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社稷惊变】
黄帝升天的震撼尚未完全平息,都城太庙却于一夜之间,发生了另一件足以动摇国本的大事——九鼎之中,最为核心、象征中原腹地的豫州鼎,竟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第一幕·太庙失鼎】
1. 守夜人惊魂
黎明时分,太庙值守的卫士与祭司如常进行巡查。当第一缕阳光照亮供奉九鼎的高台时,所有人如遭雷击——原本巍然矗立、与其余八鼎气机相连的豫州鼎,其位置竟空空如也!只留下地面上一个清晰的、巨大的圆形基座印记,以及周边些许的、带着淡淡水腥气的泥土。
2. 严密勘察
消息立刻封锁,仓颉、力牧等重臣火速赶到。现场勘察结果令人匪夷所思:
无闯入痕迹:太庙内外所有禁制、结界完好无损,无任何强行突破的迹象。
无搬运痕迹:豫州鼎重逾万钧,若要移动,必留深重车辙或拖拽之痕,然而现场除了基座印痕,地面再无其他异常。
气机断裂:原本浑然一体的九鼎气运大阵,因豫州鼎的缺失,出现了明显的裂痕与滞涩,其余八鼎的光芒都黯淡了几分,运转不畅。
唯一线索:便是那少许异常的湿泥,经辨认,绝非太庙附近所有。
3. 不祥预感
仓颉面色凝重至极:“绝非人力所为!能如此悄无声息地突破太庙禁制,挪走万钧巨鼎,且不留痕迹…非大神通者或契合某种天地法则的异动不可为。”他心中浮现出河图所示豫州鼎倾覆的骇人景象,不寒而栗。
【第二幕·泗水异闻】
4. 渔夫奇遇
几乎就在太庙发现豫州鼎失踪的同时,来自东方泗水流域的加急传书送至都城。有数名渔民声称,前夜子时,曾见天际有巨大黑影掠过月轮,伴随着沉闷的破空之声,最终轰然坠入泗水河道中心,激起滔天巨浪,水柱高达数十丈,良久方息。事发后,那段河道水流变得异常浑浊沉重,鱼虾绝迹,且时有低沉的、如同金属摩擦般的异响从水底传出。
5. 联想与推测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黄帝战纪》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泗水…湿泥…黑影坠河…”仓颉将线索串联,一个惊人的推测浮出水面,“莫非…豫州鼎并非被盗走,而是…自行飞往东方,沉入了泗水之中?!” 这想法过于骇人,但却是目前唯一能解释所有异状的可能。
6. 魔气东引之验
仓颉猛然想起之前九鼎异动时,豫州鼎曾倾向东南,符文所指亦是东方!“难道那不仅是示警,更是…预言了豫州鼎自身的命运?它被某种力量牵引,或者说,它自身蕴含的某种特性,导致它飞向东方镇守或…镇压什么?” 这恰好印证了之前河图显示的“东边”之劫!
【第三幕·危机应对】
7. 双线并进
事态严重,力牧立刻做出部署:
一路:由精通水性的修士与将领带队,火速前往泗水所指河段,进行水下探查,确认豫州鼎是否真在其中,并评估状况。
另一路:由仓颉主持,联合阵法大师,全力稳定因缺失豫州鼎而动荡的剩余八鼎气运大阵,防止魔气趁虚而入,动摇国本。
8. 深层忧虑
众人心头的阴云更重。豫州鼎的异常移动,绝非孤立事件。
若是自行飞走,说明鼎自身出了问题(内部镇压的魔魂作祟?亦或是鼎灵感知到东方有更大危机,自行前往镇守?)。
若是被某种力量强行召唤而去,那这力量该何等恐怖?其目的又是为何?
无论是哪种,都预示着东方的危机,远比重臣们想象的还要严峻和诡异。
9. 新君之虑
年幼的颛顼在高台上,望着原本九鼎的位置如今空出一块,小手紧紧握着。他虽不完全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却能感受到周围凝重恐慌的气氛,以及仓颉爷爷和力牧将军眉宇间化不开的忧虑。他意识到,祖父留下的江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终幕·迷雾重重】
探查小队带着避水符咒,义无反顾地潜入浑浊汹涌、异响阵阵的泗水深处。
都城太庙,仓颉等人竭力维持着八鼎阵法,光芒明灭不定。
东方,仿佛一个巨大的漩涡,正在吞噬着象征社稷安稳的重器,也将更多的谜团与危险,一步步拉近。
鼎沉泗水,非为终点,实乃更大风暴的开端。
(http://www.220book.com/book/U8M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