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地下室的星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别墅区书房里的商业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U6BI/ 章节无错乱精修!
 

2022年8月6日晚上九点,深圳南山区科技园区的地下16层,10000平方米的空间里亮如白昼。这里没有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没有CEO的豪华办公室,只有密密麻麻的仪器、闪烁的数据流,和一群穿着白大褂的年轻人——致一科技芯片光刻机研发中心,一个藏在地下的“国之重器”摇篮。

曹源站在巨大的光刻机原型机前,指尖在全息投影上滑动,2.88纳米的芯片电路图在他眼前展开,像一片微观世界的星河。这个95后物理学家,沈诗涵的大学同窗,此刻既是致一科技的副总裁(个人财富258.69亿),更是这支“芯片突击队”的灵魂人物。他的白大褂口袋里,别着两样东西:一支高精度激光笔,和一本泛黄的《九章算术》。

“曹博,量子净水器的海水转化率稳定在99.8%了!”研发工程师小李跑过来,手里的平板显示着实时数据——地下实验室中央的小型人工淡水湖波光粼粼,湖水来自深圳湾的海水,经过致一自主研发的量子过滤系统,变成了可以首接饮用的纯净水,连水垢都没有。

曹源点点头,走到淡水湖边,掬起一捧水喝下,凉意带着微甜的口感滑入喉咙:“告诉后勤,明天起把员工宿舍的饮用水全换成这个,比买桶装水划算。”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实验室角落的共享厨房,“还有,让五星级后厨房的师傅多做点海鲜粥,用这湖里的水煮,尝尝‘海水变甘泉’的味道。”

小李笑着应下,眼睛却瞟向曹源口袋里的古籍:“曹博,您又在看《天工开物》?上次您说从‘乃粒’篇里找到的晶圆提纯灵感,真的管用?”

“何止管用。”曹源掏出那本《九章算术》,书页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你看这‘少广术’,两千年前的古人就懂得用迭代法求圆面积,跟我们现在用的光刻胶曝光算法,原理相通。还有《墨经》里的‘光学八条’,比西方早两千年记录了小孔成像——老祖宗的智慧,藏着破局的密码。”

他走到一面墙前,墙上挂着三幅装裱起来的古籍复印件:《旧唐书·舆服志》里关于武则天时期“百工造器”的记载,《天工开物》的“乃服”篇(涉及纺织机械原理),《墨子》的“备城门”篇(包含早期杠杆机械设计)。“沈总特意让人从国家图书馆拓印的,”曹源的手指拂过《旧唐书》的字迹,“她说,搞芯片不能只盯着国外的技术,咱自己的文化里,就有‘精益求精’的基因。”

***晚上十点,实验室的电梯门打开,沈诗涵和华为的任总走了进来。两位商界大佬都穿着简单的休闲装,任总手里还拿着一个保温杯,里面泡着枸杞,完全没有“千亿大佬”的架子。

“小曹,2.88纳米的良率怎么样了?”任总走到芯片测试台前,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眼里闪过一丝欣慰,“上个月我来的时候,还卡在3.5纳米,这进度,比华为的研发中心快了整整半年。”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别墅区书房里的商业密码》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曹源调出一组对比数据:“任老您看,我们用《九章算术》里的‘方程术’优化了光刻路径,良率从62%提到了89%;6.22纳米光刻机的镜头组,参考了《天工开物》里‘粹精’篇的碾米机原理,误差控制在0.001微米以内。”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骄傲,“而且,所有核心材料都是国产的,从硅料到光刻胶,没有一块‘卡脖子’的短板。”

沈诗涵笑着补充:“任老,我们和华为的共享实验室己经投入使用了,你们的5G芯片团队和我们的光刻机团队,数据实时互通。昨天你们工程师提出的‘量子隧穿效应解决方案’,今天就帮我们突破了一个瓶颈。”

任总看着墙上的古籍,突然感慨道:“我年轻的时候搞研发,总觉得要‘师夷长技以制夷’,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底气,既要懂量子力学,也要懂《墨经》。小沈,小曹,你们这代人厉害——把老祖宗的智慧装进芯片里,这才是真的‘自主可控’。”

***深夜十二点,研发中心的员工宿舍区依旧灯火通明。800平的五星级酒店式宿舍里,有的工程师在共享厨房煮夜宵,有的在淡水湖边散步思考,有的则在VR室里模拟光刻机的运行——这里没有996,只有“灵感来了就干,累了就歇”的弹性机制,自助餐24小时供应,连按摩椅都是顶配。

“曹博,沈总,任总,来尝尝我做的海鲜粥!”小李端着一锅热气腾腾的粥从厨房出来,里面放了虾仁、瑶柱,用淡水湖里的水煮的,香气飘满了整个走廊。

西个人围坐在餐桌旁,用一次性碗舀着粥,没人谈市值,没人说KPI,只聊《天工开物》里的“甘嗜”篇(讲制糖技术)能不能给食品芯片启发,聊《九章算术》的“勾股术”能不能优化光刻机的机械臂角度。

任总喝着粥,突然对沈诗涵说:“下次把你们收藏的《武经总要》也拓一份来,里面的火药配方,说不定藏着光刻胶的新成分呢。”

沈诗涵笑着点头,看向窗外——地下室没有窗,但她仿佛能看到地面上的万家灯火,看到那些用着国产芯片的手机、电脑、新能源汽车,看到老祖宗在古籍里写下的“巧夺天工”,正被这代人变成现实。

曹源掏出手机,给团队群发了条消息:“明天上午九点,开‘古籍里的芯片智慧’研讨会,每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古书,咱们从《考工记》聊到量子计算。”

发送完毕,他把《九章算术》放回口袋,舀起最后一勺粥——海水变的甘泉,熬出了最踏实的味道。这味道里,有老祖宗的智慧,有年轻人的闯劲,有企业的担当,更有一个国家在科技赛道上,不再被“卡脖子”的底气。

地下16层的灯光彻夜不熄,像一颗埋在土壤里的种子,默默积蓄着力量,终有一天会破土而出,长成支撑起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参天大树。而那些泛黄的古籍,那些跳动的数据流,那些凌晨三点的讨论声,都是这颗种子最珍贵的养分。



    (http://www.220book.com/book/U6B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别墅区书房里的商业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U6B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