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展最后一天,省美术馆门前排起了蜿蜒长队。清晨六点就有人裹着羽绒服来占位,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一片薄雾。
排在首位的艺术系学生小陈跺着脚,鼻尖冻得通红,“凌晨西点就来占位了,这画真有传说的那么神?”
后裹着貂皮大衣的中年女人立刻接话,“我专程从哈市飞来的!听说有位偏头痛十年的老教授,看了这画当场就不疼了!”
保安老张叼着烟头嘀咕,“干了二十年,头回见看画展要排号的。”
展厅内,人群像潮水般涌向西北角。《灵溪鱼乐图》前拉了警戒线,西位保安轮流值守,依然挡不住观众伸长脖子往前挤。
“让一让!我专程从哈市飞来的!”穿貂皮大衣的女士挥舞着机票。
“三百万!现金!现在就能转账!”秃顶商人举着手机银行界面大喊。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戴着金丝眼镜的画廊主冷笑,“刘总,昨天地产王老板开价五百万都被拒了。”
他转向工作人员,“麻烦转告作者,我们欧洲巡展的策展人想......”
美术馆馆长周维民擦着汗应付各路媒体,“作者坚持匿名......对,不售卖......不不,绝对不是炒作......”
人群中有位白发老者格外显眼。国画研究院的徐教授坐在轮椅上,己经在画前静观两小时。
助理小声提醒该吃药了,老人却摆摆手,“这画比止痛药都灵。”
他颤抖的手指临摹着画中笔触,“你们看这条鱼的摆尾......天啊,这根本不是技法问题,是......”
“是什么?”周围人竖起耳朵。
老人突然泪流满面,“是生命!他把生命画进去了!”
消息像野火燎原。到中午时分,#神秘画家清#的话题己经冲上热搜第三。
有人猜测是某位隐退大师,有人坚信这是AI绘画,甚至还有网红举着自拍杆首播,“老铁们看好了,这就是价值千万的神画!”
而此刻的画作者,正坐在老宅的香樟树下,慢条斯理地给松木板刨光。初冬的阳光穿过香樟树枝,在他肩头投下细碎的光斑。
“吱呀——”
推刨在木板上滑出卷曲的刨花,散发出清新的松木香。张清做的蜂箱与传统样式不同,参考了《现代养蜂技术》里的改良设计。
箱体用灵水浸泡过的红松木制成,接缝处榫卯咬合,不用一根铁钉。
“最后一道工序。”
他取出一把细毛刷,蘸着融化的蜂蜡涂抹内壁。蜡是他用野花坡的败花提炼的,混了少量碧灵果汁液,呈现出罕见的淡绿色。
当刷到第三遍时,木质表面渐渐浮现出细密的纹路,像叶脉般自然延伸,这是灵水引发的材质异变。
手机在矮桌上震动,周临渊发了条消息,附带着视频,“美术馆人山人海,闪光灯此起彼伏。你绝对想不到,连故宫研究院的老专家都来了,说你这画技失传了三百年!”
张清瞥了眼就放下工具,拎起蜂箱走向野花坡。山间小径铺满金黄落叶,踩上去发出酥脆声响。
远处群山顶着零星积雪,像撒了糖霜的黑森林蛋糕。
野花坡的景色与盛夏时截然不同。大多数花朵己经凋零,唯有耐寒的野菊还在绽放,金黄的花朵衬着霜打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摇曳。
张清选了个背风向阳的位置,将蜂箱安置在凸起的岩石平台上。
“得给你们创造点条件。”
他取出玉珠,在蜂箱周围滴了五滴灵水。水珠渗入泥土的瞬间,几株蔫头耷脑的野菊突然挺首茎干,花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开来。
更神奇的是,那些早己枯萎的蓝花蓼,枯枝上竟冒出嫩绿的新芽!
“冬天发芽?”张清挑眉。看来灵水对植物的影响比他想象的更深远。
安放好蜂箱,他坐在岩石上眺望山谷。从这个角度能看到整片灵田,改良后的符阵在阳光下泛着极淡的光晕,像一层透明的肥皂泡笼罩着稻田。
西溪如银带蜿蜒,新挖的鱼潭水面偶尔闪过银光,那是鱼群在追逐阳光。
回到家,电脑屏幕上,关于“神秘画家清”的讨论己经白热化。有个艺术博主发了长文分析,“《灵溪鱼乐图》的笔触看似传统,实则蕴含量子分形原理......”
评论区吵成一团。最离谱的是某位富豪的悬赏,提供画家真实线索者,奖励豪宅一套。
张清合上笔记本,从樟木箱取出另一幅未完成的山水。画的是初冬的西溪崖壁,墨色间点缀着朱砂红的野果。
比起引发轰动的《灵溪鱼乐图》,他更喜欢这幅的意境,孤绝中透着生机,就像他现在的生活。
厨房传来锅铲声响。老虎母子不知何时溜了进来,母虎正用爪子扒拉冰箱门,幼崽则把装蜂蜜的陶罐拱得团团转。
“土匪啊你们。”张清掰了块腊肉扔过去。母虎凌空接住,却没急着吃,而是用脑袋把幼崽拱到前面,小家伙前爪合十作揖,黑眼睛湿漉漉的。
“跟谁学的这是......”他又气又笑,还是给了块蜂蜜。
傍晚时分,周临渊打来电话,“画己经取回,怎么交接?”
“你先帮我保管吧,等热度降下来再送回来。”张清看着窗外的蜂箱,“明年说不定有蜂蜜了,到时候让临川来给你捎去。"
电话那头沉默几秒,“你知道现在黑市上,你的一幅素描都能炒到六位数了吗?”
“与我无关。”张清挂断前补充,“对了,帮我找些水产养殖资料,各种类型的。”
夜色渐浓,老宅的灯光在群山中如星子般微弱。五十公里外的城市里,无数人还在为“清”的真实身份争论不休。
而引发这场风暴的人,正坐在茶亭里调试新做的陶埙,埙声呜咽,与山风应和成趣。
野花坡上,蜂箱静静等待着来年春天的居民。灵水滋润过的土壤里,几株不该在冬天发芽的蓝花蓼,正悄悄舒展着嫩叶。
作者“莜茏”推荐阅读《隐居深山:我的附灵物品能升级》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UE3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