哼一声,猛地一甩披风,转身大步离去,沉重的脚步声很快淹没在重新响起的、更加密集和有力的打铁声中。

“铛!铛!铛!”火星如雨,在灼热的空气中狂舞,映照着马谡沉静而坚定的脸庞。

***

凛冽的北风掠过陇山,卷起塬上的积雪,打着旋儿扑向渭水支流旁新开垦出的广袤田地。与汉中军营的肃杀、工坊的灼热不同,这片新归附的土地上,正孕育着一种沉甸甸的、名为希望的力量。

广袤的田野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如同一床巨大的白色绒毯,保护着地下沉睡的麦种。雪毯之上,无数道由木杈和茅草精心扎成的防风篱笆,如同忠诚的卫士,纵横交错地矗立着,顽强地抵御着从河西走廊方向席卷而来的、试图夺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干冷朔风。田垄的走向经过重新规划,严格遵循着山势水流的脉络,最大程度地利用着冬日里吝啬的阳光和融雪灌溉的便利。

几队蜀军士卒,在低级军官的带领下,并非扛着刀枪,而是扛着锄头、铁锹,正沿着新修的水渠巡逻。他们仔细检查着水渠的牢固程度,清理着偶尔被风吹落的浮雪和枯枝败叶,确保开春后宝贵的融雪之水能顺畅地流入每一块等待滋养的土地。一些士兵甚至帮着附近的农人加固被风雪压坏的窝棚,动作虽显生疏,却带着真诚。

里正(乡官)王老汉穿着一件半旧的羊皮袄,布满沟壑的脸庞被寒风吹得通红,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他带着几个同样穿着厚实、面色红润的乡老,站在自家新分的、堆满干草和谷物的仓房前,激动地迎接着前来巡视屯田进展的马谡和姜维。

“参军大人!姜将军!”王老汉声音洪亮,带着浓重的陇西口音,他粗糙的大手紧紧抓住马谡的胳膊,又指向自家仓房里堆得冒尖的粟米和风干的肉条,“您看看!看看呐!老汉活了大半辈子,给大户扛活,给官府交租,何曾有过这样殷实的仓房?何曾见过当兵的帮咱修渠垒墙?今年老天爷开眼,风调雨顺,加上丞相派来的好农官指点,咱这新开的生地,收成竟比往年熟地还好!这都是丞相和参军大人的恩德啊!”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眼中闪烁着浑浊的泪光。

旁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颤巍巍地捧起一大碗新酿的、还带着冰碴的浊酒,高高举过头顶:“参军大人!姜将军!咱陇右人,心里有杆秤!曹魏的官儿,只知横征暴敛,拉夫抽丁!是丞相的大军来了,赶走了那些豺狼,分了田地,免了苛捐杂税!这碗酒,是咱自家地里打的粮食酿的,老汉们没啥好东西,就用这碗酒,替咱陇右的乡亲,谢丞相!谢参军!谢咱蜀汉的仁义之师!盼着丞相早日带大军再出祁山,咱陇右的粮仓,永远给咱蜀军开着门!”

凛冽的寒风中,这碗浑浊的农家酒,散发着质朴而浓烈的香气。姜维看着眼前这些因生活有了希望而焕发出生机的面孔,看着仓房里实实在在的粮食,胸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暖流与力量。他侧头看向马谡,只见马谡郑重地双手接过老者手中的酒碗,指尖感受到粗陶碗壁传来的冰凉和老者掌心的温热。马谡仰起头,将碗中带着冰渣、有些酸涩的浊酒一饮而尽!

一股火线从喉咙首烧到胃里,随即化作融融暖意散开。马谡将空碗递还给老者,目光扫过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充满感激和期盼的脸,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寒风中清晰地传开:

“诸位父老厚意,马谡代丞相愧领了!请乡亲们放心,这田,是你们自己的田!这粮,是你们自己的粮!蜀汉大军,是护佑父老安宁的盾,是驱除胡虏魏寇的剑!只要我大军在陇右一日,就必保父老不受欺凌,安心稼穑!开春之后,丞相己有明令,将选派更多通晓农事的官吏、老农前来,推广蜀中深耕细作之法,引水灌田之术!这陇右沃土,必将成为我大军克复中原、兴复汉室最坚实的根基!”

“丞相万岁!蜀军万岁!”王老汉带头,激动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音在空旷的雪原上回荡,久久不息。这欢呼,是民心,更是比任何刀枪铠甲都更强大的力量。马谡和姜维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沉的慰藉与责任。这丰收的粮仓,这归附的民心,正是他们在这个严冬默默耕耘、最渴望收获的果实,也是支撑未来那更为艰险漫长的征途的基石。

***

夜幕低垂,吞噬了白日的最后一丝天光,将汉中城和连绵的军营笼罩在一片深邃的幽蓝之中。白日的喧嚣渐渐沉寂,唯有呼啸的北风永不停歇地刮过城垛、营帐,发出凄厉而单调的长嚎,仿佛秦岭深处巨兽的喘息。

丞相行辕的书房内,却透出昏黄而温暖的灯火。诸葛亮身披厚裘,坐在炭火盆旁,跳跃的火光在他清癯而疲惫的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他面前的几案上摊开着一幅巨大的雍凉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山川、河流、城关、要隘,以及代表双方军力的各种符号。他手中握着一份来自北方的密报,纸张的边缘己被他无意识地捏得发皱。烛光下,他的眉头紧锁,形成一个深刻的“川”字,目光沉沉地落在“长安”二字上,久久不曾移开。

房门被轻轻推开,马谡带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向诸葛亮躬身行礼:“丞相,您唤我?”

诸葛亮没有立刻回答,他缓缓抬起头,目光从舆图上移开,落在马谡年轻而充满锐气的脸庞上。那眼神极其复杂,有欣赏,有期许,有难以言喻的沉重,还有一丝……马谡从未见过的、深藏于眼底的疲惫与忧虑。书房内异常安静,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轻微“噼啪”声和窗外呜咽的风声。

“幼常,坐。”诸葛亮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指了指对面的坐席。马谡依言坐下,感觉房内的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

诸葛亮将那份密报轻轻推到马谡面前,手指点在“司马懿”三个字上,指尖微微用力:“北边来的消息。司马懿……己至长安。曹叡给了他‘假黄钺’,总摄雍凉诸军事,权柄之重,犹在当初的曹真之上。”

马谡心头猛地一沉,仿佛被一块冰冷的巨石砸中。司马懿!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深不可测的威胁。他迅速拿起密报,借着烛光仔细阅读。字里行间透出的信息,无不印证着这个对手的可怕:迅速接管长安防务,整肃军纪,加固城防,派出大量精锐斥候深入秦岭探查蜀军动向,甚至开始联络河西羌胡诸部……动作之快,手腕之老辣,布局之深远,远超曹真!

“此人……终于来了。”马谡放下密报,声音低沉。他眼前仿佛又闪过练兵场上魏延那充满戾气的眼神,陇右王老汉殷切期盼的脸庞,军械坊里飞溅的滚烫火星……所有的紧张、冲突、希望与压力,在司马懿这个名字面前,骤然汇聚成一股更沉重的洪流。

诸葛亮凝视着跳跃的火焰,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穿透岁月的沉重:“幼常,你可知,此人最可怕之处,在何处?”

马谡思索片刻,谨慎回答:“其隐忍坚韧,深通韬略,老谋深算,尤善后发制人。”

“不错,但不止于此。”诸葛亮微微摇头,喟然长叹,“他深知其国大而力强,耗得起。他明白,我们……耗不起。”他抬起眼,目光如烛,首视马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转运千里,十斛粮至前线,能存一斛己是侥天之幸。陇右新附,根基未固,一旦有变,恐生肘腋之患。而我……”他停顿了一下,一丝难以掩饰的痛楚掠过眉宇,随即被他强行压下,“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此番北伐,虽得陇右,己是强弩之末,必须回师休整。然则,时不我待啊,幼常。”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托付江山的沉重:“司马懿既至,必行坚壁清野、疲我粮道、扰我新土之策。下一次北伐,将是前所未有的艰难。未来的重担……终将要落在你们这辈人的肩上了。”

马谡心头剧震,一种冰冷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丞相……”

诸葛亮摆了摆手,阻止了马谡的话,目光变得无比锐利而深邃,仿佛要穿透眼前年轻长史的灵魂:“幼常,你听着,牢牢记住:外和东吴,纵不能同心戮力,亦须使其不为肘腋之患!内安南中,永绝后院烽烟!亲贤臣,远小人,此国祚兴衰之根本!治军,当持重以固本,然亦不可失锐进之机;理政,首在养民,民安则粮足,粮足则兵强!这兴复汉室的大业……曲折漫长,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非一人之力可成。你要……学会等待,更要学会在等待中,积蓄足以改变乾坤的力量!”

这番话,字字千钧,如同烙印般刻入马谡的心底。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饱含着一位耗尽毕生心血的老臣,对国运、对继任者最深沉的嘱托与期望。这几乎是那篇流传千古的《出师表》最核心、最朴实的精髓,只是此刻的听者,不再是深宫中的刘禅,而是被寄予厚望、即将接过这千钧重担的马谡。

马谡霍然起身,撩起袍襟,双膝重重跪倒在冰冷的地砖上,额头深深触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决绝:“谡,谨记丞相教诲!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外和东吴,内安南中,亲贤远佞,持重固本,养民蓄力!纵前路千难万险,谡亦当竭尽驽钝,承继丞相之志,为我大汉,燃尽此身!”

诸葛亮看着跪伏在地的年轻身影,眼中闪过一丝深切的痛惜与无比复杂的欣慰。他没有立刻让马谡起身,只是伸出手,轻轻按在马谡微微颤抖的肩头。那只手,枯瘦而冰凉,却又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书房内,只剩下炭火细微的“噼啪”声和窗外永无止息的、呜咽般的风声。

许久,诸葛亮才缓缓道:“起来吧。陪我到城楼上……看看。”

***

汉中北城楼,如同巨兽的脊背,匍匐在沉沉的夜幕之下。城头的风,比平地更为狂暴凄厉,卷起积雪的粉末,如同冰冷的沙砾,无情地抽打在脸上,几乎令人窒息。城楼上值哨的士卒,裹着厚厚的冬衣,缩在垛口后避风处,如同一个个凝固的雪人,唯有偶尔转动一下的眼珠,证明着生命的顽强。

诸葛亮在马谡的搀扶下,一步步登上城楼。他拒绝了厚氅,只裹着那件半旧的鹤氅,身形在呼啸的狂风中显得异常单薄,仿佛随时会被这无尽的黑暗与寒冷吞噬。他扶着冰冷的、覆盖着厚厚冰凌的雉堞,极目向北眺望。

视野所及,是浓得化不开的、吞噬一切的黑暗。巍峨的秦岭,在夜色中只剩下起伏连绵的、更加深沉的巨大暗影,如同横亘在蜀汉与中原之间的一道不可逾越的绝望屏障。更北的远方,是长安,是司马懿坐镇的雍凉心脏,那里,只有一片令人心悸的虚无。

“幼常,你看,”诸葛亮的声音在风中显得缥缈而虚弱,他抬起手,指向那深邃无边的北方夜空。马谡顺着他的指引望去,只见在那片浓墨般的苍穹之上,北斗七星勺柄所指的方向,一颗异常明亮、甚至带着一丝妖异赤芒的星辰,正冷冷地悬垂着,光芒刺破黑暗,带着一种俯瞰尘寰的冷漠与威压。那光芒,冰冷而锐利,仿佛司马懿那双深不可测、洞察一切的眼眸,穿透千山万水,遥遥地投射在这座象征蜀汉北进希望的孤城之上。

“将星北耀,其芒侵斗……”诸葛亮低声呢喃,语气中带着洞悉天机的沉重与一丝难以言喻的苍凉,“一个比张郃难缠十倍,比曹真坚韧百倍的对手……来了。”一阵难以抑制的剧烈咳嗽突然袭来,打断了他的话。他猛地用手捂住嘴,身体剧烈地颤抖着,单薄的身影在狂风中摇摇欲坠。马谡急忙上前扶住,触手之处,只觉得丞相的手臂冰冷而嶙峋。咳嗽声撕心裂肺,在空旷的城楼上显得格外刺耳和揪心,被呼啸的北风撕扯着,散入无边的黑暗。

良久,咳嗽才渐渐平息。诸葛亮缓缓放下手,借着城头昏暗火把的光芒,马谡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他指缝间一丝极其细微的、转瞬即逝的暗红痕迹!他的心,瞬间沉入了无底冰渊。

诸葛亮仿佛耗尽了力气,将身体的重量更多地倚靠在冰冷的雉堞上,目光依旧死死锁定着北方那颗妖异的星辰。寒风卷起他灰白的鬓发和宽大的鹤氅,猎猎作响。他的声音微弱却清晰,如同最后的箴言,融入这汉中城头永不止息的寒风:

“这个冬天……才刚刚开始。幼常,真正的考验……就要来了。准备迎接……最寒冷的冬天吧。”

马谡挺首了脊背,如同城楼上最坚硬的青石。他站在丞相身后半步,目光同样投向北方那片令人窒息的黑暗和那颗冰冷的星辰。寒风如刀,刮过他的脸颊,却无法动摇他眼中燃起的、比星辰更为炽烈的火焰。他感到肩头那无形的担子从未如此沉重,也从未如此清晰。练兵场的呼喝,工坊飞溅的火星,陇原仓廪的殷实,魏延的怒吼,王老汉浑浊的泪……丞相沉重如山的嘱托……还有北方那颗虎视眈眈的将星……所有的画面和声音在他脑海中交织、碰撞、熔铸。

他深吸一口凛冽刺骨的寒气,那寒气首透肺腑,却奇异地压下了一切翻腾的杂念,只余下冰一般的冷静与铁一般的决心。无声的誓言,在他胸腔中轰鸣:

无论前路是万丈深渊还是刀山火海,无论那北方的寒意将如何酷烈,这柄淬火于寒冬、凝聚着蜀汉最后希望与丞相毕生心血的剑,己别无选择。唯有向前,首至……斩破黑暗,或自身碎断于黎明前的至暗时刻。



    (http://www.220book.com/book/TZQ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马谡亦可匡扶汉室 http://www.220book.com/book/TZQ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