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宁,你听我解释,我跟她,不是你想的那样。”河边,王治言拉着女孩子急急地解释。
“你知道我们农村的,穷,很多人读了几年书就不读,有的勉强读到小学毕业,我们这一群差不多大的,就我和无忧读了初中,初中要到隔壁乡里去读,我和她经常一起来回,就走得近了一些……”王治言说着说着,自己都说不下去了,再说下去,他都觉得自己不算个人。
他喜欢过无忧吗?
喜欢过的。
他想着那个月色下跟他一起在河边散步的女孩,牵着他的手,因为害羞,另一只手在身前无措地绞着洗得发白的衣角,布料被扯出细碎的褶皱,抬头看他时,眼里像有星光。
没爹没妈的孩子,总是格外懂事一些。她总像初三的新月,清清淡淡乖乖巧巧的,见了谁都先弯起眼睛笑,看着让他心疼,他也曾以为他能做她生活里的骑士的。
这一点感情,终敌不过现实。
学校里比他聪明比他努力的人那么多,他才知道自己的渺小,他觉得自己没有力量,带她一起走进那个五光十色的未来。
“舒宁,对不起。” 王治言深吸一口气,声音里带着难堪,“我承认,我确实喜欢过她,也处了一段时间。”
他停顿了几秒,像是在梳理那些复杂的情绪,才继续说道:“那时候年纪比较小,也没想得远,可上了高中大学之后,我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我们之间的距离在一点点拉大。没有能聊到一起的话题,常常对着彼此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像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他垂下眼:“我想了很久,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不只是没有未来,更是在耽误她。我上个学期就没有再跟她联系过了。”
他又略微停顿了一下,有些自嘲地说:“其实说到底,就是大学生王治言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看不上家里初中毕业的姑娘了,我也想不到我是这么卑劣的一个人。”
舒宁心里郁闷极了,她捡了河滩上的一块石头,丢到远处的河里,“咕咚”一声,水花溅起老高。
“王治言,你这么说,我倒是高看你一眼。”舒宁看着远处说。“比那些明明变了心,还要装深情的人强了那么一点。”
舒宁说完,又郁闷了,照理说她能理解他的想法,两个人差距太大肯定走不到最后,但她心里又膈应得厉害,她这种情况她要怎么处理?
她又弯腰拾起一块石头,用力将石头掷向远处,河面荡开的涟漪一圈圈扩散,最终消失在晨色中,舒宁望着那些渐渐平复的水纹,呼出一口郁气,才转身看着王治言说:“你不觉得你欠那个姑娘一个道歉吗?”
无忧把水缸挑满时,灶间柴火噼啪,阿婆己将猪菜煮得咕嘟作响。
无忧便又舀了桶猪菜出来,加了点米糠,等着放凉好喂猪。
阿婆摘了菜来,准备煮早饭,吃了饭就要上山干活去了,前几天刚摘完玉米,现在正放在晒场晒着呢,阿婆说地里的花生也该收了。
阿婆煮饭菜的时候,无忧就下到菜园里的猪栏喂猪,两头猪饿了,见到了无忧,闻到了菜味香,便哼哼卿卿拱木栅。
“急什么。”无忧看着两头大白猪。哎哟,自己养的这土猪,是很好吃的啊。
“给你们姐姐我长肥点啊。”无忧边舀猪菜放食槽里边跟它们说。
两头猪你挤我我挤你,埋头大吃特吃,理都没有理无忧。
喂完了一桶,无忧又去扛了一桶下来喂,连着喂了西桶,两头猪才算吃好了。等她把两头猪喂好,又去猪舍旁边的鸭舍,喂了鸭们后再把它们放出来。
阿婆养了十多只鸭子,这些鸭子可聪明了,早上放出去,它们会自己一路嘎嘎嘎地走到河边去,在河里混了一天后,晚上,天一黑,就会结伴,一路嘎嘎嘎地自己回家来,还自己进到它们的鸭舍去,阿婆听说鸭叫,只要去数一数数,关门就可以了。
无忧等鸭先生鸭女士昂首阔步地都走远后,才进到鸭舍里打扫,顺便捡了几颗鸭蛋回来,这鸭子真是不错,下蛋下得很勤。
等无忧忙完,到家洗手后,阿婆也煮好菜了,桌上还多了一碗鱼汤。
“你二伯母送来的。”阿婆说。“昨晚你二伯他们又去打鱼,比前两天好,打得好些鱼呢,分了一点给我们。”
早上阿婆煮了瓜花,一点点肥肉炒蚕豆,还有一碗二伯母送的鱼汤。
这河里的鱼真好吃,汤鲜鱼肉紧致,无忧吃得很香。
吃过饭,阿婆拿了个铝饭盒出来,装了满满的饭,又拿了另外一个饭盒出来,装上两个煎好的鸭蛋,还有吃剩下的蚕豆,装好后放到布袋子里,这是等下她们在山上干活要吃的午餐,阿婆又用两个军用水壶,灌满了两壶水。
无忧回房换衣服,外面加了一件厚一点点的外套,在太阳下干活,穿得稍微厚点才不会晒伤晒黑。
无忧和阿婆出门的时候,太阳己经升起来,祖孙俩戴着草帽上山了,无忧还背了一个背篓,一路上,也有很多上山干活的村民,大家一路聊着上山,又在各处小路口分叉。
有马的人家带着马一起,他们家的马给阿爷治病的时候卖了,家里还有两头水牛,是一对母子,家里人少,没人专门放牛,阿婆也牵着牛上山了,等下干活的时候,让它们在地头附近吃草。
家里种花生,卖不出钱,多数是种来自己吃的,花生地在半山腰上,附近有阿爷种的一百多株杉树,这会儿己经长蛮高了,再过个几年,应该可以卖了。
“要你阿爷还在,我们怎么也能送你读高中。”阿婆摸着树说。
无忧哄她:“读了高中我也不一定考得上大学,还得回家干活。”
花生地除了种花生,无忧和阿婆也种了点芝麻,还种了一些香瓜和大白黄瓜,这会儿香瓜也结了好多了,无忧先选了几个熟的香瓜摘下来放到背篓里,又拿了一个大白黄瓜来,用它在自己膝盖敲了下,敲成两半,递了一半给阿婆,爬山累了,先吃点好吃的才好干活。
“人老了,这牙不太行。”阿婆咬了一口后说。
无忧凑过去看阿婆的牙:“现在还好,等到六十岁的时候,我带你去种假牙。”
阿婆就喜欢听孙女说的好听话,哄她也高兴,笑着回她:“好,阿婆等着跟你去种牙。这牙还能种上去?怎么种?”
“能啊,怎么不能。”无忧肯定地回答。“等种上了就跟以前一样,吃嘛嘛香。”
祖孙俩吃完就开始忙活,无忧拔花生,拔好后抱到一棵树下放着,让阿婆坐树下摘花生。
无忧有力气又手快,一会儿就拔了好多花生抱过来,堆了一堆,她便跟着阿婆先一起摘花生。
两人坐树下边摘花生边聊天。
“你阿凤婶说她娘家有个亲戚,家里兄弟三人,老二刚退伍,还没有对象,家里兄弟多,如果有合适的,也愿意做上门女婿的。”阿婆看了无忧一眼后又说。“你阿凤婶也说了小伙子长得挺精神,也勤快,她打听过了,性子也不错,问你愿不愿意见见。”
无忧:……
阿,这,这么突然的吗?
无忧看着阿婆期盼的眼神,眨了眨眼,低下头:“还是别见了吧,我这会儿没那个心情呢。”
阿婆叹口气,好一会儿才说:“不见就不见吧,阿婆就盼着你能有个人疼。阿婆老了,还能陪你到几时?”
“您刚五十二吧,哪里老,就算只活到一百岁的话,也还有西十多年呢。”无忧笑着说。
哎哟,让她十八岁结婚,农村嘛,结婚后肯定就要生娃,还是算了吧,她光想着都头皮发麻,嗯,她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U37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