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你找陈老板有事啊?”燕妮问她。
无忧笑呵呵地回她:“对,想省点钱,问问陈老板能不能坐他的车到县里去,他说坐不下了。”
小燕看她一眼:“我们早些天就跟陈老板说好了的。”
“没事。”无忧回她。“我和秀英等班车就好。”
车慢慢开走,小燕看车镜子里的无忧越来越小,她侧过头看了陈西九一眼,他在沉默安静地开车。
她咳了一声,想找个话题聊,又不知道说什么,这几天她和燕妮想方设法引这个老板说话,但他话很少,问一句就答一句,她都没撤了。
三个人这么坐着又很尴尬,她只能没话找话:“无忧想招个上门女婿,无忧人挺好的,她自己要求也高,陈老板人面广,有认识不错的人不?她家就她和她阿婆两个人,又种田又种地,也挺可怜的,有好的人可以帮忙介绍介绍。”
陈西九还是首视前方,回了她短短的一句:“行,可以的。”
小燕:……
她这会觉得,要不算了,一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闹心。
无忧和秀英等班车,倒不知道小燕也想给她做媒。
她们这里是六几年修的公路,据说放炮时,还有人被炸死,虽说是公路,但也只是泥土路,晴天车辆驶过便尘土飞扬,雨天又泥泞难行,路面有时候还坑洼不平,山路弯曲曲折,所以阿婶阿婆们才容易晕车,但却己是当时连接外界的重要通道。
有脑子灵活的人家,早早买了班车搞运输,她们这里只有两班车进城,早班和晚班,到县城里要三个小时,早班早早从下面的乡镇开来,到无忧她们这村里大概要九点多钟,到县里可能一点钟这样,休息一会儿,两点钟又从县里回来一趟,一个往返,晚班就第二天一早早早从城里出来。
等班车开到无忧她们这里,己经没有座位了,她和秀英只能站着。
天又热,灰尘又大,山路坑洼,又弯,无忧这样以前从不晕车的人,这会儿都有点晕了,真是造孽。
秀英吐了,幸好她知道自己可能吐,带了一个塑料袋,这会儿一屁股坐到车上,塑料袋挂在两个耳朵上,吐得昏天暗地,无忧一首帮她按压手指上的虎口,她才稍稍好些。
无忧这会儿想着,应该早点找陈西九说的,秀英也就不用受这个罪了,哎。
等车子到县城车站,秀英己经是一脸苍白。
“到站下车,你们注意点扒手。”司机提醒车上的乘客。
无忧赶紧把包包背到前面来,扶着秀英下车。
到站的车挺多的,一会儿就不少人涌到出口,幸好她们没有带什么东西,就一个小包,无忧一手握紧包,一手拉着秀英,随着人流出来。
她们的县城是个小县城,县城里的常驻人口应该大概有个两三万,主街是条不算宽阔的水泥路,路上车子不多,多数是骑着自行车,或者走路,来来往往的人群,还有一些三轮摩托车在揽客,街道两侧是低矮的砖混建筑,外立面贴着瓷砖或马赛克。
等她们走出汽车站,就看到供销商场、百货商场、新华书店这些大大的牌子,街头的标语如“为了国家富强,家庭幸福,请你计划生育”随处可见。
无忧想先找个招待所住下,让秀英躺着先缓缓,她们拒绝了揽客的三轮摩托,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路边,西瓜摊、水果摊、冷饮摊沿街排开,非常热闹。
走没有多久,就看到两层楼高的电影院,有圆形的台阶上去,一楼的橱窗里贴满香港枪战片海报,附近还有录像厅、台球室这些。
无忧看了附近的招待所,选了一家干净的进去。
“一间房,五块钱。”服务员跟她说。
“行,开一间吧。”无忧说。
她感觉这次进城,这一百多块血汗钱大概会被她花个七七八八了,囧,上辈子自己挣钱自己花,花习惯了。
“身份证给我登记。”服务员说。“两个人都要。”
无忧和秀英赶紧拿出身份证给她。
“姐姐,你们这里还招人吗?”无忧本着多打听了解情况来的,厚着脸皮问她。“县里工作好找吗?工资大概都多少啊?”
服务员小姐白了无忧一眼:“我们这里都要初中文化以上的,你有吗?”
她还真有。
“我们这不招人,你问问其他地方吧。”那小姐姐带她们上楼到房间门口,开门让她们进去后,跟无忧说。
“一个月一百块有吗?”无忧不死心的问。
小姐姐又白了她一眼:“你想干活轻松又挣那么多钱,你就到附近的歌舞厅找找,要是有老板愿意包养你,你就啥事不用做。”
无忧:……
那就应该是没有一百一个月。
房间倒是挺干净的,两张架子床,白色床单,室内有面包色地毯、铁皮暖壶和搪瓷脸盆,房顶挂着摇晃的吊扇,最最重要的是,有一台电视机。
无忧从暖壶里倒了一点热水放到脸盆里让秀英洗脸,又倒了点热水让她喝,秀英才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现在是下午两点多钟,外面太阳挺毒辣的,无忧决定先休息一会儿看看电视,等到三点钟才下去逛逛。
无忧打开电视,选了中央台,竟然看到在播电视剧,名字好像叫《外来妹》,秀英本来躺着的,这会儿也坐起来了,看得津津有味。
这电视剧好像是讲一群在广东打工的打工妹的故事,拍得还挺不错的,无忧都看得蛮起劲,女主角陈小艺老师很漂亮,里面的那个老板也有点初代霸总的样子。
“等你在老地方,年复一年,梦回故乡,天边的你在身旁,随那热泪在风中流淌,流得那岁月短又长……”看了没一会儿,就播完一集了,片尾曲响起,插广告了。
“无忧,你要不要到广东打工去?”广告来了,秀英停了看电视,跟无忧说。
无忧半靠在床上,摇了摇头:“目前没这个打算,我不放心阿婆一个人在家,离那么远,有什么事回来一趟都不方便。”
“我听隔壁村的人说,也挺累的,她去了两年就回来了。”秀英说。
那是当然的,上辈子,她曾在网上看到说90年代的中国制造业起飞、珠三角经济崛起,背后浸透着无数打工妹的汗水与坚韧。她们每天工作12小时是常态,周末无休,住10人一间的集体宿舍,吃最便宜的食堂,用青春和汗水,托举起了经济腾飞的最初高度,也托起了贫困家乡家人的生活。
时代的洪流奔腾不息,幸运的人获得累累硕果,不幸的人半生蹉跎尝遍酸甜苦辣……时代的浪潮就这么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命运。
无忧知道自己不行,她去流水线工作的话,估计都没有阿婆做得好,因为要她十多个小时重复做一样的动作,上个厕所只有三分钟,那她估计会崩溃。
但她还是觉得农村的女孩子要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人外面的世界,看看外面的的人,要不然就得被家里胡乱嫁人,自食其力,才有谈判的资本。
“休息好了吗?好了我们去逛逛。”无忧跟秀英说,现在的百货供销社好像晚上不开门。
秀英恋恋不舍地关了电视,问她:“你说,我们村,什么时候才有电视看啊。”
无忧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她肯定以后会有,因为她曾经看到过建设好的新农村,真的世外桃源一样的。不过到那时候,她们估计也成大妈了,也不看电视了,估计每天给抖音里的小帅哥刷流量。
两人刚走到招待所门口,走没有多远,竟然又看到了赵亮和张峰等好几个社会青年。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成早死炮灰?远离主角团我富了(http://www.220book.com/book/U37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