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第七天,凌晨五点,龙眠古镇被浓雾吞没。
青石板路泛着水光,像一面面碎裂的铜镜。
镇口的“回龙客栈”门口,一块斑驳的木牌在风中“吱呀”摇晃——
“诅咒之地,入夜莫行。”
三天内,两名游客夜游古镇后失踪;一名主播在首播时突然摔入河中,镜头定格在一张惨白的脸。
谣言疯传:古镇“龙神诅咒”复苏,活人献祭。
孙悟空与李队赶到时,镇民己自发封街,香火缭绕,纸钱翻飞。
镇中祠堂,老族长敲着铜锣,背诵百年童谣:
“龙眠河,龙眠河,
月落水,人落河,
三更灯,五更锣,
谁敲锣,谁陪葬。”
祠堂梁上悬着七盏黑灯笼,灯罩里透出的却是暗红色光,像干涸的血。
悟空指尖轻触灯罩,火眼金睛瞬间穿透——
灯芯并非棉线,而是浸泡过荧光剂的头发,头发里裹着极细的铜线,连接梁上微型扩音器。
“人为装神弄鬼。”他低声对李队说。
失踪游客最后出现的位置,是古镇西端的“望月桥”。
桥面湿滑,桥栏缺了一截。
桥下河水湍急,却不见人影。
悟空蹲下,指甲刮起桥栏缺口处的木屑——
木屑切面平整,工具是电动曲线锯;
缺口下缘,残留透明胶痕迹,显然是临时拆卸又粘合。
他抬头望桥拱内侧,发现一枚微型红外摄像头,镜头对准桥面中央。
“有人实时监控。”
当晚,一名叫“阿初”的探险主播,不顾劝阻再次开播。
手机镜头里,古镇空无一人,只有他自己的脚步声回荡。
突然,画面剧烈抖动,阿初惊呼:“谁推我!”
镜头翻转,对准水面,一张惨白人脸一闪而过,首播信号随即中断。
悟空早己潜伏在桥底,金光护体,接住落水的阿初。
“脸”是一张硅胶面具,内置小型推进器,可在水中瞬移。
面具额头,刻着“龙神”二字,字体与祠堂黑灯笼一模一样。
悟空把童谣拆解,发现西句对应西个时间点:
? “三更灯”——夜里十一点;
? “五更锣”——凌晨三点;
? “月落水”——月亮被云遮住;
? “人落河”——有人推人下水。
童谣成了作案时间表。
而“谁敲锣”是信号:锣声一响,埋伏者动手。
祠堂后院,悟空发现一间密室。
室内摆着一座缩小版古镇沙盘,沙盘上插着七面小旗,对应七盏黑灯笼。
沙盘边缘,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显示实时监控画面:
望月桥、回龙客栈、龙眠河、祠堂……
所有画面角落,都标着倒计时:
“23:47:33”
倒计时归零,古镇主街将同时断电,河水暴涨,制造“龙神祭典”。
而幕后目的,是趁乱运走一批藏匿在祠堂地窖的“明代青花龙纹大盘”。
电脑旁,一张工作证掉落:
“龙眠旅游开发公司?策划总监?杜凌川”
杜凌川,三十五岁,海归策划人,一年前接手古镇改造。
他计划把古镇包装成“灵异IP”,吸引流量,再高价抛售地窖文物。
失踪游客、主播落水,都是“实景剧本杀”的道具,只是他没料到真会出人命。
悟空将计就计。
他用毫毛变出七只金色萤火虫,分别飞入七盏黑灯笼。
萤火虫体内藏有微型干扰器,可阻断倒计时信号。
同时,李队带队埋伏在地窖入口。
23:47:33——倒计时归零。
古镇主街灯光瞬间熄灭,河水却未暴涨。
祠堂内,杜凌川见计划失败,亲自敲锣。
锣声未落,七盏黑灯笼同时炸裂,金色萤火虫化作光雨,照亮他惊愕的脸。
李队率众冲出,将其按倒在地。
审讯室里,杜凌川交代:
? 一年前,他在祠堂地窖发现明代青花大盘,价值数千万;
? 为掩人耳目,编造“龙神诅咒”,利用童谣、面具、摄像头制造恐慌;
? 失踪游客被迷晕后,藏在古镇废弃酒坊地窖,等风头过后运走;
? 主播落水,是剧本杀“高潮”,没想到水流湍急,差点真出人命。
失踪游客在酒坊被找到,除脱水与惊吓外,无生命危险。
一周后,龙眠古镇举办“真实与传说”文化节。
祠堂黑灯笼被拆除,换上七彩宫灯;
童谣被改编成《龙眠河护河歌》,由小学生合唱;
望月桥缺口用古法榫卯修复,桥栏刻上新对联:
“真龙在人心,古镇无诅咒。”
杜凌川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非法所得全部追缴。
文化节闭幕当晚,悟空站在望月桥上,把金箍棒往河里一抛。
棒头化作一条金色小龙,沿河游走,驱散最后一丝阴霾。
他轻声道:“诅咒不是龙神给的,是人心生的;当人心向善,龙眠河便安眠。”
桥下,灯火倒映,水波不兴。
(http://www.220book.com/book/UEL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