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辰的手指在泛黄的《禹贡》残卷上滑动,指尖停在 “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 的字句上。残
卷边缘的朱砂批注己经模糊,但 “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藏‘天地之精’” 的字样仍清晰可辨。这
是从敦煌藏经洞找到的关键线索,指向传说中隐藏能量源的古老遗迹。
寻找遗迹的征程在七地同时启动,各朝代的队伍带着不同的智慧出发。秦朝的蒙烈率领三百锐士,携
带青铜剑与能量探测器,沿赤水河谷西进,他们的优势是熟悉山地作战,能在悬崖峭壁间开辟道路;
唐朝的苏婉带领医者与工匠组成的小队,背着药箱和简易工具,擅长应对复杂环境,她的药圃里还带
着能驱散毒虫的 “避瘴草”;宋朝的沈括后人则带着最新研制的 “地脉探测仪”,这台结合了罗盘与
能量感应的装置,能在三里外感知到特殊能量场。
许辰与现代科学家组成的核心小队,乘坐改良的 “时空越野车”—— 车身用秦朝的青铜甲片加固,动
力系统是明朝的蒸汽技术与现代电池的结合,既能在现代公路行驶,也能在古代的泥泞小道穿梭。车
舱里堆满了各朝代的地图,从秦朝的《放马滩地图》到现代的卫星遥感图,叠放在一起竟有惊人的吻
合度。
征程的第一个挑战来自自然天险。赤水河谷的悬崖上,栈道早己腐朽,仅存的木板在风中摇晃,下方
是奔腾的激流,水花溅在崖壁上,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秦朝的士兵用青铜锁链搭建临时通道,蒙烈
第一个攀爬,铁链在他脚下发出 “咯吱” 的呻吟,突然断裂的瞬间,他抓住岩壁的凸起,指甲抠进石
缝,最终在崖顶固定好绳索,大喊:“快!一个接一个!”
穿越沼泽地时,唐朝的苏婉展现了惊人的智慧。她认出沼泽里的 “灯芯草”—— 这种植物的根系密集
,能承受一定重量。她指挥大家按 “之字形” 路线前进,脚踩灯芯草生长密集的区域,同时用长杆试
探虚实。当现代科学家的越野车陷入泥潭,她让工匠们砍下附近的竹子,编成竹筏垫在车轮下,蒸汽
动力配合人力推拉,终于将车驶出困境,车身上的泥浆里还沾着几朵紫色的沼泽花。
人为的障碍更显凶险。在一处疑似遗迹入口的山洞口,发现了用西夏文书写的警告:“擅入者,死于
贪婪。” 洞口的石板上布满尖刺,显然是人为设置的陷阱。宋朝的沈括后人用探测仪扫描,发现石板
下有机关连动,一旦踩踏,会触发滚石。他借鉴现代的 “杠杆原理”,用粗壮的树干撑起石板,同时
让秦朝的士兵在两侧挖掘通道,绕开陷阱,手指被碎石划破也毫不在意。
途中的意外收获坚定了众人的信心。在一处废弃的西夏村落,他们找到一块刻有星图的石碑,与元朝
郭守敬后人绘制的 “能量源位置图” 完全吻合,证明方向正确;在一条干涸的河床里,发现了带有能
量残留的陶器碎片,苏婉检测后确定:“距离能量源不到五十里,这种能量波动与暗能量完全相反,
是纯净的‘正气’。”
最动人的是团队的凝聚力。当秦朝的士兵为保护现代科学家而受伤,科学家们立刻用急救包处理伤口
;当唐朝的医者体力不支,宋朝的脚夫主动接过药箱;当许辰的手机信号中断,各朝代的队员轮流守
夜,用篝火传递安全信号。蒙烈在一次休息时拍着许辰的肩膀说:“以前觉得你们这些‘读书人’弱
不禁风,现在才知道,脑子比蛮力管用,但缺了谁都不行。”
当第七日的朝阳升起,队伍终于抵达遗迹所在的山谷。谷口的岩壁上,天然形成的图案酷似七地联盟
的标志,阳光穿过云层照在上面,折射出七彩的光晕。许辰的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的能量指数飙升
,显示 “能量源就在前方”。他握紧手中的《禹贡》残卷,看着身后疲惫却眼神坚定的众人,知道真
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但此刻的他们,己经做好了准备。
(http://www.220book.com/book/UIH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