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仙光渐隐】
自黄帝乘龙升天,霞光瑞气萦绕数日方散。人间虽失人皇,却因其遗泽与留下的轩辕剑,尚能维持秩序,对抗暗流涌动的魔患。然而,不过旬月,另一桩更为深远、更令人不安的巨变悄然发生——通往天界的枢纽,西王母所居的昆仑神山,正在逐渐关闭与人间的一切联系。
【第一幕·访仙无门】
1. 求药者绝途
先是,一些循古礼前往昆仑求取仙药或寻求指引的方士、部落祭司发现,原本虽险峻却总有迹可循的登山之路,变得迷雾重重,幻象迭生。熟悉的 landmarks 消失不见,无论绕行多久,最终都会回到山脚。仿佛整座山脉被一只无形巨手抹去了通往核心区域的路径。
2. 信使受阻
有曾得西王母青睐、赐予信物可短暂沟通天人的修士,试图在特定时辰于山外祭坛举行仪式,传递讯息。然而,以往能有微弱回应的仪式,如今却如石沉大海,灵力无法穿透那层日益厚重的屏障,祭坛上的光芒黯淡熄灭,只余下冰冷的失落。
3. 异兽匿迹
昆仑山周边往日可见的珍禽异兽,如开明兽、陆吾、三青鸟等,踪迹全无。连那些守护山径、时而现身为诚心者引路的仙兽,也一同消失了。昆仑山仿佛变成了一座巨大、美丽却死寂的玉石雕塑,散发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气息。
【第二幕·天机示警】
4. 仓颉窥秘
留守都城的仓颉深感不安,他取出玄龟所赠的九州山海图,试图推演昆仑异变之因。图中代表昆仑山的光晕正在急速黯淡,原本与中土紧密相连的灵气脉络变得模糊、断裂。更令他心惊的是,图中显示,并非昆仑山单向封闭,而是整个“天界”的维度正在与人界“脱钩”,昆仑只是最明显的节点。
5. 破碎的启示
仓颉强忍反噬,以自身精血为引,催动山海图,试图窥探一线天机。碎片化的景象涌入脑海:
高渺难及的天庭深处,似有剧烈动荡,金光与黑气交织碰撞。
诸多天神面容凝重,奔走忙碌,无暇他顾。
一道模糊却威严的法旨意念掠过:“天轨偏移,劫数自承…闭锁天门,各安其域…”
景象最终定格在西王母略显疲惫却决绝的脸上,她挥手间,万千霞光化作最坚固的壁垒,彻底笼罩了昆仑。
6. 解读灾劫
仓颉吐血倒地,被救醒后,面色惨白地对重臣们道:“天界…似有内乱或更大劫难,己无力亦无意再庇护人间。闭锁昆仑,隔绝天人,是為避免人间灾祸波及天界,亦或是…避免天界灾祸蔓延至人间?从此,仙凡路绝,人神殊途。我等…需独自面对蚩尤魔患了。”
【第三幕·孤绝人间】
7. 信仰动摇
消息逐渐传开,虽未至百姓皆知,但在高层与修行界引发巨大震动。一首以来,天界、神明是人族对抗魔物的最后指望与精神依托。如今,这依托骤然抽离,一种深刻的孤独与无力感笼罩下来。许多祭祀活动虽仍举行,却少了那份冥冥中的期盼。
8. 自力更生
黄帝己升天,天界己闭山。所有重担彻底压在了以仓颉、风后(若尚未完全归隐)、力牧等为首的人族自身肩上。他们必须依靠黄帝留下的遗产(轩辕剑、医术、兵法)、自身的智慧与力量,以及九州大地上尚存的其他资源(如应龙所化龙脉、女魃所留赤水)来应对危机。
9. 魔患加剧
蚩尤残魂及其党羽似乎也感知到了这一变化。各地魔气躁动更加明显,一些低阶魔物甚至开始试探性地冲击以往它们不敢靠近的、带有微弱神圣气息的遗迹或祭坛。仿佛知道,不会再有天罚突然降临。
【终幕·前路唯己】
昆仑山依旧巍峨矗立于西方,云雾缭绕,却再无人能窥其真容。它从一座连接天人的桥梁,变成了一座遥不可及、象征着分离与孤独的纪念碑。
人间,仿佛一夜之间被抛入了漆黑的瀚海,必须独自掌舵,面对未知的风暴。
天不再佑,神不再临。
人族的前路,唯有靠自己双手开创,靠手中刀剑守护。
仓颉望向西方那一片沉寂的神山,擦去嘴角血迹,目光逐渐由彷徨转为坚定。他知道,从此刻起,一个完全属于人的时代——一个必须独自承担一切荣耀与苦难的时代,正式来临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U8M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