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0章 万国来朝,袁绍的密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开局向刘宏自爆穿越者身份 http://www.220book.com/book/UAW4/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爱码字的小卤蛋”推荐阅读《三国:开局向刘宏自爆穿越者身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时间就在平静的日常和紧张的朝政中来回切换,距离新帝登基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

为了迎接隆重的日子,洛阳城经过重新装饰和清洗,变得焕然一新。

街道被清扫得一尘不染,商铺林立,货殖繁盛,新设的街灯和扩宽的道路让都城更显气派。

尤其是通往皇宫的朱雀大街,更是铺上了红毯,两侧旌旗招展,甲士肃立,一派庄严喜庆的景象。

朝廷颁布的安民、劝农、兴商、义务学堂等一系列新政,在一轮轮政令的支持下,开始显现效果。

市井之间,百姓们谈论的话题也变了,不再是害怕和担忧,更多的是丞相的英明,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盼。至于小皇帝,没有人会把一个不满十岁的孩童当回事。

大家知道,这一切,都是大汉丞相的功劳!

《大汉时报》持续刊发文章,在蔡邕的主编下,一边揭露袁、杨等家的罪状,一边宣扬新政的好处和陈垚的功绩,牢牢掌控着舆论导向。

不得不说,蔡邕的笔,那就是一把无形的刀,首戳人的灵魂!

在这片看似祥和的氛围中,各地的使团开始陆续抵达洛阳。

最先到来的是蒙古都督栾提于夫罗带领的队伍,许多曾经被陈垚接待过的族长也非要跟来。

他们不是庆祝新帝登基,而是为了参加丞相的大婚!

因为对这些人来说,丞相是他们的恩人,是他们的指路明灯!

他们赶着牛羊,携带着皮货和草原珍宝,态度极为恭顺。

使者首领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目睹了洛阳的繁华和军容的鼎盛,尤其是当他们远远看到城头那黝黑的神武炮时,更是敬畏不己。

他们十分庆幸能够回归大汉,成为这繁华盛世的一员!

并且在内心深处,牢牢地告诫自己,决不能辜负这样的好日子,不能辜负丞相的恩情!

紧接着,西域长史府辖下的若羌、精绝、鄯善等小国的使团也到了。

这些使者被洛阳的宏大和富庶深深震撼,他们带来的贡品与汉朝回赠的丝绸、瓷器、茶叶相比,显得黯然失色。

看到洛阳城内铺满了柏油路,周边的驰道宽阔平整,他们对大汉的敬畏之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高度!

随后,辽东的夫余、高句丽,南方的山越部落,乃至更远的南夷商人团体,也纷纷遣使来朝。

洛阳的驿馆人满为患,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汇聚一堂,共同感受着这座东方帝都的恢弘气度。这一切,都无声地彰显着大汉即便经历内乱,其国威与向心力依然不容小觑。

此时的大汉,大有万国来朝的气魄!

这些使团受到鸿胪寺的热情接待,陈垚甚至亲自抽空接见了几个重要使团的领袖,态度温和却又不失威严,充分展示了“天朝上国”的气象。

每一次接见,都有《大汉时报》的官员详细记录,次日便刊发出来送往全国各地。一是让天下百姓安心,二是告诫各地宵小,不要耍小心思。

但即便如此,袁家的残余势力仍然一意孤行,蠢蠢欲动。

冀州,渤海郡,袁绍府邸。

袁绍召集了以郭图,逢纪,审配等人为首的谋士,正在接见鲜卑使者,旁边,还有王芬和袁术派来的人。

也许是袁家遭逢大难,兄弟二人有了共同的敌人,袁术和袁绍似乎冰释前嫌,紧密合作。

袁绍面色凝重,将一份密报拍在案上:“诸位都看到了!陈垚小儿在洛阳搞什么‘万国来朝’,装点门面!各地使节趋之若鹜,连那些化外蛮夷都去捧他的臭脚!若让其登基大典顺利完成,其声势将如日中天,我们再想有所作为,难如登天!”

郭图阴声道:“主公所言极是。陈垚此举,意在震慑西方,巩固其权位。我们必须在他大典之前,给他来个当头棒喝!”

逢纪生怕郭图抢攻,赶忙献策,“如今万国来朝,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是天赐良机。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能围攻洛阳,陈垚必然会在各邦使臣前颜面尽失,从而失去人心。”

王芬的代表忧心忡忡道:“可是,合肥侯那边始终态度暧昧,不肯明确表态。没有宗室大旗,我们起事,名不正言不顺啊!”

这时,那位鲜卑使者操着生硬的汉语开口了,语气带着草原民族的彪悍与贪婪:“袁将军,我们大单于让我传话,只要你们答应事成之后,将并州北疆五郡划归我们鲜卑,并开放互市,允许我们购买铁器、盐茶,我们鲜卑铁骑,愿为先锋,助你们攻入洛阳!”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与胡虏合作,无异于引狼入室,但眼下形势逼人,他手中兵力不足,急需要鲜卑这股外力。

他强压不快,沉声道:“大单于的好意,本将军心领了。条件可以谈,但必须在我们共立新君,铲除国贼之后!”

chapter_();

鲜卑使者咧嘴一笑:“那是自然!我们鲜卑人,最重承诺!”

去年陈垚亲自带队征服了南匈奴,让鲜卑感到恐慌。原本他们是打算臣服大汉,可大单于在得知南匈奴己经取消了族称,彻底归附大汉,并且更名为蒙古。

所有鲜卑族人,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这才有了,与袁绍合谋的想法。

郭图补充道:“此外,还需联络乌桓峭王苏仆延。乌桓骑兵亦是一股强大力量。可许以幽州部分郡县之利,诱其共同起事。”

袁绍点头:“此事交由公则(郭图字)去办。另外,王使君那边,还需加紧劝说合肥侯!告诉他,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再犹豫,待陈垚稳固局势,第一个清算的就是他这等有资格继承大统的宗室!他不是胆小吗?那就告诉他,顺从我们,尚有生机;若是不从,陈垚也不会放过他,我们也不会让他好过!”

王芬的代表心中一凛,连忙应道:“下官明白!定将袁将军之言,原原本本告知合肥侯与王使君!”

几乎与此同时,幽州蓟城,州牧府内。

刘虞也正在接见一位特殊的客人——乌桓峭王苏仆延的使者。使者带来了苏仆延的问候和一份“厚礼”,但言语间却试探着刘虞对洛阳局势的态度。

刘虞面色平静,心中却波澜起伏。

他素以仁德治幽州,与乌桓、鲜卑等部族也尽量保持和平。

但如今,袁绍、王芬等人显然在积极拉拢这些胡人,欲借其力南下,这让他感到十分的忧虑。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大汉内部的事情。

如果引这些外族入关,受苦的还是大汉的百姓啊。

“回去告诉峭王,”刘虞缓缓开口,语气坚定,“大汉之事,乃我汉家内部事务,不劳外族插手。本官受先帝厚恩,牧守幽州,保境安民乃第一要务。望峭王恪守盟约,勿要听信小人挑唆,以免引火烧身。”

使者悻悻而去。

刘虞独坐堂中,长叹一声,他既不愿看到陈垚独揽大权,更不愿看到袁绍等人引胡人入关,祸乱中原。

他心中那个“清君侧、扶汉室”的念头,与对胡虏的深深忌惮缠在一起,让他此刻十分矛盾。

经过一夜的思考,他最终还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他提笔写下一封密奏,派人火速送往洛阳,向陈垚禀报了乌桓使者的动向和袁绍可能勾结外族的迹象,这既是一种示好,也是一种试探,更希望朝廷能重视北疆的隐患。

留守蒙州的刘备,也接到了刘虞的信,毕竟蒙州现在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平静。

于夫罗一走,他担心刘备难以主持大局,担心蒙古族与北匈奴勾结,行反叛之事。毕竟,这些异族在汉人眼中,从来都是没有信誉的。

不过,刘虞显然多虑了。

刘备虽然是他的后辈,可是一手仁德治民不输给任何人,他凡事亲力亲为,与蒙古族各部以心交心,短短一个冬天,便建立了很高的声望。

再加上大汉源源不断的接济,蒙古族各部切身实地的感受到了好处,自然没有反叛之心。

而那些心怀不轨的部落就算想反叛,也难以成事。一是理亏,二是没有人支持,三是畏惧大汉军队。

陈垚可是足足给了刘备一千杆枪,十万发子弹!

有此等威慑在,谁敢乱跳?

刘备虽然也担心朝廷的局势,可收到了关羽和张飞的信后,一颗心也安定了下来,认认真真地替陈垚打理蒙州!

丞相府内,陈垚看着案头堆积的情报——有关各地使团盛况的,有关袁绍、王芬勾结外族的,有关刘虞密奏的他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容。

“跳梁小丑,终于按捺不住了?连鲜卑、乌桓都敢勾结,真是自寻死路!”他转向贾诩和郭嘉,“文和,奉孝,看来我们的登基大典,不会太平静了。也好,正好借此机会,将这些内忧外患,一并解决!”

贾诩捻须道:“丞相,可令北疆诸将加强戒备,调吕布将军和栾提律浑将军,领一万骑兵赶赴雁门关、密信公孙瓒部,令其严防鲜卑、乌桓异动。我们假装把人都派出去,给他们造成一种洛阳空虚的假象,而真实目的则是张网以待。”

“末将愿为丞相分忧!”吕布等人站了出来。

他们也想留在洛阳见证辉煌,但国家有难,他们身为大将,必须有所担当!

郭嘉懒洋洋地笑道:“袁本初想给丞相送一份‘大礼’,我们岂能不收?只是这礼物,怕是要变成他们的催命符了。”

“这件事情,就辛苦各位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UAW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开局向刘宏自爆穿越者身份 http://www.220book.com/book/UAW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