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葛麻之艰】
律吕初定,民心渐安。然黄帝巡视民间,见百姓多以兽皮、粗糙葛麻蔽体。冬日难以御寒,夏日闷热不堪,且葛麻制作繁琐,兽皮来源不稳。其妻嫘祖心系黎民,常于宫中叹息:“王化天下,岂可令子民无温软之衣?”她亲自带领宫人采集韧皮,编织葛布,双手常被磨破,却始终难解根本。
【第一幕·桑林奇遇】
1. 白虫吐珠
一日,嫘祖带侍女至雷泽之畔的桑林采集。忽见一株老桑树上,缀满晶莹洁白的“果实”,日光下泛着柔和光泽。近观之,并非果实,乃是由极细丝线缠绕而成之茧。一白虫正于枝头昂首,口吐金丝,缠绕自身,其丝纤细却强韧。
一侍女好奇以石砸茧,竟扯出连绵不断、滑润光洁之细丝,长约百丈!嫘祖心神震动,以指尖轻触,只觉柔滑远胜葛麻,温润堪比美玉。
2. 天蚕圣母
当地一老妪告知:此虫名为“天蚕”,乃“天蚕圣母”所遗神虫,其丝非凡物,然极难驯养,需以特定桑叶,循特定时节,且常有妖物窥伺。昔有部落试图养之,皆遭横祸,故视为禁忌,不敢轻易触碰。
嫘祖却道:“天赐神物,岂因祸避之?若成,则天下人皆可得此柔暖。”她决意留下,观察天蚕习性。
3. 初试缫丝
她于桑林结庐,日夜观察。发现蚕食特定桑叶后,体透如玉,方能吐此金丝。吐丝前异常焦躁,需寻枝稳固处。丝尽成茧后,蚕化为蛹,静待蜕变。
她尝试以温水浸茧,寻得丝头,以木轴缓缓卷取,竟得完整丝线!再将数股丝线合并,以简陋织机试织,所得帛布轻软光滑,色泽莹白,披于身上,轻暖无比!
【第二幕·妖虫窥伺】
4. 丝蠹为祸
正当嫘祖欣喜,灾祸悄至。一夜,桑林沙沙作响,非是风声,乃无数拳头大小、口器锋锐的妖虫“丝蠹”来袭!它们不食桑叶,专噬蚕茧与蚕虫,所过之处,茧破丝断,一片狼藉。护卫战士刀剑难伤其硬壳,火光亦难驱散。
嫘祖心急如焚,忽忆起老妪所言“天蚕圣母”,乃对桑林焚香祈祷:“圣母在上,嫘祖养蚕,非为私利,愿为天下苍生谋衣暖。求圣母庇佑,驱此妖邪!”
5. 蚕神显灵
祈祷方毕,桑林深处泛起柔和白光。一巨大朦胧的天蚕虚影浮现,张口吐出一道无形丝网,笼罩桑林。那众多丝蠹如陷泥沼,行动骤缓,继而互相撕咬,纷纷退散。虚影看向嫘祖,目光慈和,微微颔首,旋即消散。
嫘祖知是圣母显灵,叩拜谢恩。自此,她更笃定此乃利泽万民之正道。
6. 驯养之法
经此一劫,嫘祖总结出整套养蚕法:选种、采桑、饲喂、上簇、采茧、缫丝。她发现,需保持蚕室洁净温暖,桑叶需新鲜干燥,且需防蚊蝇鼠蚁。她亲自驯化野蚕,选育出更温顺、吐丝更佳的家蚕品种。
【第三幕·天衣惠世】
7. 织云弄巧
嫘祖携成功织出的第一匹光滑丝帛献于黄帝。黄帝抚之,惊叹不己,称为“天衣”、“云锦”。他大力支持嫘祖,划出桑园,建起蚕室、缫丝坊、织造坊,命巧手妇人随嫘祖学习。
8. 西陵觊觎
消息传开,西方西陵氏部落闻风而动。其地贫瘠,多以粗陋毛皮为衣,首领遣使来求,愿以重宝交换蚕种与技法。嫘祖秉持黄帝“仁德播于西方”之念,欲慷慨相授。然风后暗中查知,西陵使者中混有巫师,其图腾与昔日袭击桑林的丝蠹妖虫有几分相似,恐存歹意。
黄帝定策:可授普通养织之法,然蚕种需严格管控,且派精通阵法的工匠随行,助其建坊,实则暗中布下防护禁制,以防其用蚕丝行邪术或反噬。
9. 衣被天下
随着养蚕织绸之术推广,中原百姓渐以丝绸为常服,体面且舒适。丝绸亦成为与周边部落交易的重要物资,换回粮食、良马、铜矿。人们感念嫘祖之恩,尊称其为“先蚕娘娘”、“蚕神”,家家设牌位供奉。
【终幕·丝路之始】
夕阳下,嫘祖立于桑园,看着妇女们采摘桑叶,孩童欢笑其间。远方,通往西陵及其他部落的道路上,驮着丝绸的商队渐行渐远。
她手中轻抚一匹新织的锦缎,其上纹路似有灵光流动。她知道,这柔软的丝线,不仅温暖了百姓的身躯,更编织起一条连接西方、传播文明与和平的纽带。然而,想起那诡异的丝蠹和西陵巫师的窥探,她心中亦存一丝隐忧:这份天赐的温暖,能否永远照耀人间?
黄帝战纪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黄帝战纪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U8M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