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战士格斗大赛带来的震撼尚未平息,林薇带来的下一个“学习任务”,则让陆渊看到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力量之路。
几天后,在潜龙安排下,陆渊和周文、李强等几名核心学员,乘坐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厢式车,秘密前往位于市郊的某处潜龙研究部外围基地。
穿过层层哨卡,进入一个充满科技感的巨大地下空间。这里没有基因战士那种狂暴的压迫感,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金属、闪烁的指示灯和低沉的机械运转声。
“欢迎来到‘磐石’基地。”林薇换上了一身利落的作训服,担任向导,“今天带你们参观的,是潜龙目前部分非涉密的单兵辅助装备研发项目。希望能为你们的‘融合’之路提供一些启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造型各异的外骨骼装甲原型机。
有侧重力量增幅的“蛮牛”型,粗壮的液压杆和合金骨架,能轻易让士兵举起数百公斤的重物;
有侧重机动和负重的“信天翁”型,轻巧的碳纤维框架和高效的微型电机,能大幅提升长途奔袭和复杂地形通过能力;
还有集成多种功能、看起来如同简化版钢铁侠的“卫士”型,配备了基础的态势感知雷达和小型武器挂载点。
“这些是机械外骨骼,通过电机和液压系统放大穿戴者的力量、速度和耐力。目前主要应用于后勤运输和特殊工程作业,战斗型号还在测试中,存在能耗高、噪音大、灵活性不足等问题。”林薇介绍道。
接着,他们来到了能量武器试验区。
这里没有震耳欲聋的枪声,只有低沉的嗡鸣和炫目的光束。
“高功率激光致盲器,非致命性,有效干扰敌方视觉和光电设备。”
“脉冲声波发射器,可定向发射高强度声波,造成眩晕、恶心等生理不适。”
“小型电磁脉冲(EMP)装置,可瘫痪近距离的电子设备。”
“这些是非致命能量武器,主要用于反恐、安保和控制骚乱。真正的能量杀伤武器,受限于小型化能源和散热问题,目前还无法大规模列装单兵。”林薇解释道。
最后,他们来到一个模拟训练场。几名潜龙士兵正在进行装备测试。
其中一人穿着轻便的传感作战服,动作迅捷,借助墙壁和障碍物进行高速机动,头盔上的战术目镜不断闪烁着数据流。
另一人则操控着一架巴掌大小、造型流线的微型无人机。无人机如同灵活的蜂鸟,在复杂的模拟巷道中无声穿梭,将实时高清画面和热成像信息传回士兵手腕上的战术平板。
“这是新一代单兵综合作战系统(ICSS)的雏形。”林薇指着那些设备,“集成态势感知、信息处理、小队协同、以及基础的辅助瞄准和威胁预警功能。目标是让士兵成为战场上的‘信息节点’和‘智能终端’,提升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
陆渊和学员们看得眼花缭乱,心神激荡。这与基因战士那种改造自身的狂暴力量截然不同,是纯粹依靠外部科技装备提升人机效能的道路!虽然各有局限,但展现出的潜力令人惊叹。
“林专员,”陆渊看着一名士兵利用外骨骼轻松翻越两米多高的障碍,眼神发亮,“这些装备对使用者的体能和反应,是否有特殊要求?”
“当然。”林薇点头,“装备越先进,对使用者的负荷越大。比如外骨骼,需要强大的核心力量和肢体协调性来驾驭,否则反而会成为累赘。能量武器和信息系统操作,也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神经反应速度。可以说,使用者的基础素质,决定了装备能发挥的上限。”
陆渊心中豁然开朗!科技装备不是万能的,它需要强大的使用者来驾驭!而他的武道训练体系,恰恰是在打造最强大的“使用者”基础!力量、速度、耐力、反应、协调、意志…这些都是科技装备发挥威能的基石!
反之,科技装备又能弥补武者远程攻击、信息获取、环境适应等方面的短板!
一条清晰的“人武为本,科技为用”的融合思路,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他仿佛看到,未来的振明武馆弟子,不仅拥有超越常人的体魄和武技,更能熟练驾驭先进的单兵装备,成为真正适应现代复杂战场环境的“科武战士”!
参观结束,回程的车厢内气氛热烈。周文、李强等人还在兴奋地讨论着看到的各种酷炫装备。
“馆主,要是咱们也能穿上那外骨骼,再配合咱们的身法,那得多厉害!”李强兴奋地比划着。
“还有那微型无人机!要是打架的时候放出去,对方躲哪儿都能看见!”周文也两眼放光。
陆渊含笑听着,心中却在飞速思考着如何将今日所见融入教学。或许,可以先从最基础的开始?比如,利用潜龙提供的动作捕捉设备,更精准地分析学员在复杂地形移动时的发力效率和动作轨迹,优化《踏雪无痕》的技巧?或者,尝试模拟穿戴负重(模拟外骨骼重量)进行训练,提前适应?
融合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方向己然明确,曙光初现。
武镇诸天:我的聊天群遍布万界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武镇诸天:我的聊天群遍布万界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UE9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