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百二十七章: 钱颢霖的公开课:匠心即人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薪火之长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UFR5/ 章节无错乱精修!
 

随着名声日隆,邀请钱颢霖外出演讲授课的机构络绎不绝,但他大多婉拒,选择深居简出,专注于教学和创作。然而,他却应允了一所顶尖综合性大学的特别邀请,前往举办一场面向全校师生的公开课。题目是他亲自拟定的:《匠心即人心》。

消息一出,一票难求。不仅艺术、设计、人文社科的学生蜂拥而至,连许多理工科、医学院的学生也慕名而来,都想听听这位传奇匠人如何解读“匠心”。

大礼堂座无虚席。钱颢霖一身素色中式衣衫,站在讲台前,没有PPT,没有炫目的视频,只有一杯清茶,一块普通的木料,和几把刻刀。

他没有从高深的技艺讲起,而是从一个小故事开始:“我收过一个学生,天赋很高,但心浮气躁,总想尽快雕出复杂的作品证明自己。我让他磨了三个月的刀,他差点放弃。后来他终于明白,磨的不是刀,是心。心不静,手不稳,再好的图谱也雕不出神韵。”

他拿起那块木料,轻轻抚摸:“木头是有生命的。你急躁,它就用粗糙的纹理和坚硬的质地回应你;你沉静,用心去感受它的脉络,它就会对你敞开,引导你下刀的方向。这不是玄学,这是一种长期的、专注的互动中产生的微妙首觉。”

“所谓‘匠心’,首先是一颗安静的心。”他缓缓说道,“在这个信息爆炸、追求速成的时代,安静下来,成了一种奢侈,也成了一种力量。能安静下来,才能听见材料的声音,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接着,他谈到了“敬畏心”:“对传统的敬畏,对自然的敬畏,对未知的敬畏。我们不是自然的征服者,只是其中一部分。‘点木通灵’不是我们去‘点化’木头,而是我们调整自己的频率,去与木材本身的‘灵性’达成共鸣。失去敬畏,技艺就会变成掠夺和控制的工具,最终反噬自身。”

一腔热血的写作大师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然后是关于“耐心”:“十年磨一剑,十年磨一心。所有精湛技艺的背后,都是无数个小时枯燥重复的练习。这不是苦役,而是一种修行。在重复中精进,在等待中感悟。最快的路,往往是看起来最慢的那条。”

他还强调了“责任心”:“匠人手里出的活,承载着信誉,更承载着文化。一件粗制滥造的作品,浪费的不只是材料,更是消耗着整个行业的信誉。而一件用心之作,哪怕很小,也是在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美和诚意。”

最后,他升华到“仁心”:“最高的匠心,是心里装着别人。思考你的作品能为使用者带来什么?是便利,是美感,还是一份宁静的陪伴?‘守心流’的‘守’,不仅是守护技艺,更是守护使用者的心。这才是技艺最终极的温暖和善意。”

整场讲座,钱颢霖没有卖弄任何高深术语,全程用最朴实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将“匠心”分解为“安静心、敬畏心、耐心、责任心、仁心”。他一边讲,一边随手用刻刀在那块木料上雕刻,讲座结束,一个简单却充满温润气息的小木葫芦己然在他手中成型。

他将小葫芦赠予台下一位提问的学生:“匠心不在远方,就在你此刻的专注里,在你对所做之事的尊重里。无论是雕刻、写作、编程还是做科研,道理是相通的。匠心,就是把你的人,你的心,完整地投入到你当下所做之事中的那种状态。”

全场静默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持久的掌声。许多学生眼含泪光。他们听到的不仅仅是一门手艺的讲解,更是一场关于如何安顿身心、如何对待事业、如何与世界相处的哲学课。

钱颢霖的这堂公开课,后来被整理成文,广泛传播,“匠心即人心”的理念深入人心,远远超出了工艺美术的范畴,成为激励各行各业从业者追求卓越、坚守初心的金玉良言。他用最首接的方式告诉世人:最高级的技,连接着最本真的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UFR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薪火之长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UFR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