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科学院地下五层的量子实验室里,液氮罐的嗡鸣声像首低沉的摇篮曲。王小码盯着量子通信接收器的显示屏,眉头拧成了川字——本该是雪花点的屏幕上,此刻正跳动着一串规律的脉冲波,频率与他胸前挂着的“星核”芯片完美共振。
“小码哥,这信号不对劲。”狗剩扒着操作台探过头,他的黑客眼镜上泛着幽蓝的光,“频段是3.2THz,和咱们实验室的量子信道重叠,但调制方式……像极了我上周黑进硅谷FBI服务器时见过的‘幽灵协议’。”
王小码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调出信号分析界面。屏幕上的波形图突然扭曲成一张人脸——是李长庚。老人的嘴角带着笑,背景是1978年的卫星测控站,天线阵列在星空下泛着冷光。
“是李爷爷的影像!”老周的声音从设备间传来,他正调试着量子放大器,“这信号里嵌了全息投影!我刚才修放大器时,看见波形里闪过‘银河一号’的logo!”
实验室的应急灯突然闪烁。王小码抬头,看见量子通信接收器的金属外壳上浮现出一行小字,是用激光刻上去的:“若见此信,速启备用系统——李长庚 1978.12.25”。
“备用系统?”李半导从观察窗探进身,他怀里抱着个牛皮纸袋,“我刚从档案室翻到李老的笔记,最后一页写着:‘若星核重燃,必有幽灵来信。备用系统藏于云溪山观测站地下五层,需用方言激活。’”
王小码的瞳孔骤缩。他想起启动会上陈启明说的“银河一号的量子记忆模块”,想起李长庚当年埋下的“星际通信协议”。难道这信号,是西十五年前“银河一号”团队留给后人的“钥匙”?
“启动方言AI。”他对狗剩喊,“把信号里的方言片段提取出来!”
狗剩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屏幕上跳出一段音频——是带着江淮官话口音的普通话:“小同志,莫慌。这信号是‘银河一号’的量子信标,用来在未来科技成熟时唤醒备用系统。备用系统能绕过所有地面干扰,首接连接卫星……”
“是李爷爷的声音!”陈启明的手在发抖,“1978年卫星发射前,他给团队录过这段语音。当时技术不成熟,只能用量子纠缠的方式存进卫星的备用芯片里。”
王小码的目光扫过量子通信接收器。此刻,信号的强度正在指数级增长,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开始过热,连“星核”芯片都发出了蜂鸣——这是它在主动“回应”信号。
“备用系统在哪?”他问。
“云溪山观测站地下五层。”李半导打开牛皮纸袋,抖出一张泛黄的地形图,“李老的笔记里标了坐标:北纬28°37′,东经119°23′,具置在观测站后山的‘老槐树’下。”
“现在就去。”王小码抓起“星核”芯片,“但得先解决这个‘幽灵信号’——它正在干扰实验室的设备。”
狗剩突然举起手:“信号源找到了!在实验室通风管道里——有台老式收音机,天线缠着红绳,和1978年的卫星测控站同款!”
众人冲向通风管道。老周用扳手拧开挡板,一台蒙着灰的“红灯牌”收音机赫然出现,调频旋钮正对着3.2THz。收音机背面贴着张纸条:“若星核亮,信标响;若信标响,启备用。”
“这是李老的‘量子信标’。”陈启明摸出块怀表,“1978年他发射卫星时,怕技术断层,特意做了这套‘声控量子装置’——用特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触发卫星备用系统的量子纠缠态。”
王小码的太阳穴突突首跳。他想起李长庚笔记里的另一句话:“真正的科技,要像种子一样,埋在最不起眼的地方,等需要它的人来浇灌。”此刻,这台老收音机,就是那粒“种子”。
“关掉收音机。”他对老周说,“但别破坏电路——我们需要它激活备用系统。”
老周点点头,用绝缘胶带缠住收音机的天线。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屏幕上的波形图开始疯狂跳动,竟拼出了“备用系统启动倒计时:10:00:00”。
“它在倒计时?”狗剩的声音带着兴奋,“这说明信号不是干扰,是‘邀请’!李老在邀请我们启动备用系统!”
王小码的手机震动,是云南彝族阿婆发来的语音:“小码,我家娃子用方言AI问‘阿婆的高血压药能和土豆一起煮吗’,AI说‘可以,但别放太多盐’。奶信你,因为你是给奶奶调药的人。”
他的眼眶热了。他看向“星核”芯片,表面的刻痕与收音机的红绳纹路完美契合——这是跨越西十五年的“接力”。
“启动备用系统。”他对团队说,“但记住,备用系统的核心是‘人心’——李老当年藏的不是技术,是对普通人的牵挂。”
倒计时跳到“00:00:00”的瞬间,量子通信接收器的屏幕突然亮起。王小码凑近看,上面显示的不是代码,而是一行用江淮官话写的注释:“阿婆,今天的药要按时吃哦。”
实验室的灯光突然熄灭。黑暗中,“星核”芯片的幽蓝光芒愈发耀眼,像颗真正的星星在实验室里升起。王小码摸出兜里的金锁片,金属表面还残留着奶奶的体温——那是她临终前塞给他的,说“能保平安”。
“小码哥!”狗剩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备用系统连接成功了!云溪山的卫星备用系统醒了,现在能覆盖全国98%的偏远地区!”
王小码笑了。他看向窗外,晨光正穿透云层,洒在云溪山的轮廓上。他知道,这场跨越西十五年的“量子接力”,终于传到了他们手中。
而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云溪科学院的档案室里,“银河一号”的原始代码正静静躺在保险柜里,封皮上用红笔写着:“留给后来的人——科技自立,脊梁不弯;人心向善,火种不灭。”
量子实验室的“幽灵信号”,终究还是点亮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UIA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