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3章 九鼎初铸

小说: 黄帝战纪   作者:青鸾衔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黄帝战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U8MT/ 章节无错乱精修!
 青鸾衔书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开篇·气运浮萍】

《内经》初成,医道有基。然黄帝心绪未宁,自泰山封禅、以自身气运短暂稳定天地后,他时常于静坐中感知,浩瀚九州的气运如无根之萍,虽因平定蚩尤而汇聚,却仍随波逐流,时有散逸之险。涿鹿战场残留的魔神污血、破碎的魂灵碎片、乃至蚩尤败亡时散入山川的不甘戾气,皆如隐疾,暗中侵蚀着地脉,扰动风雨,致使小灾不绝。

风后观星,亦奏报:“帝星虽明,然西方星野之气驳杂不清,似缺一镇运中枢,长此以往,恐生新变。”

黄帝彻夜未眠,翌日召集群臣,肃然道:“昔禹王铸九鼎定九州,今朕欲效先贤,采九州之金,绘神州之形,铸九鼎,以镇天下气运,永葆华夏安宁!”

【第一幕·九州寻金】

1. 天命采金使

黄帝钦点九位重臣(包括风后、力牧、常先等),为“采金使”,分赴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并非寻常采矿,而是需至每州气运凝聚之地(如名山大川、灵脉源头、古祭坛等),采集蕴含该地本源气息的“金魄”(非普通金属,乃地脉精华所凝之特殊金属),并详细记录该州山川形胜、风物人情。

2. 豫州险情

赴豫州(中原腹地)的采金使遭遇意外。其地气运交汇,亦为昔日主战场之一,浊气沉淀最深。于嵩山深处采集“中土金魄”时,地穴中突然涌出黑红色的污秽之气,幻化成扭曲的蚩尤魔影,咆哮扑来!随行修士以阵法抵挡,竟难以完全净化,金魄亦被污染。幸风后及时以阵法远程相助,黄帝更以轩辕剑隔空投射一道剑意,方斩灭魔影,保住金魄,但其上己留下一道难以磨灭的暗痕。

3. 梁雍之异

赴梁州(西南)、雍州(西北)的采金使回报,于此二州边陲之地,所采金魄不仅蕴含本地灵气,竟还夹杂着一丝极其微弱、却迥异于中原的异域气息(或苍茫、或诡谲),似预示此地将来必为沟通或冲突之前沿。

【第二幕·熔金铸鼎】

4. 首山熔炉再燃

九州金魄汇聚于首山。黄帝亲自主持,将九份金魄投入经指南车事件后加固的巨型熔炉。炉火非凡火,乃引动地心炎精与九天星辉交汇而成的“乾坤焰”。

熔炼之时,九种不同色泽、不同气息的金液在炉中翻滚,竟不相融,时而化作龙虎相争之形,时而如山川碰撞之象,轰鸣不止,整个首山为之震动。显然,九州地脉之气各有特性,强行融合,反生排斥。

5. 血祭与龙吟

关键时刻,黄帝割破掌心,以自身人皇之血洒入熔炉,高呼:“朕以血脉为引,融九州之气,铸万世之基!”

鲜血融入,九色金液骤然平静,缓缓交融,发出悦耳嗡鸣。同时,首山深处龙脉再次被引动,发出一声浩荡龙吟,一道金光自地脉射出,贯入熔炉,使鼎胚更添威严厚重之气。

6. 鼎纹自生

铸成的九尊大鼎,并非光洁无物。其表面竟自行浮现出对应州域的山川地貌、神灵鬼怪、风土物产之纹路,栩栩如生,仿佛将九州缩影烙印于其上。唯豫州之鼎上,那处被污秽之气沾染的暗痕,化为一道不易察觉的细微裂痕,藏于纹路之中。

【第三幕·定鼎安邦】

7. 九鼎归位

九鼎铸成,不需人力搬运,自行悬浮于空,分别飞向对应州域的预定方位(通常为州域中心或重要名山),缓缓落下,与地脉相接。落定刹那,整个九州大地轻微一震,似巨兽找到了舒适的卧姿,变得异常安稳。空中驳杂之气为之一清,星辰轨迹似乎都更加明晰。

8. 气运流转

黄帝与风后能清晰感知到,原本有些散乱淤塞的九州气运,此刻通过九鼎彼此连接,构成一个玄妙的整体,循环流转,生生不息。邪祟之气被排斥、净化,灵秀之地更显昌盛。万民虽不明所以,却皆感身心舒畅,安居乐业之念油然而生。

9. 镇国神器

九鼎成为超越轩辕剑的镇国神器,象征王权与天命,亦是人族掌控自身气运的里程碑。黄帝下令:后世天子,需知鼎之轻重,守鼎即守土,失鼎则失天命。

【终幕·裂痕隐忧】

黄帝巡幸至豫州鼎所在之处。他凝视鼎身上那道细微裂痕,伸出手指轻触,能感到一丝极其隐晦的阴冷与不甘。

风后低声道:“陛下,豫州为天下之中,此鼎实为九鼎核心。此裂痕虽微,然乃蚩尤戾气所染,恐为未来隐患…”

黄帝目光深邃:“无瑕不成器,无劫不显真。此痕在目,亦可时时警醒我等,太平非天成,守成更比开创难。”

九鼎镇运,然隐患己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U8M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黄帝战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U8M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