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物好思远人,尺素携鲜报平安
送走外祖父、外祖母,林晚星和母亲王氏,回到收拾妥当的正屋。
小桃和下人们,正麻利地收拾着火锅残局,铜锅里的汤还冒着袅袅热气,空气中残留着肉香和香料的暖甜。
王氏拿起抹布擦了擦桌边的油渍,看着满室温馨的光景,忽然轻轻叹了口气。
“母亲,怎么了?”
林晚星正给铜锅添着清水泡着,闻声抬头看她,“刚才吃饭时还好好的,这会儿怎么叹起气来了?”
王氏放下抹布,走到窗边望着隔壁外祖父家的灯火,轻声道:“没什么,就是忽然想起你父亲了。
刚才那火锅热热闹闹的,要是他也在就好了。”
林晚星手里的动作顿了顿,心里也泛起一阵暖意。
她放下铜锅盖子,走到母亲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向京城的方向。
那里隔着千山万水,却住着那个对原主不算差的父亲。
林文博虽是官场上的人,后院里难免有龌龊,但对原配王氏和原主,终究是存着几分真心的,否则也不会在她们离京时偷偷塞了不少银钱和体己。
“母亲不说我倒忘了,”林晚星指尖在窗台上轻轻敲了敲,眼底闪过一丝明悟,“是该给父亲送些东西回去了。”
王氏转过头,眼里带着些期许:“你想送什么?
京城什么没有,咱们这点东西……”
“京城有山珍海味,却未必有江南这口新鲜。”
林晚星笑了笑,拉着母亲坐到榻上,“您想啊,父亲在京城里吃的菜,要么是府里菜园种的,要么是市集上买的,哪有咱们这儿新鲜?
我铺子里那些珍品果蔬,鲜嫩得很,送过去正合适。”
王氏只当是女儿寻来的好法子,笑着点头:“你说得是,你父亲最爱吃新鲜的脆藕和菱角,江南这时候正好有。”
“不止这些呢。”
林晚星掰着手指算,我们一会去采最新鲜的水,这玩意儿在京城金贵得很,放不住,咱们用冰窖镇着送去,到了京城还能带着水汽。
还有刚摘下的翠玉黄瓜、紫茄,再配上些新采的莲子和菱角,装一篮子过去,看着就喜人。”
王氏越听越高兴,眼里的愁绪散了大半:“还是你想得周到。
对了,得给你父亲写封信,告诉他咱们在这儿一切都好,让他放心。”
“信自然是要写的。”
林晚星起身走到书案前,铺开信纸研墨,“我不仅要告诉他咱们安好,还要让他知道这宅子买得有多值,铺子生意有多好,省得他在京城里惦记。”
她笔尖一顿,忽然想起什么,“对了,还得提一嘴今天这火锅,说咱们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吃了饭,让他知道咱们在江南不孤单。”
王氏走到她身边,看着她提笔写字,笔尖在纸上划过,字迹利落潇洒,全然不像寻常闺阁女子的娟秀。
她心里一阵欣慰,又有些酸涩:“你父亲最疼你,小时候你要天上的星星,他都想办法给你摘。
这次咱们离京,他心里肯定也不好受。”
“我知道。”
林晚星笔下不停,语气却柔和了几分,“原主……我小时候生病,都是他守在床边亲自喂药。
后来刘姨娘使了手段进府,他虽偏疼晚丽些,却也没苛待过我。
这次让他放权给刘姨娘,多半也是觉得府里,确实需要人打理,并非真心信她。”
她写完一段停下笔,看向母亲:“信里得嘱咐他几句,让他少喝酒,按时吃饭,别总为了公务熬坏身子。
刘姨娘刚管着府里,让他多留个心眼,别让人把家底都掏空了。”
“这话可不能说得太明。”
王氏连忙摆手,“你父亲好面子,首接说这些,他该觉得咱们在背后嚼舌根了。”
“母亲放心,我有分寸。”
林晚星狡黠一笑,“我只说‘府中事务繁杂,父亲当多留意,莫要因琐事劳心’,他那么精明,自然能懂我的意思。”
母女俩正说着,小桃端着一碗冰镇绿豆汤进来:“小姐,夫人,喝点绿豆汤解解腻。
刚才听你们说要给老爷送东西,要不要让镖局的人去送?
咱们铺子里常合作的那个‘顺风镖局’,走京城的路子熟,又稳妥。”
“算你机灵。”
林晚星接过汤碗喝了一口,冰凉的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就找顺风镖局,让他们派个可靠的镖师,明日一早就动身。
告诉镖局掌柜,多备些冰袋,务必让果蔬到了京城还是新鲜的。”
小桃应声记下:“那我现在就去镖局打招呼,让他们明早来取东西。”
“去吧,顺便让厨房留些宵夜,等会儿我写完信还要核对账目。”
林晚星挥挥手,转头继续写信,“母亲,你也早点歇着,不用等我。”
柴小妞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U7T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