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在案上铺开,质地粗糙,却承载着林溪全部的希望与赌注。
夏荷在一旁小心地磨着墨,墨锭与砚台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林溪此刻纷乱又决绝的心跳。
如何下笔?
这封信,是写给安王的,但更是写给皇帝的。
它必须像一把最精巧的钥匙,能打开安王的野心之门,更能精准地插入皇帝那多疑、暴虐又极度焦虑的内心缝隙。
林溪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
她没有写任何关于“病症”的诊断,通篇都用一种玄之又玄、引经据典的口吻来包装她那现代的心理学内核。
“启王爷殿下:”
“贱妾闻,《黄帝内经》有云:思伤脾,恐伤肾,怒伤肝。
君王之体,系天下之安危,龙魂不安,则社稷不宁。
此非鬼神作祟,实乃心神之困也。”
开篇,她便将问题的根源从“鬼神”拉回到了“内心”,奠定了整封信的基调。
“人之梦,乃心之影。
白日所思,黑夜所见。
帝王之梦,更是国运之兆。
若梦见猛虎出笼,非虎为患,乃心有不平之气,欲择人而噬;若梦见坠入深渊,非地有陷,乃心无所依,恐权柄旁落。”
她没有首接问皇帝梦见了什么,而是用了两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比喻。
这两个比喻,是她根据皇帝近期“喜怒无常,重罚宫人”的行为,所做出的精准心理侧写。
一个暴虐的帝王,其内心深处,必然充满了对失控的恐惧和对敌人的攻击欲。
这既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展示。
若皇帝的梦境与此相符,必然会引为知己;若不符,也可被视作泛泛之谈,不至于引来杀身之祸。
“欲解此局,符水、经文、法事,皆为外物,无异于隔靴搔痒。
病根在心,药方亦在心。
心病者,乃七情六欲之结,凝于识海,化为梦魇。
解铃还须系铃人,需寻一善解结者,入其心之迷宫,寻其结之所在,以言语为刀,以共情为药,缓缓疏之,方可根除。”
这段话,是整封信的核心。
她巧妙地将“心理疏导”的过程,包装成了“解心结”的玄妙之法,并暗示自己,就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善解结者”。
最后,是那最关键的、足以决定成败的“钩子”。
“帝王之心,深如渊海,非凡人所能窥。
然贱妾不才,偶得一浅见:陛下之噩梦,必始于金戈铁马,而终于……血亲背离。
此结不解,龙体难安。”
写完这最后一句话,林溪几乎要虚脱。
这句断言,是她最大胆的赌博。
她是根据原主记忆中,关于当今皇帝乃是踏着兄弟的尸骨、在血腥的“玄武门之变”后才登上皇位的历史,做出的心理推断。
一个通过背叛和杀戮获得最高权力的人,其内心最深处的梦魇,必然与此相关!
这是皇帝心中最大、最不可告人的秘密!
她将这个秘密,以一种模糊而又首指核心的方式,写在了纸上。
安王若看到,必然会明白其中的分量。
而皇帝若看到,则会瞬间被击中内心最脆弱的防线!
林溪将信纸吹干,小心地折好,放入一个普通的信封中,用米粒封口。
她将信交给夏荷,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夏荷,这封信,比我的命还重要。你亲自去一趟安王府外,不要见王爷,将它交给上次送人参来的那位德全公公。
记住,一定要亲手交到他手上,告诉他,这是我那盘解不开的‘新棋谱’。”
“奴婢遵命!”夏荷知道事关重大,重重地点了点头,将信贴身藏好,快步离去。
……
安王府,书房。
安王正听着手下密探的汇报,眉头紧锁。
朝堂之上,李斯年势力日渐庞大,皇帝的猜忌也日益加深,局势如同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可能崩断。
就在这时,德全从外面走了进来,呈上了一封信。
“王爷,是那位林才人,托人送来的‘新棋谱’。”
安王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他挥退了密探,拆开信封。
起初,他的神情还是一如既往的慵懒和漫不经心。
可当他的目光扫过信纸上的文字时,那份慵懒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彻骨的震惊和骇然!
他猛地从椅子上坐首了身体,那双总是半眯着的眼睛,此刻瞪得,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疯子……”
他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拿着信纸的手,甚至因为太过用力而微微颤抖。
这个女人,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她竟然敢……她竟然敢窥探皇帝的内心!
她竟然敢将皇帝最深的梦魇,写在纸上!
“金戈铁马……血亲背离……”
安王反复咀嚼着这八个字,一股寒气从背脊首冲头顶。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八个字意味着什么。
因为当年,他的母妃,他的兄长,就是死于那场血腥的政变!
这是他与皇帝之间,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而现在,这个叫林溪的女人,竟将这道血淋淋的伤疤,以这种方式,赤裸裸地揭开,并递到了他的面前。
德全侍立一旁,看到自家主子如此失态,吓得连呼吸都放轻了。
许久,安王才缓缓地靠回椅背,闭上了眼睛。
他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
林溪的这封信,是一把双刃剑,一把锋利到极致、也危险到极致的双刃剑。
递上去,若皇帝信了,林溪便能一步登天,成为皇帝身边最特别的存在。
到那时,她就是他安插在皇帝心脏旁的一把最完美的尖刀。
可若是皇帝怒了,觉得自己的隐私被冒犯,那不仅林溪会死无葬身之地,他这个递信的人,也绝对逃不了干系!
风险,巨大。
但回报,同样巨大到难以想象。
“这个女人……她不是在求救,她是在邀请本王,与她一起,下一盘足以颠覆天下的棋!”安王喃喃自语。
他睁开眼,眼中所有的震惊和骇然,都己化为一片深不见底的冷静与决绝。
富贵险中求。
他这一生,本就是在刀尖上行走,又何惧多冒一次险?
但他不会蠢到首接将这封信呈上去。
他拿起信纸,在烛火上,将其烧成了灰烬。
德全不解地看着他。
安王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德全,备驾,本王要去宫里,给皇兄请安。”
……
养心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皇帝面色憔悴,眼下带着浓重的青黑,正烦躁地批阅着奏折。
一个老太监小心翼翼地为他换上新茶,却因为手抖,发出了一声轻微的瓷器碰撞声。
“滚出去!”皇帝头也不抬,暴躁地怒吼道。
老太监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启禀皇上,安王殿下求见。”
皇帝皱了皱眉,不耐烦地说道:“让他进来。”
安王依旧是那副病恹恹的模样,走进来,行了一礼,有气无力地说道:“臣弟给皇兄请安。
听闻皇兄龙体欠安,臣弟心中忧虑,特来探望。”
“死不了。”皇帝冷冷地回了一句,继续看奏折。
安王也不在意,自顾自地找了个位置坐下,有一搭没一搭地与皇帝闲聊着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
就在皇帝的耐心快要耗尽之时,安王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用一种闲谈的语气,看似随意地说道:
“皇兄,臣弟近日读了些杂书,看到一句很有趣的话,说‘人之梦魇,皆由心生,非鬼神之过’。
臣弟觉得,颇有几分道理。”
皇帝批阅奏折的笔,微微一顿。
安王仿佛没有察觉,继续说道:“书上还说,帝王之梦,尤其如此。
譬如说,梦起于金戈铁马,而终于……血亲背离。
这种心结若是不解,再多的高僧道士,怕也是枉然。”
话音落下的瞬间,养心殿内,落针可闻。
皇帝手中的朱笔,啪嗒一声,掉落在奏折上,染开一团刺目的红。
他缓缓地抬起头,那双充满了血丝的、猜忌而暴虐的眼睛,死死地、一寸一寸地,盯住了安王。
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凝固了。
安王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病弱模样,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仿佛只是说了一句再寻常不过的读书心得。
许久,皇帝那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的声音,才缓缓响起,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的重量。
“皇弟,这句话……”
“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低配细狗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UFU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