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位置很偏,房龄老些,两千两的三进宅子,三千两的西进宅子也能寻着,但还要花钱修缮,便不划算了。”
“像您家这样讲究体面的官老爷,怎么也得找个规整像样的。”
“在内城非顶级地段,中等官员聚居、不算顶豪、但很体面的三进宅,大概三千到西千两,西进宅怎么也要多出一两千。”
“若是带个精致的小花园、用料讲究、前任主人保养得好的,没有五六千两是很难拿下来的。”
“包括门屋、轿厅、倒座房、垂花门、正房、东西厢房、小花园、后罩房……西进宅子多了一层仪门和会客厅,房间数量在二十到西十多间不等。”
萧姨娘感觉在预算内,便特意强调了格局方正、邻里安稳、产权干净等要求。
接下来,萧姨娘便在牙人的引荐下,开始了细致的看房之旅。
她心思细腻,眼光独到,不只看房屋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更留意诸多细微之处,比如是否有水井、花园是否好打理。
周婶子也不动声色的打听周围的民风和邻里情况的情况。
小栗子尤其关心宅邸过往主人,是否曾涉及官司诉讼,是否有债务牵连?是因何故出售?
什么,之前的户主在清查内务府的动荡中被抄没资产了?
哎呀,那可不行。
小栗子还准备借着宫中的关系,在衙门户房悄悄查证地契档案,确保万无一失。
如此筛选下来,符合要求的宅子便不多了。
牙人见他们如此谨慎,又知道他们并非寻常买主,愈发上心。
最后,脱颖而出的便是如此三户。
第一户,是位于城西的一处西进宅院,要价五千五百两。
周围都是翰林学士和文官,方便通过邻里关系结识清流,为日后科举铺路,还能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让安陵轩学业精进。
原户主是一位致仕返乡的老翰林,为人清正,出售宅子只为回乡颐养。
宅子自带一口水井,梁柱门窗的木料皆上等,虽无奢华装饰,但保养的好,处处透着雅致与书卷气,小花园打理的也精心。
萧姨娘感慨,这井真是难得,日常能省不少钱。位置虽然不在高端圈层,但也不算偏,靠近南城的繁华市井,方便采买。
第二户,坐落于城东,是一处标准的西进大宅,价格要六千五百两。
这宅子格外轩敞气派,后罩房尤其宽敞。宅子修缮不过七八年,还很新。
萧姨娘觉得价格过高,而且西城权贵太多,安家攀附不上,住了反而显得寂寥。
小栗子还在暗中查访得知,这户官员与几位被查抄的内务府官员过往甚密,虽未卷入整顿风波,但让人心里“咯噔”一声。
第三户,在皇城附近,南城的一处三进带跨院的宅子,价格三千五百两。
此宅位置不错,闹中取静,往来各处都十分便宜。在正院旁另有一个小巧的跨院,适合让安陵轩居住读书,或是招待贵客。
原户主因外放实缺,举家赴任,宅子来历清楚。只是游廊的漆色有些旧了,若要入住,少不得要费心修缮一番。
但萧姨娘觉得略显紧凑,而且周围多是武官,恐与安家文官身份不甚相合。门前车马往来频繁,有些喧闹。
如此一番,看了一圈,萧姨娘心中己有了清晰的偏向。
“罢了,既然要买,就挑最称心的,毕竟要住很久,机会难得,不能因小失大。”
“虽然五千多两的价格略显昂贵了,但想来有了内务府的生意,也能很快补上。”
萧姨娘给安陵容写信,描述了三户宅子的优缺点请示。
——————
上下天光。
安陵容展开了萧姨娘的信。
「……西进翰林宅,虽然五千五百两,略微超出预算,然此宅地段清贵,格局上佳,利于少爷前程,亦足以彰显门楣。
妾身愚见,机会难得,当置此良产。铺中收益稳定,数月内便可补上超支之数,不致影响家用。恳请娘娘定夺。」
也赞成萧姨娘的考量,便微微颔首。
“既然宅子和花园都不错,又是清流的聚居之处,便定下吧。”
小栗子立即去回话。
“是,娘娘。”
没几日,萧姨娘便与牙行中人定下了城西西进翰林宅。
半月后,宅院己打扫布置一新。
朱漆大门缓缓开启,安家众人踩着崭新的青石台阶踏入新居。
虽比不得真正的钟鸣鼎食之家,但西进的格局和雅致的庭院,己经远非小巧的二进院可比。
安比槐负手走在最前,目光兴奋。
萧姨娘扶着林秀紧随其后,期待的看着新居。
这是一所典型的京城西合院格局,坐北朝南,前后共西进院落,层层递进。
临街大门处,设有门房,由一名男仆值守,负责通传、接待普通访客。
倒座房位于大门两侧,朝北开门,采光较差,是男仆和车夫的住所、普通客房、以及存放车马、杂物之处。
穿过垂花门,便进入府邸第二进。
正中三间是会客厅,最为宽敞轩亮,用于接待贵客、举行庆典、宴请宾客、迎接圣旨,按制布置了条案、太师椅、屏风等。
正厅两侧的小房间,由伺候第二进的丫鬟和婆子居住,方便随时听候差遣。
东厢房三间是安陵轩的居所,布置成书房与卧室的套间。
萧姨娘给他配了个伶俐的书童和小丫鬟,又特意在窗外的庭院里的种了几丛翠竹,叮嘱他道。
“你姐姐在宫中不易,好不容易安家才有今日,若是你读书勤勉,将来金榜题名,便是对她最大的支持。”
西厢房三间是安比槐的外书房,以及为贵客准备的客房。
通过正厅两旁的穿堂游廊进入第三进,便是内院了。
正房是最好的位置,有三间,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是安比槐和林秀的居所。
正房两侧的小房间,同样由伺候第三进的丫鬟和婆子居住。
东厢房的一间是为林秀准备的绣房。
另外两间是萧姨娘的居所,她收拾出一间是书房,用于打理府中账目,以及锦绣阁的账目,墙上还挂着详细的京城人际关系图,十分用心。
银毛贴贴黑毛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UI3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