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葛衣初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隐居深山:我的附灵物品能升级 http://www.220book.com/book/UE3S/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隐居深山:我的附灵物品能升级》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晨光微熹,山间的雾气还未散尽,张清己经背着竹篓踏上了后山的小径。

十月的山风带着沁人的凉意,吹得葛藤叶子沙沙作响。

这些攀附在乔木上的藤蔓经过一夏的生长,如今纤维最为强韧,正是采集的好时候。

张清选了几株手腕粗细的老藤,用柴刀从根部砍断,再顺着枝干一点点剥离。

葛藤的外皮粗糙皲裂,内里却藏着柔韧如麻的纤维。他手法娴熟地将藤皮整条剥下,像褪去一件陈旧的外衣。

露出的乳白色内茎在晨光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摸上去滑腻中带着韧性,隐约还能闻到一股青涩的草木香。

“比之前看到的好。”

他掂了掂手中沉甸甸的藤皮,满意地收进竹篓。

这些纤维经过处理后,可以搓成细绳,织成夏布,甚至做成蓑衣,山里湿气重,葛布透气吸汗,远比化纤面料舒适。

太阳完全升起时,张清己经采了满满一篓。回程路上,他顺手摘了几把紫苏和野菊,准备晒干后用来给布料染色。

老宅后院,新搭的晾架派上了用场。

张清将葛藤皮浸入灵水池中,让纤维充分吸水软化。

这些池水经过玉珠长期滋养,带着淡淡的灵气,能加速纤维分解却不损伤韧性。

藤皮在水中渐渐舒展,像复苏的活物般轻轻摆动。

趁这个空档,他取出去年用过的木槌和石砧。

这两样工具都是他自己做的,木槌选用的是百年油松的枝干,沉重却不震手;石砧则是从溪边挑的鹅卵石,表面磨得光滑如镜。

“啪——啪——”

捶打葛藤的声音在院子里有节奏地回荡。每一下力道都要恰到好处:太重会打断纤维,太轻又无法分离胶质。

张清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很快找到了最佳力度。

随着捶打,藤皮渐渐碎裂,露出里面丝絮般的纤维。

这些纤维呈半透明状,细如发丝却异常强韧,用手指都难以扯断。他将初步处理的纤维束挂在晾架上,任山风吹拂。

接下来需要日晒夜露整整三天,让天然微生物分解残留的果胶。

等待的间隙,张清开始制作织布机。

他翻出珍藏的几块老梨木,这是雷劈倒的一棵古树,木质紧密不易变形。先用墨斗弹线,再以刨子修出光滑的平面。

织布机的框架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不用一根铁钉,全靠精确的凹凸咬合。

“这里要留出经轴的槽……”

张清对照着《天工开物》上的图谱,在木料上仔细标记。古法织布机看似简单,实则每个部件都有讲究——

经轴要略带弧度,防止纱线缠绕;

综框必须绝对平行,才能保证经纬交织均匀;

最精巧的是那个“蹑”,也就是踏板,需要根据织工的身高调整角度,否则一天下来腰腿酸痛难忍。

凿子与木槌交替起落,木屑如雪花般纷飞。

张清的手法虽不如专业木匠娴熟,但胜在耐心细致,每个榫眼都打磨得严丝合缝。

到日落时分,织机的主体框架己经初具雏形。

第三天清晨,葛纤维终于完成了自然脱胶。

张清将晾晒好的纤维束放入温热的灵水中轻轻揉搓,残余的胶质如云絮般散开,留下纯净的纤维。

这些纤维还要经过“沤练”——用草木灰水浸泡一日,进一步软化。

趁着沤练的时间,他完善了织布机的细节。

梭子是用野桃木雕刻的,两头尖中间宽,形如一叶小舟;筘齿则选了弹性极好的竹片,每根都削得粗细一致,排列得密不透风。

最费功夫的是那个“绦环”,需要用细藤条编成环扣,既要灵活又不能太松。

当最后一根竹筘安装到位时,整个织机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木色,宛如一件古朴的艺术品。

张清试着踩动踏板,综框上下翻飞,发出清脆的“咔嗒”声,流畅得令人惊喜。

第西天,沤练好的葛纤维终于可以纺线了。

张清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取出一个自制的纺锤,木制的轴心,底部嵌着块圆形石片增加惯性。

他将纤维束轻轻撕开,捻成细条接在纺锤上,然后手腕一抖,纺锤便呼呼旋转起来。

“嗖——嗖——”

旋转的纺锤将纤维不断拉长、加捻,最终形成均匀的纱线。

这个动作需要极强的耐心,快了容易断线,慢了又会粗细不均。

但张清的手稳如磐石,纺出的纱线竟比买来的棉线还要匀称。

阳光渐渐西斜,他的脚边己经堆了十几团葛纱。这些纱线带着天然的浅褐色,在夕阳下泛着丝绸般的光泽。

取一根轻轻拉扯,弹性十足却不会轻易断裂,正是织布的上好材料。

第五天,一切准备就绪。

张清将经纱一根根穿入综眼,再引过筘齿,最后固定在卷布轴上。

这个过程极为繁琐,上千根经纱不能有丝毫错乱,否则织出的布匹就会有瑕疵。

当最后一根经纱就位时,己是正午。他擦了擦额头的细汗,小心地踩下踏板。

“咔嗒——”

综框抬起,形成梭口。

桃木梭子穿行其间,带着纬纱划过经线。

筘座前推,将纬纱压实。

“咔嗒——”

综框落下,经纬交织。

第一根纬纱就位,葛布诞生了最初的纹理。

张清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手脚配合渐渐娴熟。织机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像是山间新添了一种乐器。

随着梭子来回穿梭,布匹在卷布轴上缓缓增长,露出细腻的平纹肌理。

这种最原始的织法速度极慢,一个下午也不过织出尺余。

但张清并不着急,织布本就是修身养性的过程,快不得,也急不得。

傍晚时分,他剪下第一块成品布。

布料约莫两尺见方,质地挺括却不僵硬,对着光看能看到经纬交织的均匀纹理。

最奇妙的是,葛布自带一种清凉感,贴在皮肤上如触山泉,与市售的棉麻截然不同。

张清将布料浸入紫苏染液中。淡紫色的汁液渐渐渗入纤维,将原本的浅褐色染成优雅的藕荷色。

晾干后,这块布将用来制作一件夏季短衫,从采集原料到成衣,完全由他一手完成。

夜幕降临,张清坐在织机前,借着油灯的光亮继续工作。

梭子穿梭的声音与虫鸣融为一体,山风偶尔拂过,带来远处溪流的潺潺水声。

玉珠在腰间的布袋里微微发热,仿佛也在欣赏这静谧的劳作。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见过祖母织布,那时觉得枯燥乏味,如今自己动手,却品出了其中真味——

一梭一线,都是时间的具象;

一经一纬,尽是山居的注脚。

织机“咔嗒”作响,像是应答着他的思绪。

明天,这块葛布将继续增长;

后天,或许可以尝试更复杂的花纹;

再往后……

在这座深山里,每个明天都值得期待。



    (http://www.220book.com/book/UE3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隐居深山:我的附灵物品能升级 http://www.220book.com/book/UE3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