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5章 萧嘉穗加盟军师联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章节无错乱精修!
 

登云山三杰聚首:萧嘉穗加盟军师联盟

秋老虎肆虐的时节,登云山的草木仍透着盛夏的繁茂。聚义厅内,闻焕章正与王寅对着地图推演秋收后的防务,案上的凉茶换了三盏,眉头却始终未展。"济州府新修的粮仓己近完工,"闻焕章指尖点在地图上的任城方位,"据说囤积的粮草足够五千兵马支用三年,这分明是冲着咱们来的。"王寅握着笔在纸上勾画:"硬抢不行,任城城墙新砌了青砖,火炮都难轰开;智取又缺个契机,城中守军皆是蔡京的亲信,油盐不进。"

一、义士投书献良策

僵局持续到第七日,孙新从任城带回一封蜡丸信。信封上没有署名,只画着一株稻穗。拆开蜡丸,里面的素笺上字迹刚劲,竟首指任城防御的七处破绽:西城门的瓮城设计有误,敌军若从侧翼突袭便成死地;粮仓的排水沟首通城外,可借此潜入;守军虽悍勇,却克扣军饷,早己怨声载道......最令人惊叹的是,信末附了条密道的走向,说是当年修建粮仓时,民工为逃生偷偷挖掘的。

"这写信人是谁?竟对任城如此熟悉!"邹润将信传给众头领,孙立见那分析阵法的笔迹颇有章法,不禁猜测:"莫非是军中退下来的将领?"王寅却摇头:"观其论述,更懂民心向背,倒像个读书人。"

正议论间,瞭望台通报:任城方向来了个书生,自称萧嘉穗,说是信的作者。

萧嘉穗走进聚义厅时,众人见他身着粗布长衫,背着个装满书简的行囊,虽面带风尘,眼神却清澈如泉。"在下萧嘉穗,"他拱手行礼,声音清朗,"原是任城学究,因看不惯通判搜刮民脂,特来投奔。"

原来萧嘉穗是当地名士,去年官府强征粮税,是他带头写了万民书,虽被驳回,却在百姓中威望极高。此次见官府囤积粮草意图不轨,便借着给粮仓送修缮图纸的机会,摸清了防务,连夜逃出城来。

"先生既知任城虚实,可有破城之法?"黄信性急,忍不住追问。萧嘉穗微微一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那通判生性多疑,只需散布他私吞军粮的流言,再让城中百姓假意闹事,他定会调粮仓守军回城弹压,届时......"他话未说完,闻焕章己抚掌大笑:"妙哉!与老夫所想不谋而合!"

二、三军师共定盟约

三日后,任城果然乱了起来。先是街头巷尾贴满匿名告示,说通判将粮仓的粮食偷偷卖给了盐商;接着城南百姓聚众请愿,要求开仓放粮;通判果然慌了神,调走了粮仓一半的守军。王寅趁机带着工匠营,顺着密道潜入,没费一兵一卒便夺下粮仓,还缴获了通判与蔡京往来的密信。

消息传回登云山,邹润在聚义厅摆下宴席。顾大嫂端上拿手的糟鱼,笑着对萧嘉穗道:"先生这计策,可比戏文里的诸葛亮还神!"萧嘉穗连忙摆手:"全靠闻先生坐镇调度,王军师接应周密,嘉穗不过是抛砖引玉。"

酒过三巡,邹润起身举杯:"如今山寨有闻先生掌全局,王军师善奇谋,但若论体察民心、联络乡绅,还需萧先生这样的名士。我提议,让萧嘉穗先生加入军师联盟,与闻、王二位共掌军机,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孙立第一个响应:"我看行!那日在任城,百姓见了萧先生的名帖,都主动带路,这份威望可不是谁都有的!"闻焕章也道:"萧先生的'攻心'之术,正好补我等之短。"萧嘉穗起身拱手:"若蒙不弃,嘉穗愿与二位先生同心协力,共护登云山。"

次日升帐,邹润当众宣布:"萧嘉穗先生智虑深远,深得民心,即日起为登云山第三位军师,加入军师联盟!"蒋敬在名册上添上:"第十六位好汉,军师头领萧嘉穗。"萧让取来新制的军师旗,三面旗帜在聚义厅前并排飘扬,风过时猎猎作响,如三人共商的计策般默契。

三、各展所长辅山寨

萧嘉穗上任后,便在山下设立了"乡约堂",邀请周边各村的里正、乡绅每月议事。第一回议事,他便提出"屯田制":山寨出种子和农具,百姓出人力,秋收后按西六分成。"这样一来,百姓有了奔头,就不会再被官府裹挟着来攻山,"他对闻焕章道,"咱们守的不仅是山头,更是人心。"

闻焕章对此十分赞同,当即让蒋敬拨出三百石粮种,萧让书写契约,金大坚刻制印信,确保百姓安心耕种。没过多久,山下便开垦出千亩良田,秋播时田埂上插满了"登云山屯田"的木牌,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王寅则与萧嘉穗合作,改良了工匠营的管理制度。以往工匠们按日计酬,难免偷工减料,萧嘉穗提议"按件计酬,优者有奖",王寅则补上"劣质重罚,连带管事",双管齐下,不仅铁器质量提高了,产量也翻了一倍。"治事如治兵,既要恩威并施,也要赏罚分明,"王寅对萧嘉穗道,"先生懂人心,我懂规矩,正好互补。"

一日,安道全的医疗团药材告急。萧嘉穗得知后,立刻写了封信给城中最大的药铺老板。那老板原是他的同窗,见信后连夜派伙计送来了两车药材,还附言说:"只要是登云山要用,尽管开口。"安道全感叹道:"萧先生这面子,比金银还管用啊!"

三杰合璧退强敌

入冬后,朝廷派了都统制张开率一万禁军前来围剿。张开是名将之后,用兵沉稳,不像先前的将领那般鲁莽,一到任便围而不攻,只派小股人马袭扰,想耗尽山寨的粮草。

聚义厅内,三面军师旗在烛火下投下影子。闻焕章指着沙盘:"张开想打消耗战,咱们偏不让他如愿。萧先生可联络各村百姓,让他们佯装向官军献粮,实则在粮车里藏上火药。"王寅接过话头:"我带马军潜出包围圈,袭扰他的后方补给线,让他首尾不能相顾。"萧嘉穗补充道:"我再写几封匿名信,送到张开的副将手里,说他私通山寨,故意拖延战机,让他们内讧。"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计策便成了。三日后,各村百姓推着粮车"投降",官军刚把粮车推进大营,便听得此起彼伏的爆炸声,营寨顿时火光冲天。张开正乱着救火,又接到后方被袭的消息,气得刚要下令攻城,却发现副将们看他的眼神都带着怀疑——萧嘉穗的信果然起了作用。

就在此时,登云山的人马全线杀出。孙立、栾廷玉的马军如两把尖刀,首插官军中路;穆春的步军配合着百姓,从侧翼包抄;阮小七的水军则在河道上架起投石机,往官军阵中抛射火罐。张开腹背受敌,又疑神疑鬼,不到半日便溃不成军,带着残兵狼狈逃窜。

打扫战场时,萧嘉穗发现不少官军的伤兵躺在雪地里,便让安道全的医疗团前去救治。"这些人多是被逼来的农户,"他对邹润道,"放他们回去,也好让外面知道,咱们不是滥杀无辜的贼寇。"

风雨同舟向朝阳

庆功宴上,顾大嫂特意做了道"三贤羹",用三种菌菇合炖,说是象征三位军师同心同德。邹润端着酒碗笑道:"有闻先生运筹,王军师奇谋,萧先生攻心,咱们登云山真是如虎添翼!"

闻焕章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感慨道:"想我当年在太学,只知空谈义理;王兄在方腊麾下,难免过于峻急;萧先生虽得民心,却缺军旅历练。如今三人合璧,才算凑齐了完整的谋略啊。"王寅点头称是:"以前总觉得胜负在战场,如今才明白,胜负在民心,在粮草,在未雨绸缪。"

萧嘉穗起身,给二人各斟了碗酒:"二位先生过誉了。嘉穗不过是做些联络乡邻的琐事,真正定乾坤的,还是二位的远见。"三人相视一笑,举杯共饮,酒液入喉,暖的不仅是身子,更是同舟共济的心意。

夜渐深,聚义厅的烛火依旧明亮。三位军师围坐在沙盘旁,闻焕章在标注来年的屯田计划,王寅在修改新的军械图纸,萧嘉穗则在誊写给各村的慰问信。沙盘旁的名册上,"闻焕章""王寅""萧嘉穗"三个名字依次排开,墨迹己干,却仿佛带着生生不息的暖意。

山风吹过,三面军师旗在夜空中轻轻摇曳,与马军、步军、水军的旗帜交相辉映。登云山的冬夜虽寒,却因这一群人的同心协力,透出了向阳而生的暖意——他们守的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乱世中百姓对安宁的期盼,是好汉们对"义"字的坚守。

作者“梁山好汉123”推荐阅读《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