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官方调查团为包氏集团正本清源,从权威层面上击碎谣言的同时。
另一场没有硝烟,却更加触动人心的战争,也正在小镇的街头巷尾,悄然打响。
杏儿,这位临危受命的娘子军总队长,正带着她手下那几十名勇敢的女性,走上了街头。
她们没有去那些己经对她们关上大门的杂货铺,也没有去那些还在对她们指指点点的富人区。
她们去的,是她们最熟悉,也最能引起共鸣的地方——工厂的宿舍区,码头的工棚,以及那些居住着最底层劳苦大众的、贫瘠的巷陌。
她们的脸上,没有了前几日的慌乱与恐惧。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被逼到绝境后所迸发出的、如同野草般坚韧的勇气与悲壮。
她们的手中,没有拿任何一块肥皂。
她们的怀里,只揣着一样东西——她们这个月,刚刚从包氏集团领到的、那份沉甸甸的、足以改变一个家庭命运的工资。
“各位大姐!大嫂!乡亲们!”
杏儿站在一个临时用板凳搭起来的演讲台上,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异常的清晰、洪亮。
“我知道,你们这两天,都听到了很多关于我们‘包氏’的坏话。他们说我们,是黑作坊,是赚黑心钱的骗子,甚至……甚至说我们,做的是伤天害理的、断子绝孙的买卖!”
“我,杏儿,今天站在这里,不为别的,我不想跟你们争辩那些是是非非。我只想,给你们,讲几个我们自己的,真实的故事。”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那些麻木、怀疑、又带着几分好奇的脸庞。
“我身边的这位,是李大嫂。”她指向一个身材瘦弱、眼眶发红的中年女人,“一个月前,她的男人,在码头扛活的时候,摔断了腿。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米缸见了底,她那两个还在上学的娃,差点就要辍学去当童工。是‘包氏’,收留了她。就在昨天,她凭着自己这双手,在咱们厂里,拿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份工钱——足足三块大洋!她用这笔钱,给她男人请了最好的大夫,给她的娃,交上了这个学期的学费!”
“还有这位,张小妹。”她又指向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的、扎着马尾辫的年轻女孩,“她爹是个酒鬼,天天打她骂她,还想把她卖给镇上的张财主,去当小老婆,换几个酒钱。是她,鼓起勇气,从家里跑了出来。也是‘包氏’,给了她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她现在,是我们厂里,最优秀的包装工,她跟我说,她要攒钱,她要上夜校,她要靠自己的本事,活出个人样来!”
“还有我!”
杏儿的声音,陡然提高,她的眼中,蓄满了晶莹的泪水,却倔强地,不让它流下来。
“我从小没爹没娘,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我以为,我这辈子,最大的出息,就是能找个老实本分的男人嫁了,然后,像我娘一样,一辈子围着锅台转,一辈子看人脸色活。是国维哥,是包董事长,是‘包氏’,给了我第一份真正的工作,让我当上了什么品控部长,让我知道,原来,我们女人,也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去赚钱,去赢得别人的尊重!”
“我怀里揣着的,就是我这个月的工钱,足足五块大洋!比镇上很多男人的工钱,还要高!”
她从怀里,掏出那个沉甸甸的钱袋,高高地举起。
“乡亲们!我只想问你们一句!”
她的声音,己经带上了哭腔,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一个,愿意给走投无路的女人一个饭碗的企业,一个,能让我们的孩子有书读、有饭吃的企业,一个,让我们这些一辈子都首不起腰杆的女人,能第一次,靠自己活得像个人的企业……”
“你们真的相信,它会是一个,用死人油,去做那种伤天害理的买卖的……黑作坊吗?!”
这最后一句问话,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越成包国维,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台下所有人的心上。
人群,陷入了一片长久的、令人动容的沉默。
他们看着台上那些虽然衣着朴素,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充满尊严与希望的女人们。
他们看着她们手中那一份份沉甸甸的、代表着新生与希望的工钱。
他们心中那道被谣言和恐惧所筑起的高墙,在这一刻,被最真实、最淳朴、最无法辩驳的情感,给彻底地,冲垮了。
“我相信你们!”
人群中,一个同样是苦出身的老阿婆,第一个,颤巍巍地举起了手,她的眼中,也闪烁着泪光。
“好闺女!你们都是好样的!”
“对!我们相信‘包氏’!是那些天杀的报纸在胡说八道!”
“支持‘包氏’!支持咱们自己的良心国货!”
同情,理解,最终,汇聚成了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强大的支持声浪。
就在杏儿的情感共鸣战术,从底层彻底瓦解了谣言的群众基础之时。
包国维的最后一张,也是最辉煌的一张王牌,终于,打了出来。
第二天,一份由省城发行、在整个江浙地区都极具影响力的权威大报——《江浙商报》,用它的整个头版,刊登了两则足以震动全县的新闻。
第一则新闻,标题是:《本报评论:论商业竞争之底线——评<民生日报>‘尸油’诽谤事件》。
文章以一种极其犀利、极其专业的法律与商业视角,将《民生日报》那篇报道,批驳得体无完肤。
并明确指出,这己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而是一场性质极其恶劣的、触犯了法律的、有预谋的商业诽谤。
文章的最后,还附上了一张由安氏银行陈律师亲自签发的、要求《民生日报》公开道歉,并赔偿商誉损失费一万块大洋的律师函影印件。
而第二则新闻,则更加震撼。
标题是:《国货之光,大义担当!包氏实业有限公司宣布,捐资千元,成立‘包氏阳光助学基金’!》
新闻详细地报道了,这家刚刚经历了恶意诽谤、名誉受损的新兴民族企业,非但没有沉溺于自怨自艾,反而,以一种令人动容的、超越了商业本身的博大胸怀,宣布,将率先捐出一千块大洋的巨款,用于资助本县所有家境贫寒、读不起书的学子。
新闻的配图,不是别人,正是包国维本人。
照片上,他穿着一身简单的学生装,站在那间简陋的办公室里,眼神清澈、坚定,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照片的下方,还引用了他的一句话:
“少年强,则国强。‘包氏’今日之小善,愿为华夏未来之大兴,添一砖,加一瓦。”
当这份报纸,传到县城和水乡古镇的每一个角落时,整个舆论,彻底引爆了。
如果说,官方的调查报告和杏儿的街头演说,是洗刷了“包氏”的冤屈。
那么,此刻包国维的这番王者宣言,则是彻底地,将“包氏”这个品牌,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敬仰的、神圣的道德高地!
“我的天!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啊!”
“被人这么恶毒地陷害,非但不计较,反而还要捐钱助学!这是何等的胸襟!”
“错怪好人了!我们都错怪‘包氏’了!”
“从今天起,我全家,只用‘包氏’的肥皂!这用的不是肥皂,这是在支持咱们自己的民族英雄!”
民心,彻底逆转。
“包氏”,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在这场舆论的狂风暴雨中,浴火重生,涅槃飞升。
它的品牌形象,被淬炼得比黄金还要坚固,还要耀眼。
(http://www.220book.com/book/U8H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