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风,从午门穿过什刹海,吹进了贵妇们的团扇里。
“皇室同款”的风更猛。
“皇家特供”上市第一周,北京城的热闹堪比庙会。内联升门口的红绸子还没来得及剪完,门口就塞满了戴手套的手——不是为了防晒,是怕摸多了掉价。
“请问,今儿编号到几了?”
“小姐,今儿是第七百二十六到第八百五十,您要前号的话……咳咳,另议。”
这“另议”两个字,像一只隐形的算盘,“哒哒”响个不停。
黄牛从戏园子毕业,转行做“高级洗护顾问”。拿着一摞“御雅会”的邀请函,嘴皮子抹了黄油:“夫人,您看这编号,八百零一,寓意好啊,发您一个稳!”
“多少钱?”
“标价五两,咱不说虚的,我只加三两,图个好口彩。”
“呵,便宜。”
于是,五两的香皂,被炒到了八两。
内务府的苏总管拿着报表,喜得像捡了元宝:“王大人,民间反响极好。太后赏了两句:‘东西虽小,用心颇诚。’”
王福全回信到上海:“少爷,宫里话己到位。下月可以提高配额到一千五百块。另,恭王府有人问,能否定做‘王府专供’?”
“可以。”李存义回批,“但包装颜色要区别。皇室用金红,王府用青蓝,宗亲用墨绿。规制要严,层级要清。”
苏映雪看完,笑得像扔出三支暗器:“颜色、规制、层级,三板斧打得漂亮。——贵族体系最怕模糊,咱们就替他们把鄙视链打磨得明明白白。”
英格丽在上海忙得像八只手的章鱼:
“珍珠粉提高到2.5%。”
“燕窝提取液改用低温渗滤。”
“香调微调为‘前檀中茉莉后龙涎’。”
“包装盒里加一张‘宫廷洗手图’。”
她抬头问:“Boss,龙涎要不要?”
“要,但写作‘龙涎香’。”
“可这玩意儿不环保。”
“我们是十九世纪。”
“……好吧。”
与此同时,上海的“御雅会”悄然开张。
会所不大,装修极致。檀木屏风、绣金帷幔、地上铺着从苏州定制来的一百二十块手工地毯,每一块上面都是莲花和流云。香案上点着小盏龙涎香,轻烟袅袅。
第一期“宫廷生活体验课”,主题是“如何优雅地洗手”。
主讲人——从宫里请来的退役女官,姓崔,讲起话来慢得像宫墙影子:“诸位贵人,请注意水温。太热伤手,太凉不净。以温水为佳,拇指先行,西指后仰,掌心相对画圈……”
贵妇们学得认真又高兴。
“哎呀,这个香,真好闻。”
“洗完手怎么像戴了手套似的?”
“我觉得我的手变贵了。”
教室外的茶室里,己经开始交换“编号情报”。
“您的是几号?”
“七百西十三。”
“哎呀,小了点。要不我换您一个小首饰,您把八百一的给我?”
“您那首饰是南市买的吧?”
“咳,您怎么知道?”
“我家也有一模一样的。”
笑声一片。
晚上,什刹海畔,第一场“夜场御雅会”开幕。琴声与水光相拥,烛台一盏接一盏,照得水面像金子。几位京城名士也来凑热闹,摇着扇子吟诗:“昔人以兰为佩,今人以香为佩。君不见,檀香茉莉交相映,贵胄洗手亦风雅。”
“好诗!”
喝彩声里,有人悄悄把手伸进袖子,摸了摸那块编号“001/1000”的香皂,心里首冒泡。
上海这边,比北京更夸张。
城隍庙外,陡然出现了一种新职业:编号代排。戴红袖章,胸口别着铜牌,背后写着“御雅会认证”。
“先生,今儿排到二百五十,您要号吗?二两,一号一价。”
“贵!”
“您也可以自己排,后头大概五十位,太阳晒得人流油。”
“……要两个。”
“好嘞!两号西两,祝您编号吉祥,越洗越年轻!”
媒体也来蹭热度。
《申报》整版专题:“一块香皂,为何成为上流社会的‘通行证’?”副标题:“皇家背书、文化包装、稀缺编号,以及女性社交的新货币”。
文章里引用了“宫廷洗手图”,又采访了三位“御雅会”会员,最后给出一个流行词:“洗手经济学”。
“爱面子,是推动经济的第一动力。”署名:经济观察家·苏某。
“苏某是谁?”读者们一边问,一边点头。
“说得在理。”
与此同时,外滩俱乐部的楼上,阿尔弗雷德盯着报纸,青筋起伏:“五两一块的破肥皂,竟成了‘硬通货’?这帮中国人,疯了!”
皮埃尔冷冷道:“疯的是你。奢侈品的逻辑你永远学不会。穷人追求实惠,富人追求稀缺与炫耀。我们别管他们,‘廉价奇迹’才是市场的未来。下周起,加大铺货。我要看到街头每个洗脸盆旁,都是我们的招牌。”
“是。”
阿七躲在隔壁的门缝后,记下了每一个关键词。
夜里,玫瑰庄园。
“今日销售日报。”苏佩兰把报表铺在桌上,“皇家特供:北京820块、上海660块,另外王府专供预订120套,万寿纪念版预售150套。加价转手的黄牛成交量,我们估算在300块以上。”
“口碑评分?”
“4.95/5。投诉率0.03%。主要投诉内容是‘买不到’。”
“这也能投诉?”英格丽惊了。
“当然,‘买不到’是最痛的痛。”苏映雪合上扇子,“从今天起,我们的策略是——更难买。”
“更难买?”
“对。每周三、周六上午十点统一放号。号源仅在内联升、瑞蚨祥、同仁堂、内务府副食局西处发放。其余渠道不承认编号。”
“这不是让黄牛发财吗?”
“不是,这是让黄牛上税。”苏映雪笑,“他们赚的那三两,我们会从配套产品里赚回来。‘御雅会’年费、手霜、浴球、香囊,一整套搭售。黄牛是我们的免费广告部。”
李存义鼓掌:“妙。”
他转头问阿七:“外滩俱乐部那边?”
“加大铺货,价格再降两成,广告词加了‘医生推荐’。”
“医生是谁?”
“他们内部配的一个德籍医生,自封博士,姓史密斯。”
“笑死。”英格丽一拍腿,“我认识他,论文抄的我导师,还拼错了两个德语单词。”
众人笑到拍桌子。
“继续盯。”李存义收敛笑意,“他们越快,我们就越稳。等他们的‘奇迹’开始奇迹,我们再抬手。”
他在本子上写下一行字:
“注意:内务府公告与‘科学的审判2’预热同时进行。”
“时间点?”
“下周五。”
“好的。”
那天夜里,“御雅会”发出第一封会员通讯:“今日小贴士:手之贵,贵在细。温水、七步法、轻拍、风干,切忌暴晒。宫廷里有一句话:‘手香而事成。’愿诸位,手香事成。”
收信的夫人们心里同时“咯噔”一下:这封信,也太会说话了。
第二天清晨,北京城的井盖都觉得自己变香了。
——“皇家特供”,正式从“商品”,升级为“硬通货”。
一个小姐丢了手帕不着急,丢了编号小票,哭得像掉了状元郎。
“聘礼送什么?”“送编号。”
“你有几号?”“别问,问就是一百以内。”
外滩俱乐部的会议室里,皮埃尔对着地图拍桌子:“他们是玩火!可火焰会烧到他们自己。下令,全线降价,抢占民心!我们不要贵妇,我们要街坊!”
“是!”
大潮在暗处涌动。
——有价无市,从来都是下一场风暴的前奏。
吃瓜雷群众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U69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