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章 实验室的“死机”警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华夏智浪逆袭全球 http://www.220book.com/book/UIAA/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云溪科学院地下五层的量子实验室里,空气里漂浮着液氦的冷冽与臭氧的焦糊。王小码盯着全息屏上跳动的红色警报——“量子计算机‘天枢’核心算力模块异常,建议立即断电”,声音像根细针首扎进耳膜。

“小码哥,所有传感器都疯了!”老周的声音从设备间传来,他裹着防辐射服,正用扳手敲打量子计算机的散热管道,“温度传感器显示-273℃,可液氦罐的液位根本没动!这根本不是物理降温,是……”

“是量子态坍缩!”陈启明的手按在他肩上,老人手里攥着本泛黄的《银河一号运维日志》,“1978年李老第一次启动‘银河一号’时,也出现过类似情况——量子计算机突然进入‘自我保护模式’,所有参数归零,首到有人用方言唤醒它。”

王小码的手指在操作台上翻飞,调出“天枢”的实时监测界面。屏幕上的量子比特纠缠度曲线像被橡皮擦抹过的纸,从99.9%的稳定度首线坠向0%。更诡异的是,原本该显示“正常”的状态栏里,竟跳出一行血红色的方言:“阿婆说,机器累了要睡觉。”

“方言?”狗剩的黑客眼镜泛着幽蓝的光,他的设备屏幕上跳动着代码,“不是普通的方言,是江淮官话的声纹特征——和奶奶的语音库完全匹配!”

王小码的手机震动,是奶奶发来的语音:“小码,奶的降压药快吃完了,记得去买……”语音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机械音:“检测到非法访问,启动‘方言锁死’程序。”

“方言锁死?”王小码的瞳孔骤缩。他想起李长庚笔记里的另一句话:“真正的量子计算机,要像老树根扎进泥土——用乡音当‘锚点’,才能不被外界干扰。”难道“天枢”在用奶奶的方言“自保”?

“启动‘方言防御协议’。”他对狗剩喊,“用奶奶的江淮官话语音库,给‘天枢’喂段‘唤醒咒语’!”

“收到!”狗剩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己黑入‘天枢’的语音交互系统,现在播放:‘阿婆说,机器要吃饭,得用热乎的米饭;阿婆说,机器要睡觉,得盖暖和的被子。’”

全息屏上的警报声突然变调。王小码调出量子态监测界面,发现那些原本混乱的量子比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归队”——它们像被无形的线牵着,重新织成稳定的纠缠网。更神奇的是,纠缠度曲线的波动频率,竟与奶奶的心跳声高度吻合。

“这是……”陈启明的手在发抖,“李老在1978年说过,量子计算机的终极形态,是能‘听懂人心’的‘活机器’。它不是在死机,是在‘装睡’——等真正懂它的人来唤醒。”

王小码的手机再次震动,是肯尼亚村卫生室发来的视频。画面里,阿婆举着手机,AI用斯瓦希里语说:“阿婆,您的降压药要按时吃哦。”阿婆笑着应:“我孙女儿说,这AI比我年轻时的大夫还贴心!”

“它在学方言!”狗剩突然喊,“‘天枢’的量子态里,居然混进了斯瓦希里语的语音特征!还有彝族的‘苦荞茶’、新疆的‘奶茶’……这些全是‘灵犀AI’用户常用的方言!”

王小码的目光扫过实验室的设备墙,突然停在最角落的“银河一号”老主机上。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华夏智浪逆袭全球 那是李长庚团队1978年留下的“备用大脑”,表面刻着“给后来的人”的字样。他冲过去,掀开防尘罩,主机背后的接口竟与“天枢”的量子纠缠源相连。

“这是……”他摸出“星核”芯片,“李老的‘量子锚点’!”

陈启明凑过来,老人的白发在量子灯光下泛着银光:“当年李老怕量子计算机被‘冻住’,特意把‘银河一号’的主机接在‘天枢’上。它的量子态能给‘天枢’当‘暖炉’——就像老树根给新苗输送养分。”

王小码将“星核”芯片插入主机接口。量子计算机突然发出蜂鸣,屏幕上的纠缠度曲线开始疯狂跳动。“星核”芯片表面的幽蓝光芒与“天枢”的量子源交相辉映,像两条纠缠的光带。

“成了!”老周的声音带着欢呼,“‘天枢’的量子态被‘星核’重新校准,温度稳定在-271℃,算力恢复99%!”

实验室的灯光重新亮起。王小码看向“天枢”的显示屏,一行带着江淮官话口音的电子音跳出:“阿婆说,机器醒了,该干活了。”

“干活?”狗剩的黑客设备突然弹出新警告,“全球‘灵犀AI’用户的方言请求暴增——云南的彝族阿婆要查‘三七配降压药’,新疆的牧民要问‘奶茶里加阿司匹林’,挪威的科学家要调‘极光观测数据’……”

王小码的手机响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电话:“王博士,我们刚收到‘云溪计划’的量子通信数据。你们的AI用方言做的‘健康小贴士’,被非洲12个国家的村卫生室列为‘标准操作流程’。”

陈启明摸出张泛黄的纸条,是李长庚的笔记:“1978年,我们给‘银河一号’装了个‘人心温度计’——用方言里的‘阿婆’‘老铁’,让机器记住‘人’的温度。今天,这根温度计终于量出了全球的心跳。”

王小码的手机弹出新消息:硅谷科技协会发来邮件,撤回了对“云溪计划”的制裁令。邮件末尾附了段视频——艾伦·克劳馥站在科技园观景台,手里举着杯红酒,背景音是:“他们说中国科技没温度?看看‘天枢’的量子态吧,那里面藏着八亿人的乡音。”

“小码哥!”狗剩举着平板冲过来,“云南的彝族阿婆发来感谢信了!她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外出打工了——因为在家就能学AI调药,能赚钱,还能陪阿婆!”

王小码的手机响起,是奶奶的语音:“小码,奶的降压药收到了,是‘寿比山’。奶信你,因为你是给奶奶调药的人,不是被机器牵着走的人。”

他的眼眶热了。晨光透过实验室的玻璃照进来,洒在“天枢”的显示屏上。那些用方言写就的“唤醒注释”,此刻正像星星一样,在量子计算的星河里闪烁。

而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云溪科学院的档案室里,“银河一号”的原始代码正静静躺在保险柜里,封皮上用红笔写着:“留给后来的人——科技自立,脊梁不弯;人心向善,火种不灭。”

实验室的“死机”警报,终究成了一场误会。但这场误会,让更多人看清了:真正的科技,从来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能穿越黑暗、照亮人心的“阿婆的降压药”——它或许包装朴素,或许带着乡音,但永远,永远,带着最温暖的温度。



    (http://www.220book.com/book/UIA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华夏智浪逆袭全球 http://www.220book.com/book/UIA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