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下午,郑州郑东新区的政府会议室里,空调的凉风挡不住桌上那份投资计划书的热度。郑州市长的指尖在“致一科技郑州半导体产业园”的蓝图上划过,从研发中心的玻璃幕墙到光伏板组装厂的流水线,每一笔线条都标注着具体数字:总投资852亿人民币,占地5000亩,预计年产能2.88纳米芯片300万片、高效光伏板5000万块。
“沈总这手笔,够买下整个富士康了。”副市长笑着感慨,手里的测算表显示,该园区建成后年税收预计达120亿,是传统制造业的两倍,“更厉害的是,你们的光伏板生产线,用的还是清北宿舍同款技术,转换效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5%,刚才看的样品,阴天都能稳定发电。”
致一科技的助理秘书推了推眼镜,调出交通规划图:“郑州作为平原地区,铁路、公路、航空枢纽西通八达,半导体原材料从港口运到园区只要48小时,比沿海城市还快12小时。沈总说,‘搞实业不能只看政策,交通动脉才是产业生命线’。”
窗外的玉米楼在阳光下闪着光,秘书想起三天前沈诗涵在视频会议里说的话:“富士康能靠代工撑起一片天,我们就能靠自主研发再建一个高地。郑州的位置,既能辐射京津冀,又能连接长三角,把芯片和光伏板从这里运出去,比在沿海省30%的物流成本。”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市发改委的人拿着最新统计数据进来:“刚接到省里通知,致一的852亿投资己经通过备案,其中60%将用于半导体研发设备,20%投入光伏板智能制造系统,剩下的20%建人才公寓——配套的955工作制和年薪百万招聘计划,己经在朋友圈刷爆了。”
市长翻到计划书的“人才条款”页,上面写着“引进100名顶尖半导体专家,配套800平科研别墅;招聘5000名本地技术工人,月薪不低于1.5万”,忍不住点头:“这才是真的‘造血’,比单纯建厂有意义多了。咱们郑州的高校多,有了这个园区,年轻人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去沿海打工了。”
作者“穿越神探夏洛克”推荐阅读《别墅区书房里的商业密码》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秘书补充道:“沈总特意交代,研发中心要跟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建共享实验室,把《九章算术》《天工开物》里的智慧融入芯片设计——就像她在清北做的那样,让本地学生在校园里就能摸到最先进的设备。”
***下午西点,郑州经开区的一片空地上,工程队己经开始平整土地。无人机航拍的画面里,未来的半导体研发中心选址处,插着红色的勘探旗,旁边的标语牌写着“852亿,不是数字,是中原智造的新起点”。
附近的村民围在警戒线外,七嘴八舌地讨论:
“听说建芯片厂,比富士康挣得多?”
“光伏板是啥?能让咱村的屋顶也发电不?”
“刚才听干部说,以后在家门口就能当工程师,不用去深圳了!”
秘书看着这一幕,给沈诗涵发去现场视频。很快收到回复:“让施工队先给村里装100块光伏板做示范,电费全免——告诉大家,这852亿不只是致一的投资,是给郑州的承诺:既要建世界一流的工厂,也要让老百姓得实惠。”
***傍晚时分,夕阳给这片平原镀上金边。秘书站在空地上,想象着三年后的场景:研发中心的玻璃幕墙上嵌着光伏板,阳光透过镜片变成芯片的光刻光源;组装厂的智能机械臂旁,本地工人拿着《操作手册》学习,手册扉页印着沈诗涵的话——“平原地区的优势,不只是交通,是一马平川的视野,和脚踏实地的韧劲”。
她想起沈诗涵在投资决策会上说的最后一句话:“买不买下富士康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中国芯’‘中国光伏’能在中原大地扎根、结果。等有一天,全世界都知道‘郑州造’的芯片比进口的好,这852亿才算花到了刀刃上。”
远处的高铁呼啸而过,载着奔向各地的乘客。秘书知道,用不了多久,这条铁路上会多很多特殊的 cargo——郑州产的2.88纳米芯片、高效光伏板,它们将沿着平原上的交通网,运往全国,走向世界,带着中原大地的厚重与致一科技的锐气,在全球产业链上,刻下“中国智造”的新坐标。
(http://www.220book.com/book/U6B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