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脚的宣传效果,比林晚舟预想的还要快,还要猛。
没过两天,村里跟林晚舟关系还算不错的几个婶子,比如赵支书的媳妇桂花婶,还有隔壁邻居王翠芬,就结伴找上门来了。一个个脸上带着笑,眼神里满是期待。
“晚舟啊,听大脚说你那药皂老好用了?驱蚊子还能止痒?”桂花婶开门见山。
“是啊晚舟,我家那小子,晚上被蚊子咬得睡不着,哭得人心焦。大脚说你这皂管用,让婶子也试试呗?”王翠芬也跟着说。
林晚舟心里乐开了花,面上还保持着点矜持:“婶子们来了。那皂是我自己瞎捣鼓的,大脚婶不嫌弃,说还行。”
“哎哟,大脚那人你还不知道?好东西她才使劲夸呢!”桂花婶笑道,“快给婶子看看,多少钱一块?婶子买两块试试!”
“对对,晚舟,给婶子也来两块!”王翠芬也赶紧说。
林晚舟早有准备,拿出几块用干净油纸包好的药皂:“婶子们喜欢,就拿去试试。这头一回,算我送婶子们的,不要钱。”
“那哪行!”桂花婶连忙摆手,“你这又是草药又是油的,都是好东西!该多少是多少!你要不收钱,婶子可不好意思要!”她可是支书媳妇,觉悟高,不能占这便宜。
“就是就是!”王翠芬也附和。
林晚舟推辞不过,想了想:“那……这样吧婶子,这皂做起来费工费料,我也不能白贴补。您二位给个成本价,一毛钱一块,行不?” 她故意说得便宜点,走的是薄利多销和打开市场的路子。一毛钱,买块城里香皂的边角料都不够,但对她来说,草木灰和草药几乎零成本,猪油是鸡蛋换的,算下来利润空间不小。
“一毛?这么便宜?!”桂花婶和王翠芬都惊了。她们以为怎么也得两三毛呢!一毛钱,买包火柴还得几分呢!这简首太划算了!
“晚舟,你这孩子实诚!”桂花婶二话不说,掏出一张两毛的票子塞给林晚舟,“给我来两块!”
“我也要两块!”王翠芬也赶紧掏钱。
林晚舟收了钱,把皂递给她们,又细说了用法。两个婶子欢天喜地地走了,边走还边讨论着晚上就给家里的皮猴子用上。
这头一开,就收不住了。桂花婶和王翠芬用了两天,效果立竿见影。孩子身上蚊子包少了,晚上睡得安稳,她们自己也觉得洗完澡身上清爽,蚊子叮了抹点皂水也不那么痒了。这效果在她们那圈子里一传十,十传百。
先是关系好的妇女们悄悄找上门来买,后来连邻村嫁过来的小媳妇也听说了,托人打听。林晚舟家那小小的院门,隔三差五就有人来敲门。
“晚舟妹子,还有药皂不?给我来一块!”
“林同志,听说你这有驱蚊止痒的皂?我婆婆身上痒得厉害,想试试……”
“晚舟姐姐,我娘让我来买两块,多少钱?”
林晚舟严格控制着产量。她白天要上工,晚上还得偷偷摸摸进空间鼓捣。做皂的草木灰水和草药汁好弄,麻烦的是油脂。她不能老用鸡蛋换猪油,太扎眼。后来她学精了,隔段时间去趟黑市(私下自由市场),用空间里的细粮或攒的鸡蛋换点猪板油或者便宜的菜籽油,再掺和着用。蛤蜊壳做模具太慢,她后来用海水泡软的木板钉了几个简易的长条木框,一次能出好几块。
即使这样,产量也有限。她坚持只卖给本村和邻近几个关系好的村子的熟人,而且每人一次最多买两块。多了没有!这叫饥饿营销!物以稀为贵!越是这样,大家越想买,生怕晚了买不着。
那一毛钱一块的药皂,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出去。林晚舟那个装钱的小木匣子,里面的毛票、分币眼看着就厚实起来。她数钱的时候,沈淮安就在旁边看着,也不说话,眼神里带着笑。
“啧,没想到这小玩意儿还挺来钱。”林晚舟把一沓毛票捋整齐,美滋滋地。虽然离“暴富”还差得远,但这是细水长流的买卖,关键是安全!比首接拿空间里的粮食出来卖稳妥多了。她的小金库,终于有了点像样的进项。
沈淮安看着她那小财迷样,忍不住调侃:“林小富婆,数钱数得眼睛都放光了?”
林晚舟白了他一眼,把钱匣子小心藏好:“你懂啥?这叫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以前饿怕了,现在看着钱,踏实!”她拍了拍手上的灰,“再说了,这点钱算啥?还不够咱俩塞牙缝的。等以后……”她顿了顿,没往下说,但眼里的光很亮。沈淮安知道她在想什么,这丫头心大着呢,这点小钱,只是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U21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