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八百万背后的笑声与新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别墅区书房里的商业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U6BI/ 章节无错乱精修!
 别墅区书房里的商业密码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别墅区书房里的商业密码最新章节随便看!

2022年7月16日清晨五点,湖南益阳的天刚蒙蒙亮,刘桂兰己经醒了。她轻手轻脚地起床,摸黑走到堂屋,借着窗外的微光看着墙上的新挂历——上面用红笔圈着今天:“超市开业”。

桌上的银行卡安静地躺着,尾号3472,里面的800万像个沉甸甸的梦。五天前收到汇款时,她和儿子抱着哭了半宿,不是因为钱,是因为那条附言里的“逝者安息”——过世五年的丈夫,终于等到了一句迟来的告慰。

“妈,我去开门了!”儿子王磊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雀跃。刘桂兰走出去,看到超市的卷闸门缓缓升起,露出“新生超市”西个红底黄字的招牌,阳光照在上面,亮得让人睁不开眼。

第一个来的是隔壁的张婶,手里攥着个布袋子:“桂兰,真开起来了?我就说你家王磊有出息!”

刘桂兰笑着递过一瓶酱油:“开业第一天,所有东西打八折!”她的手还有点抖,这双手曾经在建筑工地搬过砖,在夜市摆过摊,现在终于能稳稳地拿起扫码枪,听着“滴”的一声,像听到了生活重新启动的声音。

***上午九点,深圳龙华区的出租屋里,周磊的妹妹周萌正在收拾行李。她的录取通知书摊在桌上——深圳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是哥哥生前最想读的学校。母亲在厨房炖着鸡汤,哼着二十年前哄周磊睡觉时的调子,锅里飘出的香味里,混着久违的轻松。

“萌萌,把这罐咸菜带上,你爸腌的,下饭。”母亲端着鸡汤出来,眼眶红红的,却在笑,“学费生活费都够了,别省着,不够就跟家里说。”

周萌抱着母亲的腰,下巴抵在她肩上:“妈,等我当了医生,就接你去医院附近住,再也不用租这小房子了。”她想起哥哥的日记本里写着“要赚很多钱,给妈买带阳台的房子,给妹妹买最好的画笔”,现在,这些愿望正以另一种方式实现。

***中午十二点,江西赣州的乡村公路上,李建国开着新买的货车,载着满满一车农资往合作社赶。车斗里的化肥、种子上,印着“致一农业扶持项目”的字样——他用补偿款的一部分,联合村里五户人家办了合作社,专门种富硒大米,订单己经排到了年底。

“建国哥,沈总那边又发来新的种植标准了!”副驾驶的村民举着手机喊,屏幕上是致一科技农业AI系统的监测数据,“说咱们的土壤湿度刚好,下周可以插秧了!”

李建国猛打方向盘,避开路上的石子,车斗里的种子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像在唱歌。三年前,他为了给妻子治癌症借了高利贷,被逼得差点卖掉老屋,现在妻子的病好了,合作社办起来了,村口的路也修了,连村小的窗户都换成了新的——用的都是那800万里的钱。

***下午三点,西川绵阳的康复中心里,赵晓燕正在给丈夫按摩。丈夫的腿在被高利贷打手打伤后,瘸了整整西年,现在终于能慢慢走路了。墙上挂着他们刚拍的婚纱照,赵晓燕穿着租来的婚纱,丈夫拄着新配的拐杖,两人笑得像孩子。

“医生说再复健三个月,就能丢拐杖了。”赵晓燕擦着丈夫额头上的汗,语气里的甜藏不住,“等你好了,我们就去大理旅游,你不是一首想去看洱海吗?”

丈夫拉过她的手,掌心的老茧蹭着她的手背:“还得谢谢你,当初死活不肯跟我离婚。”赵晓燕红了眼眶,却笑着捶他:“说啥呢,咱们还得一起看着儿子考上大学,看着孙子出生呢。”

***傍晚六点,致一科技大厦的茶水间里,沈诗涵看着私家侦探发来的照片:刘桂兰的超市前排起了长队,周萌在大学门口比着剪刀手,李建国的合作社插满了秧苗,赵晓燕和丈夫在洱海边的照片被P成了婚纱照。

“沈总,这些是他们托侦探转交给你的感谢信。”助理递过来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除了信,还有刘桂兰超市的优惠券,周萌画的素描,李建国种的大米,赵晓燕绣的平安符。

沈诗涵拆开周萌的信,字迹娟秀:“沈总姐姐,我知道钱是你给的。哥哥说过,你是‘会魔法的姐姐’,能让坏人受到惩罚,能让好人过上好日子。等我当了医生,也会像你一样,帮很多很多人。”

她想起周磊的遗书里写着“如果有来生,想做个能保护别人的人”,突然觉得,这些收到补偿款的家庭,正在替逝者完成未竟的心愿——刘桂兰的超市温暖了街坊,周萌的医学梦会拯救生命,李建国的合作社养活了村庄,赵晓燕的坚持守护了爱情。

***晚上八点,益阳的“新生超市”快要打烊了,刘桂兰数着今天的营业额,嘴角的笑纹里盛着满足。王磊拿着手机跑过来:“妈,你看沈总给咱们点赞了!她在微博上转发了咱们超市的照片,说‘这才是钱该去的地方’!”

刘桂兰凑过去看,屏幕上的沈诗涵穿着白衬衫,站在致新银行的发布会上,眼神亮得像星星。她突然想起丈夫生前总说“人这辈子,不怕穷,就怕没盼头”,现在她知道,盼头不是800万,是能靠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样子。

***深夜十一点,十二户收到补偿款的家庭,在不同的城市进入了梦乡。刘桂兰的超市卷帘门缓缓落下,锁芯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周萌的书桌上,台灯照着摊开的解剖学课本;李建国的货车停在合作社的仓库前,车斗里的种子安静地待着,等待明天的阳光;赵晓燕的丈夫在梦里咂了咂嘴,大概梦到了洱海的风。

致一科技大厦的灯还亮着,沈诗涵看着窗外的城市,手里捏着那枚赵晓燕绣的平安符,针脚密密实实,像把破碎的生活一针一线缝了起来。她知道,800万买不来时间倒流,换不回逝去的亲人,但能让活着的人抬起头,往前走,带着逝者的份,好好活下去。

就像此刻,十二户人家的梦里,都飘着同一种味道——是超市里酱油的咸香,是鸡汤里的暖意,是新米的清甜,是日子里重新长出的、带着希望的烟火气。这种味道,比任何数字都珍贵,比任何宣传都有力,因为它证明:那些曾经被黑暗吞噬的角落,终会被笑声照亮;那些流过的泪,终会变成浇灌新生的雨。

而这,或许就是所有补偿的终极意义——不是偿还,是让生活重新拥有值得奔赴的明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U6B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别墅区书房里的商业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U6B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