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盐碱地边缘的清水村,村民老周蹲在水库岸边,望着泛着淡白色的水面唉声叹气。
水库里飘着几具翻着肚皮的草鱼尸体,岸边的渔网晾了半个月,连条小鱼苗都没捞上来——这是今年第三次试养失败了,普通淡水鱼一放进水库,没几天就会因为水质太咸而死亡,好好的水库渐渐成了没人敢碰的“废塘”。
“以前水库水没这么咸,这几年蒸发量大,地里的盐碱又渗进来,水越来越咸,鱼根本活不了!”
老周捡起岸边的死鱼,语气里满是无奈。清水村靠这水库吃饭,以前水好的时候,村民们养鱼、种藕,一年能赚不少钱,可随着水质盐碱化,养鱼成了奢望。
有村民试着养耐盐的虾,可没技术,虾苗全死了;扶贫队也帮着联系过水产专家,试了好几种鱼,都没能存活,水库成了村里脱贫路上的“拦路虎”。
村里二十多户脱贫户,原本指望靠养鱼增加收入,现在却只能看着“废塘”发愁。
村支书老郑带着扶贫队员绕着水库转了好几圈,手里拿着水质检测报告,眉头皱得紧紧的:“水的盐度是普通淡水的三倍,专家说常规鱼类都养不了,这水库要是用不起来,村里的渔业脱贫计划就全泡汤了。”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身着藏蓝色制服的孙悟空跟着市局的乡村振兴队来了。
他刚到清水村,就跟着老周去了水库——正午的阳光照在水面上,泛着一层淡淡的盐霜,孙悟空蹲下身,用手掬起一捧水尝了尝,眉头微微一皱:“这水盐度确实高,但也不是没辙,我有办法找能在这水里活的鱼!”
第二天一早,孙悟空就独自去了东海,从龙宫借来一批特殊的“耐盐鱼苗”——这种鱼产自深海与河汇处,能适应高盐度水质,肉质还比普通淡水鱼更细嫩。
带回鱼苗后,孙悟空没有首接放进水库,而是教村民们用“逐步加盐法”驯化鱼苗:先把鱼苗放在普通淡水里,每天往水里加一点水库的盐碱水,让鱼苗慢慢适应盐度,半个月后,再把它们放进水库。
“鱼苗和人一样,突然换环境会不适应,得让它们慢慢习惯这里的水。”孙悟空一边教老周调节水箱里的盐度,一边解释。
为了改善水库水质,他还提议在水库岸边种上芦苇——芦苇的根系能吸收水里的盐碱,净化水质。每天清晨,孙悟空还会站在水库边,默念“净水咒”,加速水体循环,降低水里的有害物质含量。
村民们一开始半信半疑,怕这次又像以前一样失败。
可没过多久,大家就发现,水库里的耐盐鱼不仅活了下来,还长得很快——这些鱼食量不大,还能吃水里的浮游生物,不用怎么喂饲料。
老周每天划着小船去水库查看,看着鱼群在水里游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以前看水库就发愁,现在看着鱼,比看到啥都高兴!”
三个月后,耐盐鱼长到了半斤重,孙悟空又帮村里联系了县城和市里的餐馆。
他带着餐馆老板来水库考察,现场捞起一条鱼,让村民做成清蒸鱼——鱼肉入口细嫩,没有一点土腥味,老板们当场就下了订单,给出的收购价是普通淡水鱼的两倍。
“这鱼肉质好,又是生态养殖的,城里顾客就爱吃这种!”
一家餐馆的老板尝了鱼后,当场和村里签了长期供货协议。很快,清水村的耐盐鱼就成了周边餐馆的“抢手货”,每天都有餐馆开车来拉鱼,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
老周算了算,光这半年卖鱼的收入,就比以前种庄稼一年赚的还多。
随着养鱼产业越来越红火,村里还成立了“清水村耐盐鱼合作社”,老周成了合作社的带头人,带着二十多户脱贫户一起养鱼。
孙悟空又帮村里引进了饲料加工设备,教村民用当地的玉米、豆粕做鱼饲料,降低养殖成本;还帮着联系了运输公司,让鱼能及时运到更远的城市,卖出更好的价钱。
现在的清水村,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看着“废塘”叹气的村子——水库里,渔船穿梭,村民们忙着捕鱼、喂鱼;岸边,芦苇长得郁郁葱葱,水质越来越清;合作社的仓库里,打包好的鱼箱堆得整整齐齐,等着发往各地。以前出去打工的年轻人,听说村里养鱼能赚钱,也纷纷回来加入合作社,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
老周划着渔船,看着水里欢快游动的鱼群,笑得合不拢嘴:“以前咸水愁死人,现在咸水养‘金鱼’,这鱼就是孙警官给咱送来的‘活元宝’!以后咱还要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人吃到咱清水村的耐盐鱼,让大家都靠这咸水发家致富!”
如今,清水村的“耐盐鱼养殖”模式还成了周边盐碱地村庄的榜样,不少村子都来取经,孙悟空又帮着他们引进鱼苗、指导技术,让更多“废塘”变成了“财源塘”。曾经让人头疼的盐碱水,终于成了清水村村民脱贫致富的“甜蜜泉”。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孙悟空人间守护神》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UEL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