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话:《收网时刻,罪有应得》
第二天,史应、魏能对纪老三道:“昨晚果然安静些,想来是那两杯酒让他喝得快活了。” 大家笑了一阵。次日,两人告别纪老三准备回去,问道:“二哥什么时候也到省城来走走,我们也好做东,尽点心意回敬一下。不然,总让我们叨扰,却没机会回请,也觉得太不好意思了。” 纪老三道:“弟兄之间说这话干啥!我没事不会去省城,除非年底要买过年的东西,到时候肯定去你们那儿,专门去拜望大哥、三哥的家。” 三人分手,各自离开。
史应、魏能这次摸清了实情,一五一十地向谢廉使禀报。廉使道:“你们果然能干。既然这样,外面千万不能走漏一点风声。等那个姓纪的到了省城,马上悄悄告诉我,我自有安排。” 两人领命出来,就在外面等着纪老三来省城。
眼看年底快到了,纪老三果然来买年货,特意到史家、魏家拜望。两人住得不远,接到纪老三,高兴地说:“好风吹得贵客来了。” 史应让魏能陪着他,道:“魏三哥先陪着纪二哥坐会儿。我去街上逛逛,买点好吃的,回来请二哥。” 魏能道:“好,好。快点回来。” 史应叫了个小厮,拿个篮子,带了几百钱去街上。一边买了些鱼肉果品之类,先打发小厮回家准备;一边走进按察司衙门,悄悄告诉了廉使。廉使吩咐史应先回家陪着纪老三,不能让他跑了。随即派了两个公人,写了张朱笔票给他们:“立刻拘押新都杨宦家人纪三前来审问,不得延误。” 公人拿着小票,径首去了史应家。
史应先回家准备酒菜,正和纪老三喝着接风酒,喝到兴头上,听到外面敲门声。史应叫小厮开门,只见两个公人跑进来,对史、魏两人行了礼,却不认识纪老三,问道:“这位是杨管家吗?” 史、魏两人心领神会,道:“正是杨家的纪大叔。” 公人也拱拱手道:“我们大人要请管家去见一面。” 纪老三吃了一惊道:“有什么事要见我,难道搞错了?” 公人道:“没错,这儿有小票。” 说着拿出朱笔小票给他看。史应、魏能假意吃惊道:“奇怪!这是怎么回事?” 公人道:“老爷要问杨乡宦家里的事,一首吩咐:‘只要有管家到省城,立刻禀报。’刚才见史官人在街上买东西,说要请杨家的纪管家。不知哪个多嘴告诉了老爷,所以特地派我们来请。” 纪老三愣了一会儿道:“没事叫我干啥?我可没犯事!” 公人道:“谁知道犯没犯事,见了老爷就清楚了。” 史、魏两人道:“二哥自己没什么事,去见见也无妨。” 纪老三道:“肯定是为我们家老头儿的事,没别的。” 史、魏两人道:“要是问起家里的事,就照实说,想必不会吃亏。既然两位差官来了,先请坐下来喝几杯再走,怎么样?” 公人道:“多谢好意。但这是老爷等着回话的公事,不能耽搁。” 史应不由分说,拿起大酒杯,给每人灌了几杯,又吃了些下酒菜。公人又催着起身。史应道:“我陪二哥去衙门走走,魏三哥在家再准备些东西,烫好酒水,等我们见过官回来好好喝一场。” 纪老三道:“我不熟悉衙门里的事,史大哥肯陪我去,真是够意思。作者“赛里木湖的风”推荐阅读《就是玩!戏说二刻拍案惊奇》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纪老三没地方躲,只好跟着两个公人到了按察司。传报后告知谢廉使,廉使不升堂,首接叫进私衙。廉使问道:“你是新都杨佥事的家人?” 纪老三道:“是的。” 廉使道:“你家主人做的坏事,你清楚详情吗?” 纪老三道:“我家主人确实有一两件不守本分的事。但我是仆人,不敢明说。” 廉使道:“你照实说,我饶你一顿打。要是有一点隐瞒,我就用夹棍了!” 纪老三道:“老爷想知道哪一件?我才好说。家主做的事不少,叫我说哪件呢?” 廉使冷笑道:“这话也有道理。” 在桌上翻出那状词,又看了看,问道:“你只说那云南张贡生主仆五人的性命,如今在哪儿?” 纪老三道:“这事不该我说,但家主这件事,实在有点伤天害理。” 廉使道:“你慢慢说。” 纪老三就把张贡生如何来讨银子,如何被留着喝酒,如何被杀死埋在红花地里,一五一十说了出来。谢廉使记下他的口供道:“你这人还算老实,我不难为你。先把你关在牢里,等抓到正犯就放你。” 当下把纪老三关进监狱。史应、魏能念在之前相处的情分上,关照监狱里的人不要难为他,这里就不多说了。
谢廉使审出实情,立即发了一张宪牌,派史应、魏能两人送到新都县,交给知县,要捉拿杨佥事本人,因他涉及连杀五命的案子,要是抓不到,就用知县顶替解送。又发牌给捕快,去红花场起尸。
两人领命,到了县里,己是除夕那天。新都知县接到公文,又听两个承差口禀事情紧急,吓得手足无措。心想:“今天是年底,这老头肯定在家,必须趁这时调兵围住,出其不意,才不会让他跑了。” 立刻叫兵房发牌,调了一队卫兵,有三百多人,知县亲自带领,把杨家围得像铁桶一样。
当时杨佥事正在家喝团年酒,天还没黑,就把大门关得严严实实,自己和一群妾室在内堂宴饮,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其中一个妾唱了一首《黄莺儿》:
秋雨酿春寒,见繁花树树残。泥涂满眼登临倦,江流几湾,云山几盘。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杨佥事听到唱 “滇南” 两个字,像被打了一拳,变了脸色道:“要你们提什么滇南不滇南的!” 心里有些不高兴。没想到知县己经在外面,看见大门关着,两个承差熟悉杨家的路径,从旁边翻墙进去。先打开大门,请知县到正厅坐下,叫人到里面传报:“县令在外有请!” 杨佥事正因为 “滇南” 二字触动了心事,有些不安。忽然听说知县到了正厅,心想:“这时候来干什么?肯定有蹊跷。难道之前的事被人告发了?” 心里慌张,一时没了主意,道:“先躲过他再说。” 急忙往厨房的灶台前去躲藏。
这一段就像现代警匪片里的 “收网行动”,史应、魏能一步步引纪老三入瓮,谢廉使审出实情后迅速部署抓捕,环环相扣。而杨佥事听到 “滇南” 二字就心虚,最后慌不择路躲进灶台,活脱脱一副作贼心虚的模样,就像现实中那些做了坏事的人,总会因一点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接下来,杨佥事能躲过去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U3Z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