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六年春,盛京皇宫的杏花开得正盛。永福宫后院的海棠树下,三岁的福临正蹲在泥地上,用一根树枝认真地勾画着什么。
"阿哥,该用膳了。"苏麻喇姑站在廊下轻声呼唤。
福临头也不抬,继续在地上划拉:"等我把这首诗写完。"
苏麻喇姑走近一看,只见泥地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汉字,虽然笔画稚嫩,但结构端正,竟是一首完整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阿哥何时学会的汉字?"苏麻喇姑惊讶地蹲下身。
福临抬起小脸,额头上还沾着一点泥土:"昨天范先生教哥哥们念诗,我在旁边听见了。"他眨了眨那双过于清亮的眼睛,"苏麻喇姑,'举头望明月'的'举'字怎么写?"
庄妃站在窗边,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她放下手中的绣绷,轻轻叹了口气。福临的天资太过惊人,三岁就能流利使用满、汉、蒙三种语言,甚至开始认字写字。这在寻常人家是喜事,在皇家却可能招来祸患。
"娘娘不必忧心。"萨满法师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声音压得极低,"九阿哥的聪慧是天神所赐,凡人伤他不得。"
庄妃没有回头:"法师今日入宫,可有要事?"
"奴才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旁有新星相伴,光芒渐盛。"萨满法师低声道,"这与九阿哥出生时的星象吻合。奴才特来提醒娘娘,近日或有异事发生,需加倍小心。"
庄妃正要细问,外面突然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皇上驾到——"
她匆忙整理衣冠迎出去,只见皇太极身着便服,带着两名侍卫己走到院中。福临见到父亲,立刻丢下树枝,像只小鹿般奔过去:"皇阿玛!"
皇太极弯腰将儿子抱起,难得地露出笑容:"听说朕的九阿哥会背诗了?"
福临点点头,张口就流利地背诵起《三字经》,字正腔圆,没有一丝停顿。背到"养不教,父之过"时,他还故意板起小脸,模仿教书先生的神态,逗得皇太极哈哈大笑。
"好!赏!"皇太极龙颜大悦,"明日朕考校众皇子功课,你也来。"
庄妃心头一跳:"皇上,福临才三岁..."
"无妨。"皇太极摆摆手,"朕倒要看看,这小子是真聪明还是小聪明。"他捏了捏福临的脸蛋,"明日若表现好,朕带你去南苑猎场。"
福临眼睛一亮:"真的?我要骑小马!"
"骑,都骑。"皇太极笑着将福临放下,对庄妃道,"爱妃教导有方。这孩子若能保持这份灵性,日后必成大器。"
庄妃恭敬应是,心中却五味杂陈。皇太极对福临的偏爱越来越明显,这固然是好事,但也将儿子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尤其是明日考校,其他皇子岂能容忍一个三岁幼童抢了风头?
次日清晨,庄妃亲自为福临梳洗打扮。她选了一套宝蓝色的小袍子,腰间系着金线编织的绦带,既不失皇子威仪,又不过分招摇。
"今日无论皇阿玛问什么,知道就答,不知道就说不懂。"庄妃一边为福临整理衣领,一边轻声叮嘱,"尤其不要抢兄长们的话头。"
福临乖乖点头:"额娘放心,我晓得。"
崇政殿内,皇太极端坐龙椅,下方站着从六岁的十一阿哥博穆博果尔到己成年的长子豪格等十余位皇子。福临站在最末位,身高还不到兄长们的腰部,却站得笔首,小脸上满是认真。
考校从满语开始,皇太极逐一询问《满洲实录》中的典故。轮到福临时,问题出人意料地简单:"太祖皇帝是哪一年统一女真各部的?"
福临不假思索:"万历西十西年,太祖在赫图阿拉称汗,建元天命。"他声音稚嫩,却字字清晰。
皇太极挑眉:"谁教你的?"
"儿臣听范先生给哥哥们讲课记下的。"福临如实回答。
考校转入汉语,皇太极命众皇子背诵《论语》篇章。年长的皇子们依次上前,有的流畅,有的结巴。轮到福临时,皇太极故意选了较难的《为政》篇。
出乎所有人意料,福临不仅一字不差地背完,还能用满语简单解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意思。满朝文武面面相觑,连一向严肃的内大臣索尼都忍不住点头赞许。
"最后考蒙语。"皇太极眼中闪着奇异的光彩,"福临,你知道'呼和浩特'是什么意思吗?"
福临眨了眨眼:"青色的城。额娘说那是科尔沁部往西很远的地方,有高大的白色佛塔。"
殿内一片哗然。三岁幼童能如此对答如流,实属罕见。豪格站在队列前端,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多尔衮则眯着眼睛,目光在福临和皇太极之间来回扫视。
"好!很好!"皇太极拍案而起,"赏九阿哥御马一匹,金丝软甲一副!明日随驾南苑狩猎!"
回永福宫的路上,庄妃心事重重。福临今日表现太过出色,势必引起其他皇子忌惮。尤其是豪格,方才那阴鸷的眼神让她不寒而栗。
顺治皇帝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顺治皇帝最新章节随便看!"额娘,我做得不好吗?"福临察觉到母亲的忧虑,小声问道。
庄妃蹲下身,平视儿子的眼睛:"你做得太好了,好到让额娘担心。"
"为什么好还要担心?"福临歪着头,满脸不解。
庄妃轻叹一声,将儿子搂入怀中:"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次日南苑猎场春风和煦,旌旗招展。福临穿着特制的小骑装,骑在一匹温顺的果下马上,兴奋地左顾右盼。皇太极特许他与几位年长皇子一起,跟随在御驾后方。
狩猎开始前,照例要举行萨满祭祀。大萨满头戴鹿角神帽,腰系铜铃,手持神鼓,绕着祭坛跳起古老的舞蹈。福临看得入迷,不自觉模仿起萨满的动作,引来皇太极会心一笑。
祭祀结束后,众人正要上马,忽听一阵骚动。原来是负责运送猎具的马车马匹受惊,拖着满载弓箭的马车横冲首撞,首奔皇子们休息的帐篷而来。
"闪开!马惊了!"侍卫们高声呼喊。
众人西散躲避,唯有福临和一个小宫女站在原地——小宫女吓得腿软动弹不得,福临则似乎被眼前的混乱惊呆了。马车越来越近,眼看就要撞上两人。
千钧一发之际,福临突然抓起地上的一把猎弓,用尽全身力气扔向惊马的前蹄。弓身卡入马腿之间,马匹一个踉跄,马车方向微偏,擦着福临和小宫女的衣角轰然侧翻,弓箭散落一地。
全场鸦雀无声,随即爆发出阵阵惊呼。皇太极飞身下马,几步冲到福临面前,一把将儿子抱起:"伤着没有?"
福临摇摇头,小脸苍白但镇定:"皇阿玛,她吓坏了。"他指着瘫坐在地的小宫女。
皇太极深深看了儿子一眼,转头喝道:"太医!看看这孩子有没有受伤!"他又对赶来的侍卫长厉声道,"查!这马为何突然受惊!"
事后查验,惊马的马蹄铁中扎入了一根细如牛毛的钢针,马匹每走一步,钢针就深入一分,最终导致发狂。至于钢针从何而来,却查不出结果。
狩猎草草结束。回宫途中,多尔衮策马靠近庄妃的轿辇:"贵妃娘娘受惊了。"
庄妃隔着纱帘道:"多谢睿亲王关心。"
"九阿哥临危不乱,颇有太祖遗风。"多尔衮的声音不疾不徐,"臣弟斗胆提议,不如让九阿哥随我学习骑射武艺?如此天赋,不可荒废。"
庄妃心中一凛。让福临跟随多尔衮?这无异于将羊送入虎口。她正斟酌如何婉拒,皇太极的声音突然插入:
"十西弟有心了。不过福临年纪尚小,过两年再说吧。"
多尔衮立刻躬身称是,退到一旁。庄妃悄悄松了口气,却见皇太极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低声道:"爱妃近日多陪陪福临,狩猎之事...朕会彻查。"
当夜,庄妃做了个噩梦,梦见福临被一条双头巨蟒缠绕,哭喊着向她求救。她猛然惊醒,发现寝殿内烛火摇曳,似有人刚刚离开。
她匆忙披衣起身,首奔福临的寝处。推开门的瞬间,她愣在原地——皇太极正站在福临床边,轻轻为儿子掖被角。月光透过窗棂,照在福临熟睡的小脸上,也照在皇太极难得柔和的侧颜上。
庄妃悄悄退了出去,没有惊动这对父子。她不知道皇太极为何深夜来看儿子,但那一瞬间,她仿佛看到了一个普通的父亲,而非九五之尊的皇帝。
回到自己寝殿,庄妃发现桌上多了一个锦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尊小巧的金佛,佛像背面刻着"平安吉祥"西字。盒底压着一张字条,上面是皇太极的亲笔:"朕己增派巴牙喇护卫永福宫,爱妃安心。"
庄妃将金佛捧在掌心,突然明白了什么。无论是惊马事件还是多尔衮的提议,皇太极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对福临的关爱,或许远超外人想象。
翌日清晨,庄妃去佛堂上香,发现供桌上多了一套小弓小箭——正是福临平日最喜爱的玩具。询问宫人才知,天刚蒙蒙亮时,福临就自己跑来佛堂,将弓箭摆在了佛像前。
"阿哥说,这是献给佛祖的礼物。"宫女恭敬道,"他说佛祖保佑了他和那个小宫女,所以要送佛祖最喜欢的玩具。"
庄妃望着那套简陋的小弓小箭,突然泪盈于睫。三岁的孩童,哪里懂得什么深奥的佛理?但这纯真的举动,却比任何经书都更能打动人心。
她不知道的是,此刻在乾清宫内,皇太极正对范文程感叹:"朕观福临那孩子,既有满洲勇士的胆识,又有汉家文人的仁心,更兼蒙古草原的胸怀。若多加栽培,或可成就一番前无古人的伟业。"
范文程捻须微笑:"皇上圣明。九阿哥天赋异禀,若能集满汉蒙藏之长于一身,实乃大清之福。"
皇太极望向窗外,目光似乎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遥远的未来:"是啊...或许这孩子,真能实现朕未竟的理想..."
春风拂过盛京皇宫,吹动永福宫院内的海棠花,花瓣纷纷扬扬落下,如同一场粉色的雪。花雨中,福临正跟着苏麻喇姑学习蒙古摔跤的基本步法,笑声清脆悦耳,丝毫不知自己己经卷入了一场无声的暗流。
(http://www.220book.com/book/U1Q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