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手机惊魂过后,林默老实了几天。
每天准时上下班,那部宝贝手机电量永远保持在100%,恨不得拿个防弹玻璃罩子供起来。
小王小李觉得领导最近有点怪,好像特别…惜命?时不时就摸摸口袋,确认手机在不在。
但他们也没多想,毕竟领导的心思你别猜。
就在林默以为生活重回正轨的时候,局里又下发了一个通知。
为了“提升基层科室工作规范化水平”,加强“上下联动”,局领导决定试行“科室观察员”制度!
从机关科室抽调精干力量,下沉到业务科室(和边缘科室),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班学习”和“工作指导”。
美其名曰:学习业务,指导工作,促进交流。
实际上,就是领导们不放心,派个眼线下来盯着!顺便看看能不能挖出点问题或者亮点。
消息一出,各科室反应不一。
业务科室有点紧张,怕被挑刺。
边缘科室则无所谓,反正破罐子破摔。
综合二科就属于后者。
小王和小李甚至有点小期待:“领导,会不会来个美女观察员?改善一下咱们科的生态环境?”
林默一盆冷水泼过去:“做梦吧!还美女?不来个事儿妈就谢天谢地了!”
他心里门儿清,这所谓的观察员,就是来找茬或者摘桃子的。
他们科虽然又穷又废,但最近曝光度有点高,保不齐就被哪个领导盯上了。
果然,分配名单下来,派到他们科的,是办公室新来的一个年轻人,叫郑乾。
名字挺吉利,但人据说有点…愣?或者说,特别认真?是那种会把“规范化”刻在脑门上的主儿。
王主任还特意把林默叫过去叮嘱:“小郑是大学生,刚来没多久,有热情,有想法!你们科虽然业务单一,但也要好好带带年轻人,让他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同时,也要虚心听取观察员的意见建议!”
林默心里冷笑:听听,听听这口气!不就是来找我们毛病的吗?
他回到科室,宣布了这个消息。
小王和小李有点失望:“郑乾啊…听说那人有点轴,不好相处…”
“怕什么?”林默冷笑,“他是观察员,又不是钦差大臣!咱们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让他好好‘观察’一下咱们的‘规范化’工作!”
第二天,郑乾果然背着个新书包,拿着笔记本,一脸严肃地来了。
小伙子长得挺精神,就是表情太紧绷,一看就没什么社会经验。
“林科长好!王科长好!李科员好!我是观察员郑乾,奉命前来学习锻炼!请多指教!”他上来就是一个九十度鞠躬,吓得小王小李赶紧躲开。
林默皮笑肉不笑:“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我们科条件简陋,没什么可学习的,小郑同志多包涵啊!”
郑乾一脸认真:“林科长谦虚了!任何岗位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会认真观察记录的!”
说完,他真的找了个角落的空位置(以前堆杂物的)坐下,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记录啥?
记录小王几点几分打开了哪个网页? 记录小李几点几分起身去接了杯水? 记录林默…林默好像在发呆?
林默心里首骂娘:这他妈是来监工的?
不行,得想办法把他同化!或者…吓跑他!
林默使了个眼色。
小王心领神会,开始他的表演。
他故意把舆情监测系统点开,然后切换到游戏界面(最小化),但又“不小心”让游戏音效漏出来一点。
郑乾立刻抬起头,扶了扶眼镜,在本子上记着什么。
小王赶紧切换回来,一脸“慌张”。
郑乾合上本子,走过来,语气严肃:“王科员,工作时间,请注意影响。”
小王立刻“羞愧”地低头:“对不起对不起!刚才系统卡了一下,弹了个广告窗口出来…我马上关掉!”
郑乾将信将疑地走了。
小李接着上。
他负责文件流转,抱着一摞文件,“踉踉跄跄”地从郑乾身边走过,“不小心”把几份文件掉在了地上,散落一地。
“哎呀!对不起对不起!”小李手忙脚乱地捡。
郑乾皱着眉,也蹲下来帮忙,一边帮忙一边说:“李科员,文件传递需要规范,最好使用文件夹,避免散落丢失…”
“是是是!您说得对!”小李连连点头,“我们科条件有限,文件夹不够用…下次注意,下次注意!”
林默看在眼里,心里暗笑。
轮到他出马了。
他端起那个掉漆的搪瓷杯,走到饮水机旁,接水的时候故意让水流很小,嘀嘀嗒嗒,接了老半天。
然后叹了口气,对郑乾说:“小郑啊,见笑了!这饮水机老了,出水不利索,就跟我们科的工作一样,效率低下啊!”
郑乾推了推眼镜,没说话,在本子上又记了一笔。
一天下来,郑乾的本子上记得密密麻麻。
下班时,他表情严肃地走到林默面前:“林科长,通过一天的观察,我发现贵科在工作效率、物品摆放、网络使用规范等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我梳理了几条初步建议…”
林默赶紧打断他,一脸“诚恳”:“小郑同志!你说得太对了!我们科问题很多!非常需要你这样有水平、有眼光的年轻同志来指导帮助!这样,你的建议非常宝贵,能不能形成一份详细的书面报告?我们一定认真学习,深刻反思,坚决整改!”
他心里想:写报告?累死你!而且写出来谁看?最后还不是扔抽屉里吃灰?
郑乾一听领导如此重视,顿时来了精神:“好的林科长!我一定认真总结!”
第二天,郑乾果然带来了一份打印好的、长达三页的《关于综合二科工作规范化的观察建议》。
条分缕析,事无巨细,从文件归档编号到茶杯摆放位置,全都给出了“规范化”建议。
林默拿着那份报告,看得“热泪盈眶”:“太好了!太及时了!小郑同志,你真是我们科的及时雨啊!我们一定照办!小王小李!过来学习!”
小王和小李凑过来,看着那些建议,脸都绿了。
这要全照办,还摸个屁的鱼啊?
林默却大手一挥:“从今天起,我们就按小郑同志的建议整改!首先!茶杯全部放在办公桌左上角!笔筒放右上角!文件必须用标签分类!”
他开始雷厉风行地“整改”,搞得科室鸡飞狗跳。
郑乾看着这一切,满意地点点头,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成效。
但他很快发现不对劲。
这种“规范化”整改,似乎…并没有提高效率?
反而因为过于刻板,耽误了不少时间。
比如找一份文件,原来小李随手就能抽出来,现在非得按照编号去查索引…
而且,林科长虽然口号喊得响,但执行起来总是“误差”。
不是“忘了”标签格式,就是“不小心”又把茶杯放错了位置。
小王和小李更是阳奉阴违,摸鱼技巧层出不穷。
郑乾较真,就去纠正。
但纠正了几次,发现根本纠正不过来!
这些人就像是得了“规范化”过敏症,无论怎么教,总能给你找出歪路子。
一周下来,郑乾累得够呛,身心俱疲。
他开始怀疑人生了。
是自己建议有问题?还是这个科…就没救了?
林默看着小伙子的精气神一点点被磨掉,心里乐开了花。
这天,他“无意中”跟郑乾抱怨:“小郑啊,你说这规范化是不是也得考虑实际情况?比如我们这破电脑,开机就得十分钟,你再让我弄那些复杂的归档,这工作还干不干了?”
郑乾看着那台确实破得可以的电脑,沉默了。
又过了几天,郑乾也不怎么记笔记了,也不怎么提建议了。
有时候看着小王摸鱼,他也只是张张嘴,最后叹口气,假装没看见。
他甚至开始学着和小李一样,在接水的路上偷偷看两眼手机。
林默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找个机会,和郑乾“推心置腹”地聊了聊。
“小郑啊,你这一个月辛苦了,也看到了,我们科就是这么个情况。不是不想搞好,是客观条件限制太多。你的建议都很好,但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郑乾深有感触地点点头,语气有些沮丧:“林科长,我明白了…有些事,确实不能太理想化…”
“对咯!”林默拍拍他肩膀,“基层有基层的难处。你这报告写得很好,回头我交给王主任,让他也知道知道咱们的困难。你这一个月,可是深入了解基层了,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郑乾被这么一“肯定”,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觉得自己之前有点过于书生气。
一个月观察期结束,郑乾回去汇报。
据办公室流传出来的小道消息,郑乾在汇报时,并没有过多指责综合二科的问题,反而重点强调了“基层工作的实际困难”和“现有条件下人员的主观努力”。
王主任听了,也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
观察员制度试行了一圈,最后也不了了之。
据说其他科室的观察员也和郑乾差不多,要么被同化,要么被现实打败。
林默又一次,用他独特的“咸鱼大法”,成功化解了“外敌”入侵,保住了科室的摸鱼净土。
送走郑乾那天,林默心情大好,甚至自掏腰包(真的自掏腰包)买了三根老冰棍。
“来,兄弟们,庆祝一下!观察员圆满滚蛋!”
小王和小李接过冰棍,吃得那叫一个甜。
跟着领导,别的不说,心理素质那是蹭蹭往上涨!
啥妖魔鬼怪来了,都能给他忽悠瘸了!
作者“东寒国的九头雉鸡精”推荐阅读《低调成首富:我在体制内当咸鱼》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UFP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