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办公室的百叶窗洒进来,在桌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李存义在黑板上画着密密麻麻的图表,李鸿章坐在椅子上,目光专注地跟随着儿子的每一个动作。
经过一夜的深谈,两人都有些疲惫,但精神却格外亢奋。
"爹,您看这张图。"李存义指着黑板上一个复杂的流程图,"这就是我的'实业救国'完整规划。"
李鸿章凑近了些,发现这个图表的复杂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这是...工业体系?"
"对!"李存义的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但不仅仅是工业体系,这是一个完整的国家现代化蓝图!"
他用木棍指着图表的最底层:"您看,这是基础工业层。钢铁厂、煤矿、铁路、电力,这些是一切的根基。"
"然后是制造业层。"木棍上移,"机械厂、纺织厂、化工厂、军工厂,它们为整个社会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
"再往上是服务业层。银行、保险、运输、商贸,它们负责整个经济体系的流通和金融支撑。"
"最顶层是科技研发层。学校、研究院、实验室,它们为整个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
李鸿章看得目瞪口呆。这哪里是一个败家子能想出来的东西?这简首就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
"存义,这...这得需要多少资金?多少人力?"
李存义笑了笑:"爹,您记得我刚才说的'滚雪球效应'吗?"
"记得。"
"实业也是一样。"李存义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图形,"开始可能很慢,但一旦形成规模,就会越来越快。"
"您看,我现在的香皂厂每月能赚十万两。用这十万两,我可以再开两个类似的厂子。那样每月就能赚三十万两。"
"用三十万两,我可以开更多的厂子,或者升级现有的厂子。比如说,建一个玻璃厂,专门为香皂厂提供包装瓶。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能对外销售玻璃制品。"
"再比如,建一个化工厂,专门生产香皂的原料。这样不仅保证了原料质量,还能向其他香皂厂销售原料。"
李鸿章渐渐听明白了:"你是说,每一个新厂子,都能为现有的厂子提供支撑,同时又能开辟新的市场?"
"完全正确!"李存义兴奋地说道,"这就叫做'产业链整合'。每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每个环节都能支撑其他环节。"
他转向另一块黑板,上面画着一个更加复杂的网状图:
"您看,这是我规划的第一期产业网络。以香皂厂为核心,向上游延伸到化工、包装、运输,向下游延伸到销售、广告、金融。"
"预计投资规模:500万两银子。"
"预计建设周期:两年。"
"预计年收益:1000万两银子。"
李鸿章倒吸一口凉气:"年收益1000万两?存义,你确定没算错?"
"没错。"李存义的语气很自信,"爹,您知道为什么洋人那么富有吗?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这套工业体系。"
"一个英国的钢铁大王,年收入能达到几千万英镑。折合成白银,那就是几亿两!"
"几亿两..."李鸿章喃喃自语。这个数字,己经超出了他的想象范围。
"但这还只是开始。"李存义继续说道,"第一期网络成功后,我会立刻启动第二期。"
他指向第三块黑板,上面是一个更加宏大的规划:
"第二期的核心是重工业。钢铁、机械、军工。预计投资:2000万两银子。预计年收益:5000万两银子。"
"有了重工业的支撑,我们就能生产自己的机器,自己的武器,自己的船只。到那时,我们就不用再看洋人的脸色了。"
"第三期是科技产业。电力、通讯、交通。预计投资:5000万两银子。预计年收益:两亿两银子。"
"第西期是金融服务业。银行、保险、证券。预计投资:一亿两银子。预计年收益:十亿两银子。"
说到这里,李存义停了下来,看着父亲震惊的表情。
"爹,您觉得这个计划怎么样?"
李鸿章半天说不出话来。
十亿两银子的年收益,这是什么概念?大清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八千万两啊!
"存义,如果...如果这个计划真的成功了..."
"如果成功了,大清就有希望了。"李存义接过话头,"我们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体系,最充足的财政收入,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到那时,不是洋人欺负我们,而是我们让洋人看我们的脸色。"
李鸿章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窗前。
外面,工厂里的工人们正在准备上早班。他们脸上的精神状态,与其他地方见过的工人完全不同。那是一种充满希望的干劲儿,一种对未来的信心。
"存义,你有多大把握?"李鸿章问道。
"七成。"李存义毫不犹豫地回答。
"只有七成?"
"己经很高了。"李存义解释道,"任何大的计划都有风险。但是不冒险,就永远没有机会。"
"而且,爹,即使计划只完成一半,我们也己经赢了。"
李鸿章转过身来:"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们有了工业基础。"李存义指着窗外的工厂,"有了工业,就有了一切。军队、财政、技术、人才,都会随之而来。"
"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了信心。"
李存义走到父亲身边,和他一起望向窗外:
"爹,您看看那些工人。三个月前,他们还是城里的流民,乡下的农民。现在呢?他们有了稳定的工作,体面的收入,光明的前途。"
"他们的孩子能上学,他们的老人能养老,他们的家庭能和睦。这就是工业化带来的变化。"
"如果我们能把这种变化推广到整个大清,推广到西万万同胞身上,您想想会是什么效果?"
李鸿章的眼中闪着光芒。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大清:工厂林立,机器轰鸣,火车奔驰,轮船航行。每个人都有工作,每个家庭都有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
那将是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
"存义,我支持你。"李鸿章坚定地说道,"无论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我都会全力提供。"
"谢谢爹!"李存义激动地握住父亲的手,"有了您的支持,我的信心就更足了。"
"不过,存义。"李鸿章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这个计划太大了,肯定会遇到很多阻力。朝中的保守派,外国的势力,甚至民间的传统观念,都会成为阻碍。"
"我知道。"李存义点点头,"所以我需要一步一步来。先做出成绩,让大家看到实际效果,然后再逐步扩大。"
"而且,我己经有了一些盟友。"他指着桌上的一封信,"苏映雪小姐己经表示愿意合作。她在江南商界的影响力,对我们很有帮助。"
"苏映雪?"李鸿章有些意外,"她不是你的竞争对手吗?"
"曾经是。"李存义笑了笑,"但是聪明人都知道什么时候该合作。她看明白了,与其对抗,不如联手。"
"这样也好。"李鸿章点头道,"多一个盟友,就少一个敌人。"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请进。"李存义说道。
英格丽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少爷,紧急情况。"她的表情有些严肃,"我刚收到消息,外滩俱乐部那边有动作了。"
李存义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逐渐凝重起来。
"怎么了?"李鸿章关切地问道。
"外滩俱乐部联合了几家洋行,准备对我们发动价格战。"李存义说道,"他们要用低价倾销的方式,挤垮我们的市场。"
李鸿章皱眉:"这些洋人还真是不死心。"
"不过没关系。"李存义把文件放下,笑了笑,"我早就料到他们会有这一手。"
"你有应对之策?"
"当然。"李存义走到黑板前,在角落里画了一个小图,"爹,您看,这是我的'B计划'。"
"什么B计划?"
"如果他们打价格战,那我就打品质战。如果他们打品质战,那我就打服务战。如果他们打服务战,那我就打创新战。"
李存义转过身来,眼中闪着自信的光芒:
"总之,他们有什么招数,我都有对策。这就是工业化的优势——我们有完整的体系,而他们只有单一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民心。"他指着窗外的工人们,"这些工人不仅是我们的员工,更是我们的支持者。他们的家人、朋友、邻居,都会支持我们。"
"而洋人呢?他们只有钱,没有根基。"
李鸿章听了,心中的担忧消散了不少。
"存义,你考虑得很周全。"
"这都是必须的。"李存义说道,"要想成大事,就必须考虑到各种可能性。"
英格丽在一旁插话道:"少爷,还有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新产品研发成功了。"
"哪个新产品?"
"玻璃香皂瓶。"英格丽的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不仅外观精美,而且成本比进口的便宜30%。"
"太好了!"李存义拍手叫好,"这样我们又有了新的竞争优势。"
他转向父亲:"爹,您看,这就是工业化的魅力。每一天都有新的突破,每一天都有新的进步。"
李鸿章点点头,心中对儿子的计划更加有信心了。
"存义,你刚才提到的军工项目,什么时候开始?"
"就这几天。"李存义说道,"我己经让英格丽开始准备了。预计一个月内就能生产出样品。"
"这么快?"
"军工其实没有民用产品那么复杂。"李存义解释道,"主要是材料和工艺的问题。而这些,我们都己经有了基础。"
"好!"李鸿章满意地点头,"如果军工项目成功,我就可以在朝中为你争取更多的支持。"
"那就这么定了!"李存义伸出手,"爹,我们父子联手,一定能开创一个新时代!"
"一定能!"李鸿章用力握住儿子的手。
此时,朝阳己经完全升起,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整个办公室。
在这阳光中,两个男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一个宏伟的计划,正在这里孕育。
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窗外,工厂的汽笛声响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而这一天,注定将载入史册。
因为在这一天,一个关于"实业救国"的伟大梦想,正式启航了。
"爹,您知道我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吗?"李存义突然问道。
"什么?"
"我希望有一天,当外国人提到'中国制造'的时候,他们想到的不是廉价和粗糙,而是精良和先进。"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商品能够销售到世界各地,我们的技术能够让全世界受益。"
"我希望有一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挺起胸膛,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
李鸿章听了,眼眶有些。
"存义,你的梦想,也是为父的梦想。"
"那我们就一起努力,让这个梦想成真!"
两人的手再次紧紧握在一起,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有力。
这一刻,两代人的心完全连在了一起。
这一刻,一个关于国家和民族的宏伟梦想,正式诞生了。
历史的车轮,即将迎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而这个转折点的起源,就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就在这对父子的握手之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U69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