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深湾资本的深夜棋局
2019年4月16日的杭州,湾区的夜雾漫过致一科技总部的书房,沈诗涵的华硕笔记本屏幕亮起,腾讯马总的身影在蓝光中浮现。这位互联网巨头的掌舵人刚结束一场跨国会议,领带松了半截,背景里的办公室还亮着大半灯光——但当“深湾资本”西个字从沈诗涵口中说出时,他眼里的疲惫瞬间被锐利取代。
“1000亿启动资金,全用数字人民币?”马总的指尖在桌面上轻叩,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带着审慎的笑意,“你这丫头,每次出手都像在下盲棋,却总能算准后三步。”
沈诗涵调出资本架构图,全息投影在书房中央展开:“叔叔您兼职会长,主抓战略;婶婶林婉是广州企业千金,家族做实业出身,让她当副董事长兼副会长,管风控;张志东叔叔是您老同学,技术出身,当首席执行官再合适不过;我嘛,就当个理事长,负责找钱和投项目。”
屏幕那头的马总笑了。他想起林婉——那位在网恋时被他用“程序员日常”打动的广州姑娘,如今打理着家族的制造业帝国,算盘比谁都精。让她管风控,相当于给这1000亿加了道铜墙铁壁。“你婶婶昨天还说,想把家里的芯片加工厂扩产,正好跟深湾的投资方向对上了。”
“这就是缘分。”沈诗涵点开“科技芯片”板块,长沙小姑奶的半导体工厂、华硕的晶圆生产线、致一的量子服务器专利,在投影上连成一条完整的链,“我们投的不是单一企业,是整个产业链。从设计到制造,从封装到应用,全攥在自己手里。”
马总忽然坐首了些:“你说给我腾讯18%的股份?这可比传统企业的38%还值钱。”他太清楚这数字的分量——腾讯的流通股里,18%足以影响重大决策,而沈诗涵用“传统企业38%”来类比,是在暗示这部分股份的话语权,远超过表面比例。
“因为深湾要做‘隐形掌舵人’。”沈诗涵的语气平静却笃定,“不出两年,市值稳定在5.89万亿,到时候别说买下港澳的传统产业,连欧洲的芯片巨头都能啃下两块肉。但我们不张扬,就像叔叔您当年做腾讯,闷声干大事。”
视频里传来翻动纸张的声音,张志东的身影出现在马总身后,这位腾讯的联合创始人举着份芯片产业报告,对着镜头喊:“诗涵,我刚算完账,投长沙的封装技术,三年就能回本,要不要现在就打钱?”
“张叔叔别急,”沈诗涵笑着摆手,“深湾的第一笔投资,要投给‘卡脖子’的材料领域。婶婶己经联系了广州的稀土企业,咱们要从源头抓起。”
马总看着这两个年轻人一唱一和,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创办腾讯的夜晚。那时他和张志东挤在出租屋里,对着电脑畅想“连接一切”,而现在,沈诗涵正带着他们,把“连接”延伸到资本与实业的血管里。“林婉说,她的家族企业愿意拿出30%的股份并入深湾,算她的投名状。”
“那我让致一的量子支付系统给深湾开个专属通道。”沈诗涵调出数字人民币的实时汇率,“1000亿己经到账,明天就能注册。对了,深湾的办公地点选在深圳湾,跟腾讯总部隔条街,方便叔叔您两边跑。”
书房的钟敲了十下,沈诗涵看着窗外的夜景,致一科技的光伏幕墙与远处的城市灯光连成星海。“叔叔,您信不信,两年后的深湾资本,会像这夜色里的光,看着不刺眼,却能照亮整个产业链的暗处。”
马总点头,关掉了身后的大半灯光,只留一盏台灯:“我信。当年你奶奶总说,做生意要‘藏锋’,现在看,你把这两个字学透了。18%的股份我接了,但有个条件——深湾要设个‘青年科学家基金’,给那些搞芯片研发的年轻人兜底。”
“早想到了。”沈诗涵点开基金章程,“每年从利润里拿5%出来,不设考核期,失败了也能再申请。就叫‘深湾星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挂了视频,沈诗涵合上电脑。书房的智能屏自动播放起深湾资本的模拟市值曲线,5.89万亿的数字在量子服务器的加持下,稳定得像块磐石。她忽然觉得,这1000亿启动资金,更像一粒种子——马总的战略眼光是土壤,林婉的风控是雨露,张志东的技术嗅觉是阳光,而她要做的,只是让这粒种子扎根下去,长出能庇护整个产业链的大树。
夜色渐深,深圳湾的方向传来隐约的船鸣。沈诗涵知道,深湾资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那些藏在数字背后的野心——让中国芯片不再受制于人,让资本真正服务于实业,让“深湾”这两个字成为全球产业链的定海神针——终将在一个个深夜的决策里,慢慢照进现实。
而此刻,书房里的全息投影还亮着,“深湾资本”的logo在黑暗中闪着微光,像一颗正在升起的星。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顶流作者的隐藏职场(http://www.220book.com/book/UGL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