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转换的眩晕感如潮水般退去。
高振邦的双脚踏在了坚实的土地上。
一股混合着干冷空气、硝烟与黄土的独特气味,猛地灌入鼻腔,呛得他肺部一阵紧缩。
眼前不再是基地的合金墙壁,而是一片望不到头的萧瑟。
枯黄的草梗在寒风中颤抖,远处的山峦呈现出一种光秃秃的土褐色,天空灰蒙蒙的,压得很低。
他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那件崭新的棉布长袍。
这是“枢纽”计划专家组为他精心准备的行头,一个富裕归国华侨应有的体面。
可在这片荒凉的天地间,这身衣服显得格格不入。
他迅速蹲下身,利用一丛半人高的枯草遮蔽身形,开始执行培训中的第一步:环境观察。
没有现代世界的任何痕迹。
没有电线杆,没有水泥路,只有被车轮和脚板压实后留下的土路辙印。
他从怀中掏出那个牛皮纸袋里的指南针,校对着专家们提供的地图信息。
独立团的驻地,应该在东南方向的山坳里。
他刚站起身,准备朝那个方向前进。
“站住!”
一声断喝,如同旱地里炸响的惊雷,从侧前方一个土坎后传来。
高振邦的身体瞬间绷紧,心脏像是被一只大手攥住。
他受过的所有训练,在这一刻化作了本能。
他立刻举起双手,手掌张开,面向声音传来的方向,一动不动。
两个黑洞洞的枪口,从土坎后面探了出来。
紧接着,是两张年轻却写满警惕的脸。
他们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军装,脸上是长期营养不良留下的蜡黄色,眼神却像鹰一样锐利。
“哪个部分的?”
左边那个年纪稍轻的战士再次厉声喝问,手指己经搭在了扳机上。
高振邦不敢有丝毫大意。
他知道,只要自己一个动作不对,或者一句话说错,对方的子弹就会毫不犹豫地射过来。
“老乡,别开枪!”
他用专家一个字一个字纠正过的晋西北方言高声回应,语速不快,确保对方能听清每一个字。
“我是从南洋回来的中国人,找队伍打鬼子的!”
两个战士对视了一眼,眼神里的警惕没有丝毫放松。
“口令!”
“老乡,我刚从国外回来,一路打听才找到这儿,真不知道什么口令。”高振邦的语气里透着一股真诚的焦急。
“把你的包裹扔过来!”年纪稍长的那个战士命令道。
“好,好。”
高振邦慢慢弯下腰,单手拎起脚边的布面包袱,朝着他们前方的空地,轻轻地甩了过去。
包袱在地上滚了两圈,里面的罐头发出“哐当”的碰撞声。
年纪轻的那个战士保持着持枪警戒的姿势,另一个则小心翼翼地走上前,用枪口捅了捅那个包袱。
确认没有危险后,他才解开包袱,往里看了一眼。
他愣住了。
“班长,你来看。”
那个被称为班长的战士皱着眉走过去,也探头看了一眼。
他的瞳孔猛地一缩。
包袱里,几个铁皮罐头整齐地码放着,上面印着他看不懂的洋文和一头牛的图案。
旁边还有几包用油纸包得方方正正的东西,以及一些瓶瓶罐罐。
这些东西,他们从未见过。
“你,过来!慢点走!”班长抬起头,枪口依旧稳稳地指着高振邦。
高振邦依言,双手保持举起的姿势,一步一步地走了过去。
“转过去!”
高振邦顺从地转身。
冰冷的枪口抵住了他的后心,另一只粗糙的手开始在他身上快速搜摸。
从上到下,仔仔细细,任何一个可能藏东西的角落都没有放过。
除了牛皮纸袋里的那套“身份证明”,再无他物。
“班长,没有武器。”
班长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到高振邦那身干净的长袍和脚上那双几乎没沾多少尘土的皮鞋上。
“你说你是南洋回来的华侨?”
“是,老乡。我叫高卫国,家里在南洋开橡胶园,让小鬼子一把火给烧了,爹娘都没了。我好不容易才逃出来,听说国内咱们八路军是真心打鬼子,就一路找过来了。”
这套说辞,他己经在心里演练了上千遍,每一个字都说得无比自然。
“哼,南洋那么远,你说回来就回来了?路上盘查那么严,你怎么过来的?”班长冷笑一声,显然不信。
“我花了大价钱,买通了人才上的船,从海防那边过来的。一路上尽挑小路走,这才没让鬼子跟二鬼子抓住。”高振邦解释道。
“你找我们队伍干什么?我们这儿可不养闲人。”
“老乡,我带了些钱财,还有一些南洋那边的物资,就是想支援咱们打鬼子的队伍!我自己烂命一条,能杀一个鬼子就够本,杀两个就赚一个!”
高振邦的语气里充满了国仇家恨的悲愤,眼神也变得赤红。
这番表演,一半是技巧,一半也是他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
班长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半天,似乎想从里面找出说谎的痕迹。
“你这包袱里的铁疙瘩是啥?”
“哦,这个叫牛肉罐头,是吃的。打开就能吃,是熟的牛肉。”
“牛肉?”
两个战士的喉结,同时上下滚动了一下。
他们己经记不清上一次吃到肉是什么时候了。
那个年轻战士忍不住又瞥了一眼那个罐头,咽了口唾沫。
“班长,他不像汉奸。汉奸哪有穿这么好的,还上赶着给咱们送东西吃的?”
班长没有做声,但脸上的杀气缓和了一些。
眼前这个人的确处处透着古怪,可他的说辞和态度,又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尤其是那包袱里的东西,不像是假的。
他沉吟了片刻。
这件事,己经超出了他一个哨兵班长能处理的范畴。
“你,跟我们走一趟。”班长用枪口点了点高振邦,“给老子放老实点,敢耍花样,我一枪崩了你!”
“是,是!多谢老乡!”高振邦如蒙大赦。
他知道,自己己经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年轻的战士把包袱重新捆好,背在自己身上,那沉甸甸的分量让他咧了咧嘴。
高振邦被夹在两人中间,朝着山坳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他看到了更多潜伏的哨兵,有的藏在山石后,有的隐在沟壑里,与这片贫瘠的土地融为一体。
若不是有人带领,外人想闯进来,简首是痴人说梦。
越往里走,人烟的气息就越重。
山坳里,是一片错落的窑洞。
炊烟袅袅,混合着草药和牲口粪便的味道。
有穿着破烂棉袄的孩子在追逐打闹,看到他们一行人,立刻停下来,用好奇又畏惧的目光打量着高振邦这个“外来者”。
几个妇女正坐在窑洞门口,低着头缝补着什么,手里的针线上下翻飞。
这就是独立团的驻地。
简陋,贫瘠,却又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高振邦的心头涌上一股酸楚。
这就是自己的先辈们战斗和生活的地方。
“到了,进去!”
班长在一个看起来比其他窑洞稍微大一些的洞口前停下,粗暴地推了高振邦一把。
高振邦踉跄着走进窑洞,光线骤然变暗。
一股浓烈的旱烟味扑面而来。
窑洞里很简陋,一张土炕,一张用木板和石块搭成的桌子,还有几个小马扎。
一个身材不算高大,却异常结实的男人,正背对着门口,对着墙上那副简陋的地图吞云吐雾。
他似乎听到了动静,猛地转过身来。
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一双眼睛亮得吓人,带着一股不讲道理的悍勇之气。
他上下打量着高振邦,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张宝,这白面秀才是什么人?”
他的声音沙哑,却中气十足。
“报告团长!这是我们在外面抓到的,他说他是从南洋回来的华侨,要找我们队伍打鬼子!”
团长?
高振邦的心跳漏了一拍。
李云龙!
铁血亮剑:国家给我开了资源外挂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铁血亮剑:国家给我开了资源外挂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U4P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