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卖嫁妆的风声,很快就传遍了东西二府。
王熙凤被人抬着去荣庆堂,正要进门时,就有人凑近她,低低的说了几句。
王熙凤因穿的厚,脸上泛出潮红,她扶着平儿,轻笑了一声。
平儿在她身边站着,自然也听到了刚才那个仆妇说的话,她左右看看,荣庆堂门口不知为何竟没有守门的人,她压低声音:“她刚进门,这才管事几天?就开始卖嫁妆了?难不成薛家给的嫁妆银子太少?”
王熙凤轻笑:“这是个精明的,抬个大箱子慢悠悠的走,这不,大家都知道为了府里的事儿,宝二奶奶都开始卖嫁妆了,她要的,不就是这个?”
平儿低声:“奶奶待会儿进去,还是顾着身子吧,再怎么劳心劳力,还不是。。。。。。”
“嘘!”
王熙凤抬头,弱弱的喊了一声:“大嫂子!”
李纨扶着丫鬟素云,早就迎了出来,看到王熙凤,李纨脸上难得的露出笑容:“最近天好,你也该出来走走,我瞧着你的气色,像是好多了!”
是啊,停了府里常用的大夫开的药方,王熙凤自己都觉得像是浑身都舒坦了许多。
她院子里,不声不响的多了一个二十多岁的仆妇,专门负责给王熙凤保养身子,不得不说,永宁堂里出来的医女,确实有点本事。
王熙凤刚想强笑,忽的想起什么,虚弱的扶着平儿,一口气喘三喘:“大嫂子说笑了,不过是捱日子罢了,今儿也是太太唤,硬撑着来的,这身子啊,一日不如一日了。。。。。。”
李纨替代平儿,扶着王熙凤,妯娌俩缓慢的上了台阶,廊下的小丫鬟打起帘子,俩人进入正厅,绕过大屏风,来到了内室。
“老祖宗!”
王熙凤弱弱的,作势要给 贾母行礼。
“快别了!”贾母忙拦住:“你身子不便利,不必讲究这些个虚礼,来来来,来我身边坐。”
王熙凤乘势站好,被李纨扶着,坐到了贾母的身边。
王夫人两眼含泪看着王熙凤:“你可听说了?你舅舅他。。。。。。”
王夫人又双泪长流,说不出话来。
王熙凤对着王夫人,是既嫌弃又不得不劝慰:“太太切勿如此伤悲,若是舅舅他老人家确实没了,现如今要紧的是打点上下,稳住咱们家的主子们,太太接下来怕是要忙的事儿多着呢!”
贾母点点头,这才是遇到大事当家主妇该有的态度。
王熙凤坐下来,先是长长的深呼吸几口,然后才慢慢的开口:“老太太,现如今第一要紧的是要给宫里的大姑娘通个消息,其次,要派人仔细打听,舅老爷去世,朝廷那么有何反应,还有,也得派爷们去王家,帮着料理舅老爷的后事!”
贾母点头:“是这个道理!”
“老太太!宫里有人来传话了!”
听到这个呼喊声,内室的人都诧异的抬头看向屏风。
没想到冲进来的却是赵姨娘,她披头散发、满身的狼藉的从外面跑进来,扑跪在王夫人身边:“太太!有内侍来府里了!”
王夫人还未听懂怎么回事,贾母惊问:“你说什么?”
外面有管事娘子们跑了进来:“老太太!
外面有尖细的声音,喊:“荣国府贾赦、贾政听口谕!”
贾母带着两个儿媳忙忙的站起来,往前几步转出屏风,来到门口。
门口廊檐下,一个老内侍怀里抱着一柄拂尘站在正中,身后跟着五六个小太监。
贾母不知宫里此时来人是为了何事,赶紧从屋里出来,站在院子里, 冲着廊檐下的老太监弯腰躬身:“大人,老身的两个儿子,长子被圣上禁足,不敢擅离,二子领皇命在外巡查学政,不在都中,老身代两个儿子听谕!”
老内侍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贾家人,聆听太皇太后口谕!”
然后看着面前的一群妇人。
贾母看这情势不对,来的内侍官不熟悉,且貌似态度不好。
她赶紧扶着两个儿媳,双膝跪倒在地。
贾母一跪,后面呼啦啦的跪成一片。
看到贾家的妇人都跪在地上,老内侍才又哼了一声,尖细的声音拖得长长的:
“太皇太后有令!荣国府有女,性情淑惠贞静,温婉贤德,今有南安太妃请旨,认此女为义女,代义母前去西海沿子迎回义兄南安郡王,为昭显我天朝煌煌之威,太皇太后口谕,将此女记入皇家,封为郡主,赐号永安!永安郡主将在三日后启程前往西海沿子迎接义兄回朝,荣国府上下,务要以郡主为尊,不可怠慢!”
院子里跪着的一群妇人,尤其是赵姨娘,仰头就要大喊,被匆匆赶来的薛宝钗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嘴!
(http://www.220book.com/book/U1I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