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章 文化的碰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手机视频通古今:天幕惊世 http://www.220book.com/book/UIHH/ 章节无错乱精修!
 

长安西市的酒肆里,店小二正用抹布擦拭着案几,突然被头顶天幕的变化惊得跌坐在地。原本播放农

桑技术的画面突然切换,一群穿着奇装异服的年轻人正拿着发光的乐器演奏,节奏强劲的旋律像惊雷

般炸响,震得酒肆的窗棂嗡嗡作响。

“这…… 这是什么靡靡之音!” 邻桌的老秀才猛地摔碎酒杯,山羊胡气得发抖,“如此狂悖之声,

简首有辱斯文!” 他的学生却看得眼睛发亮,手指在案几上跟着节奏敲击,嘴里小声模仿着歌词里的

“rod roll”。

这是许辰误触播放列表的结果,《现代摇滚乐精选》在唐朝长安城掀起了轩然大波。天幕上,电吉他

的嘶吼与架子鼓的狂敲交织,歌手甩着长发嘶吼的样子,让习惯了古筝琵琶的唐人既好奇又惶恐。两

刻钟内,京兆尹接到了三百多起投诉,有人说 “此声扰民”,有人说 “恐招灾异”,连皇宫里的李世

民都皱着眉头问魏征:“这天幕今日所放,究竟是何曲调?”

魏征的回答却出人意料:“陛下,臣观市井少年,多有随之舞动者。或可视为新乐种,不必禁绝。”

他建议让太乐署的乐师研究其中的韵律,“取其节奏之劲,融我大唐之乐,或能创出新声。”

果不其然,三日后,长安的教坊里就传出了新曲 —— 乐师们将摇滚乐的强劲节奏与《秦王破阵乐》结

合,用琵琶模仿电吉他的旋律,竟别有一番韵味。年轻人们聚集在教坊外,跟着节奏拍手,连之前怒

斥 “靡靡之音” 的老秀才,也忍不住在角落里点头称赞。

文化的碰撞在宋朝汴京则以另一种形式上演。许辰播放的《默片电影精选》里,卓别林的滑稽动作让

看惯了戏曲的宋人捧腹大笑,但当看到《火车进站》里的蒸汽火车冲向镜头时,还是有胆小的百姓吓

得尖叫着跪拜。

“此物无唱无说,却能演故事,奇哉!截然不同的吴桂芳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汴京瓦舍的老板王元宝盯着天幕,突然灵机一动,让画师们

按电影的分镜手法绘制 “连环画”,挂在瓦舍里供人观看。第一套《梁山好汉闹东京》连环画出炉时

,瓦舍被挤得水泄不通,看画的百姓比听评书的还多。

争议最大的是现代诗歌与古代诗词的碰撞。许辰播放的《现代诗精选》里,北岛的 “卑鄙是卑鄙者的

通行证” 让杜甫的后人杜子美拍案怒斥:“此等大白话,也配称诗?” 而顾城的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

眼睛”,却让李白的徒孙李青衫击节赞叹:“意境奇绝,有我大唐之风!”

两种观点在天幕下激烈交锋,最终催生出奇妙的融合。李青衫尝试用现代诗的自由句式写唐诗,写出

“长安的月光 / 是李白未喝完的酒 / 泼在朱雀大街上 / 醉了千年的石头” 这样的句子,被长安城的年轻

人争相传抄。杜子美虽仍不认可,但也不得不承认:“新瓶装旧酒,亦可闻醇香。”

音乐的融合则更具戏剧性。当许辰播放《青花瓷》的旋律时,唐朝的乐师们惊讶地发现,这首歌的五

声音阶与《霓裳羽衣曲》竟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坊的乐师将古筝与电子琴的音色结合,重新编曲,演

奏出的《新青花瓷》在长安的上元节演出时,台下的掌声持续了一刻钟。

“文化不是死水,是流动的河。” 许辰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下这句话。他看着屏幕上各朝代的文化新貌 —

— 元朝的画师用油画颜料画山水,明朝的戏曲加入了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清朝的文人用白话文写游

记 —— 突然明白,碰撞不是为了取代,而是为了让每种文化都能在交流中找到新的生长点。

当洛阳的书生们用 rap 的节奏背诵《离骚》,当杭州的歌女用钢琴弹奏《春江花月夜》,天幕上飘过

一行跨越时空的弹幕:“和而不同,方为大同。” 这或许就是文化碰撞的终极意义 —— 不是谁征服谁

,而是在相互理解中,共同谱写更绚烂的文明乐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UIH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手机视频通古今:天幕惊世 http://www.220book.com/book/UIH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