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峪通往旅部的山路上,两匹马蹄踢踏着泥土,溅起阵阵尘埃。
李云龙勒住缰绳,马儿嘶鸣一声停下脚步。扭头看着身旁的赵刚,那张国字脸上写满焦虑。
"老赵,咱们再商量商量?旅长那边......"
"没什么好商量的。"赵刚推推眼镜,声音前所未有的坚定,"老李,从现在开始,你一句话都不许说。"
"凭啥?老子是团长!"
"就凭你一开口就露馅!"赵刚策马上前两步,"昨晚那些火箭弹,威力相当于一个炮兵营的齐射。这种事情,不是你吹吹牛就能糊弄过去的。"
李云龙摸摸后脑勺:"那你准备咋说?"
"华侨。"赵刚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一个心向革命的南洋爱国华侨。"
"又是华侨?"李云龙皱眉,"上次就是这套说辞。"
"对,就是这套说辞。"赵刚勒紧缰绳,"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我要让旅长相信,这个华侨不仅存在,而且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神秘。"
两人催马继续前行,山风吹过,卷起落叶满天飞舞。
赵刚在马背上整理思路,嘴唇微动,像是在默念什么。李云龙看着搭档这副模样,心里五味杂陈。
"老赵,万一露馅了......"
"不会露馅。"赵刚猛地抬头,"老李,你记住一点。从现在开始,咱们只有一条路可走。"
"啥路?"
"将谎言进行到底。"
......
386旅旅部,指挥室内烟雾缭绕。
陈赓坐在那张熟悉的八仙桌后,桌上摆着三个搪瓷茶缸。热气腾腾的茶水散发着清香,但此刻的气氛却紧张得像拉满的弓弦。
"旅长,李团长和赵政委到了。"
门外传来通讯员的汇报。
"让他们进来。"
陈赓掐灭手中的烟头,脸色严肃得像块铁板。
房门被推开,李云龙和赵刚先后走进指挥室。两人立正敬礼,动作标准得无可挑剔。
"旅长!"
"坐。"陈赓指指对面的椅子,"茶给你们泡好了。"
李云龙刚想开口,被赵刚用眼神制止。两人在椅子上坐下,都没有去碰那杯茶。
陈赓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皮靴踩在地板上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像是在敲击李云龙和赵刚的心脏。
"昨晚那一战,打得漂亮。"陈赓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全歼日军上万人,独立团伤亡不到二十。这在我军历史上前所未有。"
"旅长过奖了。"赵刚语气恭敬,"这都是同志们英勇作战的结果。"
"英勇作战?"陈赓停下脚步,转身盯着两人,"赵政委,你觉得我是三岁小孩吗?"
屋里陷入死寂。
李云龙握紧双拳,指甲陷进掌心。赵刚依然保持着镇定,但额头开始冒汗。
"现在延安总部,军区司令部,连重庆那边都在关注这件事。"陈赓走到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旅长,我们......"
"意味着如果解释不清,你们俩都要进审查室!"陈赓猛地一拍桌子,茶缸跳了起来,"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那些火箭弹到底从哪来的?"
李云龙张张嘴,想要说话。赵刚轻轻碰碰搭档的胳膊,示意自己来处理。
"旅长,关于武器来源的问题,我们之前确实有所保留。"赵刚站起身,"但那是出于保护同志的考虑。"
"什么同志?"
"一位心向革命的南洋爱国华侨。"
陈赓眯起眼睛:"华侨?你们之前不是说山洞里缴获的吗?"
"旅长,实际情况比较复杂。"赵刚走到地图前,"这位华侨早年在南洋经营橡胶生意,后来事业扩展到苏联远东地区。"
"苏联?"
"对,苏联。"赵刚指着地图上的远东区域,"1939年,苏联远东军区进行过一次大规模装备更新。大批实验性武器面临淘汰处理。"
陈赓重新坐下,端起茶缸喝了一口:"继续说。"
"这位华侨通过特殊渠道,从苏联军方手中购买了一批喀秋莎火箭炮的实验型号。"赵刚语气平稳,"那些武器当时还在试验阶段,苏联人觉得技术不够成熟,准备销毁掉。"
李云龙瞪大眼睛,心中对赵刚的佩服如滔滔江水。这套说辞编得天衣无缝,连细节都考虑到了。
"你的意思是,昨晚那些火箭弹,是苏联的实验品?"
"正是。"赵刚点点头,"而且数量极其有限。昨晚那一战,己经将所有弹药都消耗完了。"
陈赓放下茶缸,在椅子上来回转动:"这个华侨现在在哪?"
"不知道。"赵刚摇头,"这位侨胞行踪神秘,只在关键时刻出现。而且脾气古怪,只认李团长一个人。"
"为什么只认李云龙?"
"因为......"赵刚故意停顿了一下,"因为这位侨胞说,李团长身上有一股'亮剑'的气质。他看中的不是装备,而是这种精神。"
陈赓看向李云龙,后者憋得脸都红了,但记着赵刚的话,硬是没开口。
"旅长,这位侨胞还说过一句话。"赵刚继续道,"援助可以随时停止,装备来源绝不透露。如果我们泄露了消息,或者让不相干的人接触,援助立即终止。"
"威胁?"陈赓眉头一皱。
"不是威胁,是保护。"赵刚走回桌前,"这位侨胞在苏联还有生意往来,一旦身份暴露,不仅生意做不成,连人身安全都成问题。"
陈赓端起茶缸,慢慢品茶。屋里除了茶水入口的声音,再无其他响动。
良久,陈赓才开口:"赵政委,你觉得我应该相信这套说辞?"
"旅长,这不是说辞,这是事实。"赵刚语气诚恳,"如果您需要证据,我可以联系那位华侨,看能否提供更多信息。"
"不用了。"陈赓摆摆手,"你刚才也说了,这种联系是危险的。"
赵刚松了口气,但表面依然镇定。
"旅长,这位侨胞的援助,就像是......"赵刚想了想,"就像是爱情。您不能问它是怎么来的,您只能享受它,并且祈祷它不要走。"
陈赓忍不住笑了:"赵政委,没想到你还是个诗人。"
"旅长过奖了。"
陈赓站起身,走到窗前。外面夕阳西下,远山如黛。
"老李,老赵,我不管你们背后有什么人。"陈赓背对着两人,"但有一点必须记住,尾巴给我藏好,别惹出天大的麻烦。"
"是!旅长!"
"还有。"陈赓转过身,"如果那位华侨还有其他援助,第一时间汇报。这种事情,不能再瞒着上级了。"
"明白!"
"好了,回去吧。"陈赓挥挥手,"记住我刚才的话。"
李云龙和赵刚起身敬礼,转身向门口走去。
刚走到门口,陈赓又开口了:"老赵。"
"旅长?"
"你刚才那句话挺有意思。"陈赓笑着摇头,"爱情,还真是个好比喻。"
走出旅部,李云龙长出一口气:"妈的,差点吓死老子。"
"现在还不是松懈的时候。"赵刚推推眼镜,"从今天开始,咱们再也没有退路了。"
"啥意思?"
"意思是,从今天开始,咱们独立团就有了一个神秘的华侨靠山。"赵刚上马,"而且这个靠山,必须永远神秘下去。"
李云龙也翻身上马:"老赵,你说姜兄弟知道咱们这么编排,会不会生气?"
"不会。"赵刚策马而行,"因为这是为了保护所有人。"
夕阳下,两匹马渐行渐远,消失在山路尽头。
一个关于"神秘华侨"的传说,就此诞生。
而这个传说,将伴随独立团走过整个抗战岁月,成为他们最大的护身符。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亮剑多子多福开局奖励一个军火库》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U3D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