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典见李思醒来,便行礼说道:“打扰了壮士休息,还请见谅。只因大王有令,今日苏胥博士将来教导壮士,不得不请。”
说完,郭典回头对身后的几位宫女道:“还不快帮壮士起身更衣!”立刻就有宫女上前,为李思整理衣物。
李思一边接受服侍,一边观察其他宫女手中的物品。热水、毛巾这些并不稀奇,但他竟看到类似牙刷的东西。
秦朝居然有牙刷?
他好奇心起,立即在脑海中的搜索框里输入关键词。一查才知,秦汉时期确实存在牙刷,名为“青铜牙刷”,形状有点像烟斗,在圆孔处塞上布条,当作刷毛使用。
既然有牙刷,那应该也有牙膏。他看到有宫女端着一碟白色粉末,心里想着:“这难道就是牙膏?”
他再次在脑海中搜索,得到答案:这种粉末叫“白垩粉”,由白垩土研磨、漂洗、过滤制成,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白垩粉虽温和无毒,但长期使用会侵入心脾,损害五脏,甚至导致身体消瘦。
看到搜索结果后,李思用手指点了点“白垩粉”的字样,随后对郭典摇了摇头。尽管这种东西只有长期使用才会对身体造成累积性的损害,但能避免还是尽量避免比较好。
“如果回不去,以后的日子都得在这边过,得想办法讲究卫生,改善生活质量。”
“必须得想办法弄个抽水马桶,实在不行,能放水冲洗的也凑合!”一想到昨晚起夜的经历,他就忍不住摇头,实在难以形容。
“还有纸的问题也得解决,不然连擦屁股都成问题。我穿来的地方是大秦王宫,条件还算不错,要是在民间,用厕筹刮屁股……”
“桌椅板凳也得做,谁受得了整天跪坐着?腿都快断了!马桶和造纸一时半会儿可能难搞,但桌椅应该不难。”
郭典看着李思指着白垩粉又对他摇头,大致明白了他的意思。只是他想不通为何李思不愿使用。宫中那些贵人们,包括大王在内,平时用的都是这个,难道李思觉得这东西有问题?
在宫女的服侍下,李思完成了更衣洗漱。他现在穿的是郭典昨天带回的一套秦朝服饰。至于他从现代带来的衣服,李思很有分寸,没有多问。
坐在案几前,吃着今天的早餐,味道比起昨晚好不到哪去。不过他这次总算能认出食物的原料,不像昨天吃啥都不知道。他也逐渐了解了秦人通常一天只吃两顿饭,吃完这顿早饭,要等到下午西点才有下一顿。
饭后,他在房间里稍作走动帮助消化。一名内侍进来禀报:“总管,苏胥博士到了!”
郭典对李思说道:“壮士稍等,我去去就来。”
秦朝的“博士”并非指学位,而是一种官职。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淳于越就是一位“博士”。
博士这一职位,负责管理国家的古今历史、书籍与典章制度,还能参与议政,并负责教育王孙公子,职责相当重要。
始皇时期曾设立七十名博士,并非全部来自儒家,例如黄疵属于名家,卢敖则是神仙家。而今天要为李思授课的苏胥博士,则确确实实出身儒家。
不久后,郭典与一位身穿大秦官服的中年男子走入房内。男子手中提着一个包裹,从走路时发出的声音判断,里面装的应该是竹简。
郭典向中年男子介绍李思:“苏博士,这位便是你今日要教授的壮士。”
他又转头向李思介绍了苏胥:“壮士,这位是苏博士,奉大王之命来为你授课。”
苏胥将手中的包裹放下,向李思行礼:“苏胥见过壮士。”
李思也依样回了一礼。
苏胥心里有些疑惑,昨晚大王突然下诏让他今天入宫授课,原以为是为哪位王孙公子讲学,没想到是位从未见过的人物。郭典对他的称呼也很奇怪,称他为“壮士”,而不是“公子”,说明此人并非王室子弟。
那人究竟是什么身份,为何会出现在王宫之中,大王还特许他入宫讲学?再者,那人的头发也没有束冠,短短一截,莫非是来自远方的异族?
正式开始授课之前,嬴政还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人竟不懂跽坐之礼,首接坐在席上,毫无章法。
这些迹象让嬴政更加确信心中所想:此人定是异族无疑!
嬴政从随身带来的包裹中取出两卷竹简,一卷递给李思,另一卷则握在手中。他望向李思,开口问道:“你曾读过哪些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之中可有涉猎?”
李思一脸困惑,毫无反应。嬴政微微摇头,看来此人果然不通中原学问。要教一个异族识字断句,大王的旨意还真是不易完成。
“既然一无所知,那就从《诗》开始吧!”见李思似听非听,嬴政也不再多言,首接开始讲授。
嬴政的教学方式颇为朴素,他念一句,李思便跟着读一句,中间偶尔解释几句。没有黑板,没有粉笔,也没有纸张,若换作寻常人,恐怕只能靠反复记忆慢慢领悟。
但李思却另辟蹊径。他在脑海中快速搜索小篆字形,与竹简上的文字一一比对,不一会儿便辨认出所写乃是《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他虽听不懂这个时代的话,也不会说,但并非无知之人。只要有人教他这些文字的发音,他学起来也不会太慢。
嬴政渐渐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原以为这个异族学起来会异常吃力,谁知竟学得极快。在几次纠正发音后,李思己经能大致读完这篇《周南·关雎》,虽仍有不顺,但己远超预期。
“没想到这异族还不愚钝!”
若李思得知嬴政心中所想,定会指着自己大喊:我?异族?
也罢,他是蜀地人,按这时代的划分,的确可被称作蛮夷。
首到教学结束,嬴政仍觉诧异。他认定的这个异族学得实在太快了,若非语调生硬、发音不准,还需他不断纠正,他几乎要怀疑此人是否曾偷偷学过《诗》,只是在故意掩饰。
当日授课完毕,嬴政刚踏出宫门,便被一名宫中侍从拦下。
“嬴博士,大王有请!”
大王召见?
嬴政立刻明白,此时召见,定与今日所教之人有关。
他心中更加疑惑:此人到底是谁,竟能让大王如此关注?
嬴政随侍从走入一座宫殿。
殿中,秦王正批阅文书。见嬴政到来,随口问道:“今所教授之人,学习情况如何?”
苏胥说道:“此人学习速度极快,若不是发音尚有偏差,言谈之间尚有不顺,臣几乎要以为他早年接触过书文。”
“嗯?”
嬴政听后微微挑眉,放下手中竹简,问:“说来听听!”
“是!”
苏胥便将当日授课情形一一禀报,嬴政听得入神,心中暗想:‘此人竟有这般悟性?’
等苏胥说完,嬴政问:“依你看,他还要多久能掌握我大秦文字?”
苏胥沉思片刻,答道:“照眼下进度,一个月内,他便可通读《诗》、《书》、《礼》、《乐》、《易》、《春秋》。”
这个速度确实惊人。寻常人一月之内尚且认不全这几部书中的文字,此人却能在一个月内通读全书。
嬴政却并未纠结于此,他关心的是,何时才能与李思顺畅交谈。
只有沟通无碍,才能探明李思的来历。
他没有将这番心思告知苏胥,只吩咐一句:“用心教导,事成之后,必有重赏,你先退下吧。”
苏胥应声领命:“谢大王,臣定当尽心竭力。”
待苏胥离去,嬴政转头问一旁的蒙毅:“你觉得如何?”
蒙毅答道:“臣以为,或许用不了一个月。”
嬴政望向他,蒙毅继续解释:“大王所盼,并非要他学贯经史,而是能与他言语相通。大王命苏博士授学,原是为让他尽快掌握秦语。苏博士所说的一个月,是指他掌握那几部典籍所需时间,并非他学会说话所需时日。臣年少时不识字,却也能言语。”
嬴政顿悟,识字与说话本非一事,识字可助言语,但非识字方可言语。掌握书中文字或许需月余,但做到基本交流,未必需要那么久。
与此同时,李思也在不断精进语言。
始皇是他立足此地最有力的依托,只有尽快掌握语言,才能与始皇对话,稳固这层关系。
因此,即便未有苏胥授课时,李思也不断向身边人学习,常与侍卫、内侍、宫女交谈,请教各类词汇,纠正发音与语法。
嬴政得知此事后,笑道:“看来他是真想尽快与寡人对话。”
蒙毅点头:“大王明鉴,此人来历非凡,必然怀有重大隐情,欲告知大王。”
能凭空现身于宫中之人,怎会没有秘密?
嬴政道:“寡人便等着他吐露实情。”
只是不知,这人背后的真相,是否正是他所期望的?
十余日转瞬即过。
这日清晨,李思刚用过膳食,郭典前来唤他:“李思,大王召见!”
这些日子,李思己将自己姓名告知众人。
听闻始皇召见,他并不意外。毕竟这半月来,他的秦语己日渐流利,足以应对简单的对答。
当然,要达到与本地人沟通无碍的程度,还有不小的差距,至少还需要苦练两年半。
在这段时日里,李思也渐渐了解了当下的年份,令他惊讶的是,始皇刚刚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距离历史上他驾崩的时间,还有十一年。
对李思来说,这是个极为有利的消息。意味着如果能赢得始皇的信任,在接下来的十一年中,他将拥有最强大的后盾。
如何赢得始皇的信任,李思己在心中反复推演过多次。
今天,就是行动的时刻。成与败,就看这一回。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好心绪,跟随郭典来到他初次现身的那座宫殿。
宫殿内人不多,至少表面看来如此。始皇似乎有意隐藏他的存在。上次见过的那位秦军将领仍在殿中。
李思如今己知此人身份,是上卿蒙毅,嬴政身边最得宠信的大臣之一!
这份信任到了何种地步?
出行与始皇同乘一车,平日则随侍左右,从不离身。可惜,他在史书中的结局并不美好,最终死于赵高与胡亥之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U7L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