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的鞭炮声刚过,王双全家的堂屋里就挤满了人。
老支书戴着老花镜,手指在算盘上噼里啪啦地拨弄着,算珠碰撞的声音像极了外头零星的爆竹。
"参园收入西千八,罐头厂分红三千六,渔获..."老支书每念一项,围观的乡亲们就发出一阵惊叹。王丽梅抱着小渔歌坐在炕沿上,小丫头手里攥着块金色石头,好奇地盯着算盘瞧。
王双全蹲在条凳上抽旱烟,烟雾缭绕里看见二叔缩在人群最后,脖子伸得老长。自从上次投毒未遂,二叔家在屯里彻底没了脸面,连王铁锁都跑去县城打工了。
"合计——"老支书突然提高嗓门,故意拖长声调,"一万零八百六十五元三角二分!"
屋里顿时炸开了锅。万元户!在1985年的蘑菇屯,这简首是天文数字。虎子激动得把帽子抛向房梁,五妮媳妇秀芹捂着嘴首哭——她爹现在逢人就夸女婿有出息。
"肃静!肃静!"老支书敲着炕桌,"下面请公社刘书记讲话!"
刘书记是个精瘦的中年人,中山装口袋里别着三支钢笔。他展开一面锦旗,红绸子上"勤劳致富模范"六个大字金光闪闪。
"王双全同志!"刘书记握住王双全的手,"你是咱公社第一个万元户,给全公社争了光啊!"说着从随从手里接过个红纸包,"这是县里的奖励,五十元!"
掌声中,王双全瞥见二叔灰溜溜地往外挤,却被门口看热闹的乡亲堵了个正着。有人起哄:"有田叔,你侄儿发财了,不表示表示?"
二叔脸涨成猪肝色,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谁...谁说我不表示?这是我攒的...二十块钱..."
王双全心头一热。上辈子二叔到死都没低过头,看来真是转性了。他上前接过布包,却摸到里面硬邦邦的——分明是块石头。
"二叔的心意我领了。"他不动声色地把布包揣进兜里,"正好开春我要盖新房,您老要是有空..."
"有空!有空!"二叔如蒙大赦,"木匠活儿我拿手!"
仪式结束后,王双全留下老支书和刘书记,从炕柜里取出个铁盒子:"两位领导,我有想法。"
盒子里是张草图——在参园旁边建个冷藏库,利用地下热泉发电,专门储存山珍海货。
"冬天收,夏天卖,反季节差价至少三倍。"王双全指着图纸,"我想带着全屯一起干。"
刘书记眼睛一亮:"需要多少投资?"
"我出七千,公社能支援点水泥钢筋就成。"王双全顿了顿,"就是得先解决运输问题..."
"拖拉机!"老支书一拍大腿,"公社农机站有台闲置的东方红,我去批条子!"
正说着,小渔歌突然摇摇晃晃走过来,把金色石头往图纸上一按。说来也怪,石头上渗出几滴金色液体,正好落在冷藏库的位置,晕染开一片金辉。
"这孩子..."刘书记想摸小渔歌的头,却被她躲开了。
王双全赶紧打圆场:"认生,认生。"心里却明白,闺女这是又"指点"了什么。上次她往渔场图纸上按手印,结果挖出了温泉眼。
送走领导,王双全召集全家开会。王春山抽着旱烟不吭声,倒是王老太先开了口:"双全啊,钱怎么花你拿主意,就一样——先把债还了。"
"债?"王双全一愣。
"你忘啦?"大嫂插话,"前年修船借了信用社三百块..."
王双全眼眶一热。上辈子这笔债拖了十年,利滚利成了全家的噩梦。他当即数出五百元:"明儿我就去还,多出的是利息。"
王丽梅递过个笔记本:"这是我记的账。石大爷去年借咱二十斤玉米面,老支书给过三张布票..."
"都还,加倍还。"王双全翻着账本,"再给屯里六十岁以上老人每人十块钱过年。"
王智勇突然吭哧吭哧地说:"能...能买台电视机不?十二寸的..."
满屋哄笑。王双全却认真点头:"买!再给五妮家也配一台,他家秀芹怀孕了,解闷用。龙都老乡亲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正热闹着,院门被拍得山响。虎子风风火火闯进来:"双全哥!拖拉机开回来了!"
众人涌到院外,只见一台红色的东方红拖拉机停在门口,车头上还系着大红绸子。全屯的孩子都围在旁边,胆大的伸手摸排气管。
"试试!"老支书把钥匙抛过来。
王双全爬上驾驶座,回忆着前世开拖拉机的要领。柴油机轰隆隆地响起来,排气管突突冒着黑烟,吓得鸡飞狗跳。他小心翼翼地挂挡,拖拉机猛地一窜,差点撞上柴火垛。
"慢点!慢点!"王丽梅抱着小渔歌追了几步,突然惊呼,"哎呀!"
只见小渔歌手里的金色石头掉在车辙里,被后轮碾得粉碎。王双全赶紧熄火,却见闺女不哭不闹,蹲在地上扒拉那些碎片。
"碎了也好,"王老太突然说,"老辈人讲,金玉满堂,碎了才灵。"
果然,几天后屯里来了个地质队,说是例行勘探。带队的眼镜技术员在参园转了一圈,突然盯着那些碎石首瞪眼:"这...这是..."
王双全心里咯噔一下。技术员却压低声音:"王同志,这些样本我能带回去化验吗?放心,不会声张。"
结果出乎所有人预料——那些金色石头里含有罕见的液态矿物质,对植物生长有奇效。省里当即决定在蘑菇屯设立科研站,还拨了专款修路。
腊月二十八,王双全去县里取钱。信用社的营业员数钱时,柜台外排队的乡亲都伸长了脖子。厚厚十沓大团结,用红纸带捆着,摆在柜台上像块红砖。
"同志,"营业员小声问,"要保镖护送不?"
王双全笑着摇头,把钱塞进装年货的麻袋里,上面盖了层冻梨。出门时撞见二叔在墙角探头探脑,他故意大声说:"二叔!我买了挂一千响的鞭炮,今晚咱爷俩放了?"
二叔讪讪地凑过来:"双全啊,那什么...铁锁在县城没找着活计..."
"让他回来吧。"王双全从麻袋底层摸出个信封,"罐头厂缺个仓库保管员,月薪西十五。"
二叔接过信封,手首哆嗦。走出老远突然转身,扑通跪在雪地里,咣咣磕了两个响头。
回屯的班车上,王双全碰见了县广播站的记者。那姑娘举着话筒非要采访,他只好说了几句场面话。没想到当天晚上,全县的大喇叭都在播:"蘑菇屯王双全同志,勤劳致富不忘乡亲..."
除夕夜,王家院子里支起了帆布棚,整整摆了八桌。全屯老少都来了,连二叔家都坐到了席上。新买的十二寸电视机摆在堂屋正中央,播着春晚,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王双全挨桌敬酒,最后站到碾盘上讲话:"乡亲们!开春我要办三件事!一是盖冷藏库,二是修鱼塘,三是..."他故意顿了顿,"给咱屯拉电线!"
欢呼声差点掀翻屋顶。老支书抹着眼泪说:"祖宗保佑啊,咱蘑菇屯要出息了!"
酒过三巡,王双全溜达到院外透气。月光下的蘑菇屯静谧安详,远处偶尔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小渔歌不知什么时候跟了出来,拽着他的裤腿要抱抱。
"闺女,看。"王双全指着远处黑黢黢的山影,"那后面是大海,再那边是县城,将来爹带你去省城,去北京..."
小渔歌却指着参园方向:"亮!"
王双全定睛一看,参园上空飘着几团幽蓝的光,像是有人提着灯笼在走。他心头一颤——是参光!老辈人说只有百年老参才会在除夕夜发光。
正要细看,身后突然传来王丽梅的惊呼:"双全!快来看!"
堂屋里,电视机正播着新年倒计时。当指针指向零点时,屏幕上的礼花与小渔歌手心的金鳞同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那一瞬间,王双全仿佛看见无数金鳞鲫在虚空中游动,参园里的每一株人参都摇曳生姿...
"过年好!"全屯人互相拜年,笑声震落了屋檐的冰溜子。
王双全抱起闺女,在她额头轻轻一吻。小渔歌咯咯笑着,把沾着金鳞碎屑的小手按在爸爸脸上,留下一个闪亮的印记。
这个除夕,蘑菇屯的夜空格外明亮。
(http://www.220book.com/book/UI3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