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品风波,以王氏的再次惨败而告终。
她被禁足在佛堂,却并未真正地与世隔绝。
忠于她的心腹,被拔除了一批。
可府中,总有见风使舵,或是心怀旧恩的人。
一缕缕的消息,像看不见的线,依旧牵连着佛堂与外界。
王氏终于明白。
苏溪茗是一块没有缝隙的磐石。
从外部,用强硬的手段,是无法将她击碎的。
想要瓦解一座堡垒,最好的方法,是从内部。
从堡垒最核心的权力源头。
苏老太太。
那才是苏溪茗如今在府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王氏开始频繁地派人,向老太太的荣安堂,表达她的忏悔。
她不再提任何府务。
也不再为自己辩解。
她只是日复一日地,托人送去她亲手抄写的经文。
或是亲手熬制的,最简单的粥品。
她将自己的姿态,放到了最低。
像一只斗败了的,只想摇尾乞怜的狗。
老太太对她的看管,渐渐松懈了下来。
偶尔,也允许她亲自前来请安。
这一日,王氏又来到了荣安堂。
她跪在老太太的脚边,为她轻轻地捶着腿。
她的脸上,是恰到好处的关切与担忧。
“母亲,您今日的咳嗽,似乎又重了些。”
“想来也是,这天气一日比一日冷了。”
老太太闭着眼,轻轻“嗯”了一声。
王氏叹了一口气。
“溪茗这孩子,年纪轻轻便掌管着这么大的家业,实在是辛苦。”
“只是,她到底年轻,精力都放在了外面的大事上。”
“对于您老人家的身体,怕是……有些疏忽了。”
老太太的眼睛,依旧没有睁开。
王氏见状,便又往下,添了一把火。
她压低了声音,像是怕被旁人听见。
“母亲,有些话,媳妇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了,怕您生气,说媳妇搬弄是非。”
“可若不讲,媳妇这心里,实在是替您不值。”
老太太终于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说。”
她的声音,只有一个字。
王氏立刻挤出几滴眼泪,用帕子按了按眼角。
“媳妇前几日,无意中听见溪茗院里的丫鬟在嚼舌根。”
“她们说……她们说二小姐抱怨,说您老人家的身体,是府里最大的开销。”
“每日那些名贵的药材,人参,燕窝,流水似的往荣安堂送。”
“却总也不见好。”
“实在是……是笔不划算的开支。”
王氏一边说,一边小心地,观察着老太太的神色。
老太太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她只是沉默了。
那是一种比任何愤怒,都更可怕的沉默。
王氏知道,她的话,听进去了。
老年人,最怕的,便是被晚辈嫌弃。
嫌弃自己是个拖累,是个累赘。
王氏又假惺惺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
“都怪媳妇多嘴!”
“母亲,您千万别往心里去!”
“溪茗她定是无心的,是底下人传错了话!”
老太太挥了挥手。
“你下去吧。”
“我累了。”
王氏知道,目的己经达到。
她恭顺地退了出去。
那一日之后,荣安堂的气氛,变了。
老太太对苏溪茗,明显地,冷淡了下来。
苏溪茗每日去请安。
老太太不再与她多话。
苏溪茗汇报府务。
老太太只说“你看着办就好”。
苏溪茗为她添茶。
老太太会不着痕迹地,将茶杯挪开。
这股冷淡,像一层看不见的冰,隔在祖孙两人之间。
西跨院的下人,都感觉到了。
翠儿急得团团转。
“小姐,老太太定是听了什么谗言!”
“您要去解释清楚啊!”
苏溪茗看着窗外凋零的冬景,没有说话。
她知道,解释,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
信任一旦出现裂痕,任何的言语,都只会让那裂痕,变得更大。
她没有去找老太太。
她甚至没有去找王氏。
她走进了自己的小厨房。
她翻出了那些被她珍藏的医书。
她开始研究。
研究老年人的风湿,咳嗽,和虚不受补的脾气。
第二日清晨。
苏溪茗没有像往常一样,去荣安堂请安。
她起得很早。
在小厨房里,用文火,细细地熬了一锅粥。
那粥里,没有名贵的人参。
只有几颗的红枣,几粒晶莹的薏米,和一段切成薄片的淮山。
她将粥熬得软烂黏稠。
然后,盛在一只最朴素的白瓷碗里。
她亲自端着托盘,送到了荣安堂。
彼时,老太太刚刚起身,正坐在床边咳嗽。
苏溪茗将粥碗,放在桌上。
“祖母,用早膳了。”
她的声音,一如往常。
然后,她便退了出去。
没有多余的解释,没有多余的问候。
老太太看着那碗粥,沉默了许久。
最终,还是让周嬷嬷,喂她喝了半碗。
第三日。
苏溪茗送来的是一盅用川贝和雪梨炖成的甜汤。
清肺,止咳。
第西日。
是一碟用枸杞和瘦肉蒸成的肉饼。
补气,养血。
第五日。
是一碗黑豆乌鸡汤。
强筋,健骨。
她每日都来。
在固定的时辰。
送来一道不同的,精心准备的药膳。
她从不多话。
只是放下,然后离开。
她也从不为自己辩解。
仿佛那些流言,那些冷遇,都与她无关。
她只是在做一件,她认为应该做的事。
起初,老太太对这些吃食,是抗拒的。
但渐渐地,她发现。
她的咳嗽,真的少了。
夜里,能睡得安稳了。
双腿的酸痛,也缓解了许多。
身体,一日比一日,感觉轻快。
这一日,王氏又来请安了。
她又开始故技重施。
“母亲,您今日的气色,可真是好。”
“只是,媳妇听说,二小姐还在为您准备那些不值钱的汤汤水水。”
“她也真是……太过节俭了些。”
“您老人家的凤体,如何能用那些东西来调养。”
“依我看,还是该用最好的人参和鹿茸才是……”
她的话,还未说完。
一首沉默的老太太,却突然睁开了眼睛。
她打断了她。
“够了。”
老太太的声音,很平静。
却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疲惫与厌烦。
她指了指桌上那个己经空了的汤盅。
“十五天了。”
“她每日,都亲自送来这些东西。”
“风雨无阻。”
“她从未解释过一句。”
“也从未,为自己辩解过一句。”
“我只知道,我这把老骨头,竟真的被她那些‘不值钱’的汤水,给养好了。”
老太太的目光,缓缓地,移到了王氏的脸上。
那目光,像一把软刀子,割得王氏心头发慌。
“而你。”
“你也每日都来。”
“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像窗外的冷风。”
“只会吹得我这身子,一阵一阵地发寒。”
“我累了。”
“往后,这荣安堂,你也不必再来了。”
“安心在你的佛堂里,念你的经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U7L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