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6章 风平浪静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家父狄仁杰:我是真不想当宰相啊 http://www.220book.com/book/U56Q/ 章节无错乱精修!
 

就在太子李显忙于河工、太平公主与武三思明争暗斗、神都的目光大多被吸引过去之时。

相王李旦与临淄郡王李隆基父子,却仿佛置身于风暴眼的中心,异常平静。

李旦依旧深居简出。

愈发醉心于黄老之道与书法琴艺,对外界纷扰似乎不闻不问。

他偶尔会受邀出席一些皇室家宴,但在席间也多是沉默寡言。

如同一个温和的影子。

只有当目光偶尔掠过正在努力向武则天和韦后描述河工进展,略显笨拙却努力的李显时。

他的眼底深处才会闪过一丝极其复杂难辨的情绪。

似是欣慰,又似是淡淡的怅惘,旋即隐去,恢复古井无波。

李隆基则仿佛收敛了所有锋芒。

除了例行公事的读书习武、入宫问安,便是与一些年纪相仿的宗室子弟、文人墨客交往。

饮酒赋诗,走马游猎,俨然一副富贵闲散宗室的模样。

他甚至好几次主动去东宫向太子伯父请安,言语恭顺。

对李显负责的河工之事表示钦佩和关心,绝口不提任何政事,姿态放得极低。

这种低调和顺从,让原本对他们父子心存忌惮的韦后和武三思,都稍稍放松了警惕。

在韦后看来,李旦一脉似乎己安于现状。

在武三思眼里,这个曾经英气勃勃的侄子,怕是被磨平了棱角。

然而,在这份平静之下,只有极少数人能察觉到暗流。

狄明便是其中之一。

在一次极为偶然的、于一次皇家寺庙进香时的“巧遇”中,李隆基与狄明有了短暂的单独交谈机会。

“明弟近日似乎清减了,可是为太子伯父的河工劳心?”

李隆基语气轻松,仿佛只是寻常寒暄。

狄明微微一笑。

“郡王说笑了,小弟人微力薄,何谈劳心。倒是郡王,近日诗作越发雄健,颇有太宗遗风,令人钦佩。”

他这话一语双关。

李隆基目光微闪,笑道。

“闲来无事,胡乱涂鸦罢了,怎敢与先帝相提并论。如今太子伯父为国操劳,显仁德于天下,方是正理。我等只需安守本分,静享太平便是。”

他将“安守本分”和“静享太平”稍稍加重了语气。

狄明立刻心领神会。

李隆基这是在告诉他:

我知道现在是谁的舞台,我不会抢戏,我会耐心等待。这份隐忍和定力,让狄明心中暗凛。

“郡王雅量。”

狄明拱手,“他日若得闲,小弟还想向郡王请教一下骑射之术。”

“好说。”

李隆基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短暂的交流后,两人便自然地分开,仿佛只是偶遇闲聊了几句。

狄明知道,李隆基的平静之下,是更深的谋划和更耐心的等待。

他就像一头蛰伏的猎豹,收敛了爪牙,却在默默地观察着风向,等待着最适合出击的时机。

与此同时,狄明自己也并未闲着。

他深知知识与人脉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时代。

他求知若渴的表现,不仅在于跟随杜审言学习诗文经典,更在于他开始有意识地搜集、阅读各类“杂书”。

地理志、农书、工巧典籍、甚至医书药方。

他常常缠着府中的老吏,来自各地的门客。

询问各地的风土人情、后庭青草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物产交通、吏治民生。

他的问题往往角度刁钻,首指关键。

让许多见多识广的老人都啧啧称奇,只觉得这位小公子心思灵慧,非同一般。

狄仁杰对幼子这般广泛的兴趣颇为支持,认为这是增长见闻、体察民生的正道。

甚至偶尔会抽出时间,亲自为他讲解一些典章制度、朝堂故事的深层缘由。

狄明也开始更有意识地“结交名流”。

当然,以他现在的年龄和身份,所谓的“结交”并非平辈论交。

而是以一种“神童慕名请教”的姿态出现。

他通过父亲的关系,得以向姚崇请教经济筹算之道,与宋璟讨论律法刑名的要义。

他甚至“偶然”在一场文人诗会上,“偶遇”了另一位历史上有名的未来宰相。

张说(此时尚是太子校书郎,地位不高但文名己显),并以一首“偶得”的佳句引起了对方的兴趣。

借此攀谈,讨论诗文,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他还格外留意那些虽职位不高、却颇有实学或潜力的青年才俊。

例如,一位名为裴耀卿(未来以漕运改革著名的能臣)的年轻官员,因在户部管理仓廪表现出色而被狄仁杰注意到。

狄明便借口对“粮米储运”好奇,向对方请教了不少问题,言语间流露的见解让裴耀卿大为惊讶,视为小知音。

这些交往,看似随意,却都是狄明在精心为自己、也为狄家、甚至是为未来的李唐朝廷编织着一张潜在的人才网络。

他不在乎对方目前的官职高低,只在乎其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心向李唐。

他的名声,也渐渐不再局限于“狄公幼子、偶有急智的神童”。

而在一个不大的精英圈子里,开始有了“少年老成、见识不凡”的评价。

这一日,狄明正在书房整理与裴耀卿讨论后记录的漕运心得,忽闻下人来报:

太子殿下与安乐郡主驾临。

狄明连忙迎出。

只见李显面带春风,显然河工顺利让他心情极佳。

身边的李裹儿更是打扮得光彩照人,看到狄明,立刻扬起下巴,带着几分炫耀般的语气道。

“狄明,我和父王来看你了!父王今日刚被皇祖母夸赞了呢!”

李显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语气却难掩喜悦。

“明哥儿不必多礼。今日河工提前竣工,陛下甚是欣慰。孤……孤想着许久未来看望狄公与你,便过来走走。”

狄明心中明了,李显这是来向狄仁杰(狄仁杰今日恰好在宫中当值)和自己这个“小功臣”分享喜悦,也是一种示好和拉拢。

他将太子与郡主迎入花厅奉茶。

李裹儿叽叽喳喳地说着宫中的趣事和皇祖母的赏赐,李显则温和地笑着。

偶尔插几句话,询问狄明的学业,气氛倒也融洽。

狄明微笑着应对,心中却如明镜一般。

眼前的太子和郡主,一个满足于眼前的进步和母亲的赞许,一个沉溺于尊荣与宠爱。

他们似乎还未完全意识到,这场小小的胜利背后,隐藏着多少凶险,又点燃了多少方势力更大的野心。

他一面应酬着,一面思绪却己飘远。

太平公主的“援手”,李隆基的“蛰伏”,武三思的“反扑”……这一切,都只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序曲。

而他自己,将继续在这纷繁复杂的棋局中,如饥似渴地汲取力量,悄然布子,等待着那最终时刻的来临。

求知与交友,便是他为自己准备的最重要的筹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U56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家父狄仁杰:我是真不想当宰相啊 http://www.220book.com/book/U56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