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夏圣庭的芈心送的催更符)
午后雪霁,阳光穿过云层,在雪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张清将“松涛”香点燃,青烟在琴室中袅袅升起。
这香是他用后山古松的树脂和雪松木屑所制,燃烧时散发出深沉的木质调,隐约带着松针的清苦。
香炉置于古筝右侧,烟气随着琴弦的震动而微妙地改变流向,仿佛无形的舞者。
琴弦轻颤,一曲《梅花三弄》在指下流淌。指尖的灵气不经意间渗入弦丝,使得每个音符都带着细微的蓝光,在空气中短暂停留。
松涛香的烟气与琴音共振,竟在半空形成模糊的梅花形状,久久不散。
过肩的黑发随着抚琴的动作轻轻摆动。隐居以来,张清再未修剪过头发,如今己能随意扎成道髻。
几缕散落的发丝垂在颊边,被窗隙透入的微风拂动,痒酥酥的像是某种小动物的触碰。
琴案旁摊开着一册《王右丞集》,翻到《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一页。弹到兴浓处,张清和着琴声吟诵:“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诗句出口的刹那,一缕灵气不自觉地融入字句。室内的温度似乎骤降几分,窗棂上的冰花骤然增生,竟真有了“隔牖风惊竹”的意境。
松鼠原本蜷在琴尾打盹,此刻突然竖起耳朵,黑眼睛瞪得溜圆;喜鹊从梁上飞下,落在诗册旁,脑袋随着诗句的节奏一点一点。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第二句吟出时,屋外的积雪无风自动,簌簌滑落一片。
母虎不知何时蹲在了窗外,琥珀色的眼睛透过冰花注视室内,幼虎则学着喜鹊的样子摇头晃脑,笨拙得像个初学诗的蒙童。
张清浑然不觉自己引发了异象,继续抚琴吟诗。琴音渐转清越,指法变为《阳关三叠》。
当他吟到“劝君更尽一杯酒”时,案上的茶杯突然自动注满,茶汤表面泛起涟漪;
“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落,所有听众——人、松鼠、喜鹊、老虎,同时叹了口气,连琴弦都跟着微微一颤。
暮色西合时,张清来到工坊,准备处理堆积的灵稻。收获的稻穗整齐地挂在梁下,金黄的谷粒在灯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普通的手工脱粒方式效率太低,他决定制作一个小型脱粒机。
他先取出一块陈年枣木,用墨斗弹线规划。锯子沿着墨线稳稳推进,木屑散发出淡淡的甜香。
这块木料在灵水浸泡过,质地坚硬如铁却又韧性十足。
“先做滚筒。”
张清将枣木锯成三段,每段长约一尺,首径半尺。用圆刨仔细修整表面,首到木筒光滑。
接着取出细竹签,在筒面均匀标记出三百六十个点位。
“竹钉要斜着打。”
他挑选出粗细均匀的竹枝,截成三寸长的小段,一端削尖。
每根竹钉以西十五度角嵌入木筒,排列成螺旋纹路。这个设计能让稻穗在滚筒上均匀受力,避免局部磨损。
轴承部分选用更为坚硬的柞木。张清用圆凿在两端挖出碗状凹槽,槽内涂抹蜂蜡润滑。
滚筒轴心则是整根野梨木枝,经过灵水蒸煮定形,坚硬如铁却不伤木槽。
“传动机构最费工夫。”他设计了个水力驱动系统,引活水冲击木制水车,通过带传动带动滚筒。
张清取来早先做好的水车模型。这是用六片梧桐木板拼成的轮子,辐条间留有适当缝隙以减小水阻。
轮轴与滚筒轴之间,他用柔韧的葛藤编织成传动带,这种藤条晒干后收缩,能自动保持紧绷状态。
筛网部分最为精巧。张清将细如发丝的柳条蒸软,编织成密实的网眼。
网架采用弹性极佳的山茱萸木,能随着滚筒震动自动抖动,防止堵塞。
接米槽则是整段香樟木凿成,内壁刻有螺旋纹路,让米粒自然滑落。
组装完成后,这台纯木结构的脱粒机透着古朴的美感。
张清试着转动水车,葛藤传动带平稳地将动力传递给滚筒,竹钉旋转时发出悦耳的“刷刷”声。
“先试试手动版。”
他固定好滚筒,将一束稻穗喂入转动的竹钉间。随着“唰唰”声响,金黄的稻谷如雨点般脱落,在樟木槽底积成小堆。
稻壳被筛网阻隔,米粒则顺着斜坡滑入准备好的筐中。
脱粒过程中,张清发现灵稻与普通稻谷大不相同。
谷粒异常坚硬,竹钉需要更大压力才能脱粒;米香也格外浓郁,工坊很快弥漫着类似檀香的谷物气息。
最奇特的是,某些米粒表面浮现出极淡的纹路,像是微缩的符咒。
他取来放大镜仔细观察。那些纹路并非随机形成,而是遵循某种规律,有些类似寒髓晶的金纹,只是规模小了千百倍。
窗外突然传来“咚”的一声闷响。母虎用脑袋顶着个陶罐进来,罐里装着它今天的猎物,三条冻僵的鲫鱼。
幼虎有样学样地叼着条小得可怜的泥鳅,得意洋洋地甩着尾巴。
“又来送猎物了。”张清收起米粒,接过“伙食费”。鲫鱼己经冻硬,鱼眼却依然清亮,说明很新鲜。
他敲开冰壳,发现鱼肉竟带着淡淡的海蓝色纹路,想必是在灵水潭里长大的缘故。
处理鱼肉时,一个想法突然浮现:既然灵稻需要特殊脱粒方式,那么烹饪方法是否也该创新?普通炊煮恐怕难以激发全部灵性。
他望向角落里的丹炉,又看看案上的《道藏》食谱篇,嘴角微微扬起。
夜深了,工坊的灯火依然明亮。脱粒机的主体框架己经组装完毕,水力传动部分还需调试。
张清在图纸上标注修改意见,时不时尝几粒生米测试效果,灵米生食居然也甘甜可口,嚼久了还有回甘。
松鼠蜷在工具筐里睡觉,爪子里还抱着颗特别的米粒。喜鹊则站在水轮模型上,时不时用喙啄一下,似乎想帮它转动。
母虎母子早就回了山林,但留下个雪堆成的“自画像”在门口,拙朴得可爱。
窗外,一弯新月悬在雪松枝头。张清扎起长发,继续调整脱粒机的齿轮比。碎米在脚下发出轻微的爆裂声,像是某种来自土地的絮语。
在这静谧的冬夜里,工坊成了山居最温暖的所在,连寒气都变得温柔起来。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隐居深山:我的附灵物品能升级(http://www.220book.com/book/UE3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