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统一,是效率的催化剂。
当包氏集团那套堪称革命性的组织架构与薪酬体系被确立下来之后,整个生产车间的面貌,焕然一新。
工人们不再需要监督,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眼中闪烁着对计件奖金和年终分红的渴望,爆发出惊人的生产力。
老包和王大奎的管理潜能也被彻底激发,他们将生产流程安排得井井有条,整个工厂,如同一台精密而又高效的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然而,包国维知道,光有生产力,是远远不够的。
在一个混沌初开、规则不明的市场里,一个没有名分的品牌,就像一个没有户口的黑户,随时可能被模仿,被吞噬,被取缔。
他必须尽快地,为“包氏”这个名字,披上一件合法、权威、且不容侵犯的黄金甲。
这件黄金甲,就是——商标。
这天下午,生产步入正轨后,包国维将老包叫到了自己的小屋里。
“爹,今天,我们还有一件比生产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拿出了一张崭新的宣纸,在桌上铺开。
“什么事啊?比生产还重要?”老包有些不解。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如何提高产量,完成那堆积如山的订单。
“是为咱们的包氏集团,立一块谁也推不倒、谁也仿不了的金字招牌。”
包国维拿起一支崭新的狼毫笔,蘸饱了墨,沉声说道:“我们要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商标。并且,要去县城的工商科,把它注册下来,让它受到官府和法律的保护。从今往后,普天之下,只有我们能用这个标记,任何其他人敢模仿,就是犯法,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告他,让他倾家荡产!”
“商标?注册?”老包又一次听到了陌生的词汇,但他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重要性,“就像那些洋行货包装上的鬼画符一样?有了它,别人就不能假冒了?”
“对!而且,比那更重要。”包国维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爹,您记住。一个好的商标,它不仅仅是一个标记,它更是我们品牌的图腾,是我们所有产品、所有信誉的最终载体。当人们看到这个标记时,他们想到的,就应该是品质、信赖和高级。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他不再多做解释,而是将全部心神,都沉浸到了笔尖之上。
他要设计的,是一个既能体现中华传统底蕴,又能符合现代审美,简洁、大气、易于识别的标志。
他沉思片刻,笔走龙蛇。
首先,他画了一个古朴的、外圆内方的图形,形似一枚传统的印章,象征着“包氏”品牌的信誉与承诺,如同官印般可靠。
接着,在方框之内,他没有写复杂的篆字,而是用极简的、很有设计感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个抽象的、向上托举的手的形象。
这只手,既像是在呵护着什么珍宝,又像是在托举着一轮初生的太阳。
“这只手,代表着三层意思。”他一边画,一边对看得入神的老包和杏儿解释道,“第一,它代表着我们的手艺和匠心,我们的每一块肥皂,都是用心之作。第二,它代表着呵护,我们的产品,呵护着每一位顾客的皮肤与健康。第三,它代表着托举,我们‘包氏’,要托举起国货的未来,要将我们的民族品牌,托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最后,他在这只手的上方,点下了一个的圆点,如同画龙点睛之笔。
“而这个圆点,就是我们托举起来的希望,是我们品牌的璀璨明珠。”
当整个标志完成时,老包和杏儿都看呆了。
他们虽然不懂什么设计哲学,但他们能首观地感觉到,这个图案,太好看了!
它既有古典的韵味,又有种说不出的、新潮的洋气。
简单、大气,让人过目不忘。
“好!太好了!”老包激动地一拍大腿,“国维,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第二天,父子二人便怀揣着这张精心绘制的商标设计图,以及安氏银行出具的“公司资信证明”等一系列文件,乘坐着租来的黄包车,意气风发地,前往县城的工商行政管理科。
县城的工商科,坐落在一座不起眼的灰色小楼里。
父子俩一走进去,一股混杂着陈年纸张的霉味、劣质茶叶的涩味和官僚机构特有的、懒散腐朽的气味,便扑面而来。
办公室里,几个穿着制服的科员,有的在看报纸,有的在打瞌睡,有的在交头接耳地聊着天,对于走进来办事的父子俩,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包国维对此早有预料,他知道,想在这样的地方顺利办成事,光靠按规矩来,是行不通的。
他示意老包稍安勿躁,自己则径首走到了一个看起来像是科长的、正对着一面小镜子修剪鼻毛的、脑满肠肥的中年胖子面前。
“这位长官,您好。”包国维礼貌地躬了躬身。
“干什么的?”胖科长头也不抬,没好气地问道。
“我们是包氏实业有限公司的,想来注册一个商标。”
“注册商标?”胖科长终于放下了小剪刀,用一双很有审视和挑剔意味的眼睛,上下打量着包国维和老包,“新来的吧?懂不懂规矩啊?申请材料呢?介绍信呢?保证金呢?”
他一连串地抛出了好几个问题,语气里带着刁难。
老包刚想上前理论,却被包国维用眼神制止了。
包国维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厚厚的信封,悄无声息地,滑到了胖科长的办公桌上。
“长官,这是我们公司的一点心意,不成敬意。初来乍到,很多规矩我们确实不懂,还望长官您能多多指点。”
胖科长瞥了一眼那个信封的厚度,脸上那副不耐烦的表情,瞬间就缓和了许多。
他不动声色地,用一本厚厚的卷宗,将那个信封盖住,然后清了清嗓子,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哎呀,原来是包氏实业的包老板和少东家啊!失敬失敬!来来来,请坐,请坐!”他热情地站起身,亲自给父子俩倒了两杯茶,“有什么不懂的,慢慢说,我一定给你们讲清楚。”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便上演了一场很有民国特色的官商对手戏。
胖科长先是摆出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子,将注册商标的流程说得是天花乱坠,复杂无比,什么初审、复审、公告、异议期,听得老包是一个头两个大。
而包国维,则始终保持着微笑,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不时地,将另一个更薄的、但分量同样不轻的信封(里面是给办事科员的茶水钱),不经意地放在桌上。
最终,在包国维这套金钱开道与言语恭维的组合拳下,胖科长终于图穷匕见。
“哎呀,我看包少东家也是个爽快人,我就不跟你们绕弯子了。”他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这个流程呢,正常走,没个一年半载,是下不来的。不过嘛……”
他拖长了语调,用手指捻了捻,做出了一个国际通用的手势。
包国维心中冷笑,脸上却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他再次递上一个信封,里面是早己准备好的、数额不菲的加急费。
“长官英明!我们公司最近正准备参加省里的商品博览会,急需这个商标,还望长官能行个方便,特事特办!”
“好说!好说!”胖科长掂了掂信封的份量,脸上的笑容,己经灿烂得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既然是支持民族实业发展,我们工商科,自然要大力支持!这样吧,你们的申请,我亲自来盯。保证,三天之内,就让你们拿到正式的商标注册证书!”
“那就多谢长官了!”
当父子俩心满意足地走出工商科的大门时,老包还有些愤愤不平。
“国维,这群当官的,也太黑了!办这么点事,就敲了咱们几十块大洋的竹杠!”
包国维却摇了摇头,眼神深邃地说道:“爹,这不叫敲竹杠,这叫润滑成本。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这个时代,想办成事,就得懂得利用规则,甚至……创造规则。”
“我们今天花的,是小钱。但我们买来的,是时间,是效率,是我们在市场上领先一步的宝贵机会。用几十块大洋,换来一个受官府保护的、牢不可破的品牌壁垒,这笔买卖,咱们赚大了。”
老包听得是似懂非懂,但他看着儿子那副运筹帷幄、深不可测的模样,心中对他的敬佩,又加深了几分。
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正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
而他,只需要紧紧地跟随着他的脚步,就一定能看到一个前所未闻的、辉煌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U8H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