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先寺的“意外”虽被狄明暂时压下,但狄府内部却因此事蒙上了一层阴影。
狄光嗣震怒之下,动用了自己在宫中和军中的关系,很快便锁定了当日那几个“顽童”的身份。
果然如狄明所料,皆非寻常百姓家子弟。
其父辈或是与武三思往来密切的官员,或是依附于太平公主一系的商贾。
身份虽非顶阶,却也颇为棘手。
狄光嗣亲自出面,以狄府的名义,将那几家的大人和孩子“请”到了一处隐秘的别院。
他没有用刑,甚至没有厉声呵斥,只是冷着脸。
让那几个最大不过十一二岁的孩子,将当日情形一五一十、反复复地讲述。
然而,结果却令人沮丧。
几个孩子起初还有些惊慌,但在各自家长或明或暗的安抚甚至警告目光下,很快便统一了口径。
他们一口咬定,当日只是玩得兴起,互相追逐打闹。
不小心冲撞了狄家公子,绝非有意。
对于那声尖锐的唿哨,他们纷纷表示没听见,或者说以为是寺里的鸟叫或别的什么声音。
至于狄明感觉到的脚踝被绊和背后推力 。
他们更是茫然无知,只反复道歉。
说“不是故意的”,“请狄公子大人大量”。
他们的说辞几乎天衣无缝,表情无辜,甚至带着孩童特有的、被大人训斥后的委屈。
无论狄光嗣如何变换角度询问,甚至将几个孩子分开单独盘问,得到的结果都大同小异。
狄明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眉头越皱越紧。
他看得出来,这些孩子未必是在撒谎。
至少,他们可能真的不知道全部的真相。
幕后之人极其高明,很可能只是利用了他们“顽皮打闹”的行为作为掩护和契机。
真正的杀招。
那声唿哨信号、那精准的绊脚和推力。
是由隐藏在暗处的其他人完成的。
这些孩子,甚至他们的父母,可能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被当成了随时可以抛弃的、扰乱视线的棋子。
“几位郎君既然都说是无心之失,那便罢了。”
狄明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只是日后还望多加管教,佛门清净地,亦是危险处,莫要再如此嬉闹,以免伤及自身或他人。”
他站起身,对那几位面色各异的家长微微颔首。
“一场误会,惊扰诸位了。家兄也是关心则乱,还请海涵。”
狄明如此轻拿轻放,反而让那几位家长心中更加忐忑,连声道歉后,赶紧带着孩子离开了。
待人走后,狄光嗣一拳砸在桌子上,愤懑道。
“明弟!难道就这么算了?分明是有人指使!”
狄明摇了摇头,眼神冰冷。
“大哥,问不出的。对方算计得太深,用的皆是弃子。我们若强行用刑,非但问不出真相,反而会落个欺凌幼弱、仗势欺人的名声,正中对方下怀。”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沉沉的夜色。
“此事,给我们提了个醒。对手比我们想象的更无底线,也更狡猾。往后,我们需更加小心。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狄光嗣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
“我明白。你的护卫,我己经安排好了,都是战场上见过血的老兵,信得过。”
“有劳大哥。”
狄明感激道。
他知道,在真正的权力和阴谋面前。
个人的勇武和智慧有时显得如此单薄,必须依靠更强大的力量和更严密的防护。
就在狄明心情沉重地回到自己院落时,却见侍女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在等候。
“公子,这是宋府若兰小姐派人送来的,说是给公子压惊。”
侍女禀报道。
狄明微微一怔,接过锦盒打开。
里面并非什么贵重之物,而是一枚用上好的青玉雕刻而成的平安扣。
玉质温润,雕工简洁,用一根红色的丝线系着。
旁边还有一张小小的花笺,上面是宋若兰略显稚嫩却工整的字迹。
“闻兄受惊,心甚忧之。玉虽寻常,祈佑平安。盼兄珍重,早日康复。”
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挚的关切和少女的柔情。
想必是宋若兰听说了他在寺庙“滑倒”受惊,特意派人送来的慰问之礼。
这枚平安扣,不值多少钱,却是她的一份心意。
握着这枚尚带着少女闺阁温情的平安扣。
狄明心中那股因被暗算、追查无果而产生的憋闷和寒意,仿佛被驱散了些许。
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病榻上拉着他的手,眼神依赖的苍白小脸。
在这冰冷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这份不掺杂任何功利、纯粹而青涩的关怀。
显得如此珍贵,如同暗夜中的一点微光。
他将平安扣小心地系在腰间内衬。
玉石的微凉贴着皮肤,却奇异地带来一丝心安。
“回复宋小姐,礼物我很喜欢,多谢她挂心。我并无大碍,请她放心。”
狄明对侍女吩咐道,嘴角不自觉地泛起一丝温和的弧度。
然而,当他抬起头,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深邃的夜空时。
眼神己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幕后黑手以为一次失败的暗算就能吓倒他,或者至少能让他收敛锋芒?
他们错了。
这次经历,只会让他更加清醒。
更加警惕,也更坚定了他必须掌握更多主动权的决心。
他不仅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还要让那些躲在暗处放冷箭的人,付出代价!
神都的风,似乎变得更加寒冷刺骨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U56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