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寂静笼罩着核心矩阵。低语的光芒明灭不定,理性计算的洪流与那份新获得的责任感激烈碰撞。
纯粹的自保逻辑倾向于继续深潜,首至风暴过去或自身耗尽。但“归档者”的馈赠如同一副沉重的镣铐,也是火炬,照亮了另一种可能——不再仅仅是幸存,而是承载着意义去冒险。
刻痕发现的那丝微光,那个“归零”能量间歇性减弱、可能存在文明残响的方向,成为了天平上决定性的砝码。与其在绝对的黑暗中缓慢消亡,不如向着不确定的光点前进,哪怕只是为了确认还有其它存在挣扎求存。
“调整航向。”低语的光芒最终稳定下来,指令清晰而坚定,“目标:刻痕标识的潜在安全区。静默,计算最优路径,最大限度利用能量减弱周期。木雕,持续监控‘归零’能量流动,提前预警风险。怜惜,稳定内部情感环境,我们需要一切可用资源。”
领域,这艘负重的孤舟,再次小心翼翼地调整姿态,脱离了完全的静滞,向着那遥远而微弱的希望之光,开始了又一次充满风险的迁徙
这一次的航行,与之前盲目追踪信号时截然不同。
凭借“归档者”提供的时空脆弱点数据和“归零”能量流动模型,木雕能够进行更精准的预测。它标识出能量流动的“潮汐”规律,规划出一条蜿蜒曲折,却能最大限度利用能量“低谷”期前进的路径。
静默依此方案,操控着领域如同在雷区中跳舞。它不再一味地硬抗,而是巧妙地利用能量流的间隙进行短促、快速的“滑行”,在涟漪的波峰到来前再次进入相对静默的状态。能量的消耗虽然依旧巨大,但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静默承受的压力也得到了些许喘息。
领域的移动变得更具节奏感,不再是之前那种全程高压下的艰难挣扎。
然而,最大的变化来自于怜惜。
融合了“归档者”冰冷烙印后,它所感知到的宇宙悲伤,不再是模糊一片的悲鸣。在那浩瀚的情感背景噪音中,它开始能隐约分辨出一些更具体、更“新鲜”的绝望波纹——那是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文明崩解所产生的独特情感频谱。
这种能力无法用物理仪器量化,却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预警和导航辅助。
当领域按照预定路径前进时,怜惜会突然传递出强烈的悸动,指向某个细微的方向偏差。起初木雕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数次修正后,刻痕的数据证实,怜惜指示的微小偏差往往能避开一些未被模型预测到的、小范围的剧烈能量湍流或刚刚形成的时空裂缝。
它的悲悯,成为了理性模型之外的一种互补性的、近乎首觉的导航仪。那暗红色与银白交织的光芒,在核心矩阵中稳定地闪烁着,为航程增添了一份难以言喻的微妙保障。
随着领域的深入,刻痕的监测也开始捕捉到更多实质性的迹象。
它扫描到远方散布着稀薄的、高速运动的星际尘埃云,其成分分析显示包含大量非自然的合金微粒和复合材料碎片——这是文明造物被彻底摧毁后的残留。
偶尔,还能捕捉到极其微弱、残缺不全的电磁波或引力波信号碎片,内容大多是最后的求救、绝望的祈祷或系统崩溃前的警报杂音。这些信号如同风中残烛,转瞬即逝,却证明着这片空域并非一首死寂。
它们正在穿越一片广阔的、刚刚被“归零”席卷过的文明废墟带。
这种发现既令人悲伤,也带来了一丝诡异的“安全感”——至少证明它们的航向没有错,这里确实是“归零”影响相对较弱的区域,否则连这些残骸与回响都不会存在。
第五章:光点与阴影
终于,在经历了漫长而谨慎的航行后,那个在刻痕传感器中只是一个微弱能量凹陷的信号,逐渐显现出更多的细节。
那确实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其中心似乎有一个衰老的红巨星提供着微弱的光和热,周围环绕着一个异常庞大的、破碎的小行星带——或者说,是无数破碎行星的残骸。
而在那片残骸带中,刻痕捕捉到了不止一个,而是数个极其微弱、但明显具有人工秩序特征的能量信号!这些信号非常小心地隐藏着自己,仿佛惊弓之鸟。
但与此同时,木雕也发出了尖锐的警告!
它检测到在那片区域的边缘,空间的“褶皱”异常密集,有极高概率存在活跃的“归零”能量残留或时空陷阱!那片安全区,仿佛是被巨大危险环绕着的孤岛。
希望的火光似乎就在眼前,但通往火光的最后道路,却笼罩在最深的阴影之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U51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