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青梅的幸福
方文山在紫苏的支持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紫苏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晨光熹微,青石阶上的露珠尚未退去睡意,紫苏己提着竹编的食篮走出巷尾的方宅。她轻车熟路地穿过露水打湿的菜圃,篮中盛放的,是方文山最爱吃的葱花油饼与甜沫子粥。三年前她初学做这早点时,总把葱花切得过碎,饼烙得焦黑,而如今,连巷口的剃头匠都夸赞她的手艺堪比城南的苏记早点铺。
推开门时,方文山正伏在书案上篆刻印章。紫苏将食篮轻放在八仙桌,揭开蓝花布时,葱香瞬间漫过砚台上的松烟墨。他抬头时,鼻尖还沾着朱砂印泥,恰似当年在西泠印社偷学篆刻的模样。"《东风破》的词牌,我昨夜又改了三处。"他轻轻吹去浮尘,宣纸上新添的"青衫湿"三字带着墨香,竟与紫苏裙角尚未干透的晨露气息交融在一起。
紫苏起身时,袖口扫过铜质的笔架,铜雀振翅欲飞的姿态在晨光中泛着寒光。方文山突然起身,将她尚未晾干的衣袂仔细熨平。当年唐宁离去时,他为她缝补香囊的神情与此刻如出一辙。紫苏望着他鬓角新添的白发,突然想起在巴黎蒙马特高地的画室,晨光也是这般斜斜照进窗棂,只是那时,她抚摸的是别人的肩头。
午后,方宅的后院传来悠扬的古琴声。紫苏在廊下晾晒的棉被尚未收起,阳光透过竹影,在棉絮上绣出灵动的花纹。方文山坐在琴凳上,指尖抚过琴弦时,松香粉末簌簌飘落。他新谱的《青玉案》在琴弦上流淌,音符恰似当年他用粉笔在防空洞墙上写下的旋律。紫苏蹲在花架下修剪枯枝,指甲上沾着泥土的气息,却丝毫未察觉方文山正透过纱窗凝视。他突然想起三年前,在西子湖畔的茶肆,她也是这般专注地为他缝补衣衫,梦回盛世:情定三生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梦回盛世:情定三生最新章节随便看!阳光穿过竹帘,将她的侧脸勾勒成温柔的轮廓。
暮色漫过青石阶时,紫苏在厨房忙碌的身影被窗纸镀上一层金边。方文山倚在柴扉边,望着她将荷叶蒸糕码在青瓷碟上,糯米的清香与荷叶的清新交缠。厨房梁上的燕子归巢,发出细碎的呢喃,恰似当年他们初遇时,她在梧桐树下的轻声哼唱。
"《一剪梅》的下阕,我谱成了曲。"紫苏转身时,发现银针挂着面醭。方文山走过去,将她额前的碎发轻轻别到耳后,指腹擦过肌肤的温度,与三年前在秦淮河畔的某个雨夜如出一辙。那时,她也是这般专注地为他擦拭琴身的水渍,指尖带着淡淡的橙花香。此刻,暮色将两人影子拉得修长,竟与当年在西泠印社的廊下的剪影重叠。
夜色如泼墨浸染窗棂,方文山在书房的长案上展开新绘的《兰亭序》。紫苏将刚晾干的宣纸轻轻覆在画上,用镇纸压住西角。月光透过纱窗,在纸面上洒下银色的波纹,恰似当年他在西湖边教她临帖时,波光在她眼眸中的倒影。方文山提起狼毫,笔尖在纸上划过沙沙的声响,竟与三年前她用剪刀裁纸的节奏不谋而合。那时,她也是这般专注地为他剪刻诗笺,剪刀划过纸面的声音,与此刻笔尖的沙沙声交织成一曲无言的合奏。
"紫苏。"方文山突然开口,声音里裹着潮湿的夜气。紫苏抬头时,见他正从袖中取出那枚蓝田玉佩。三年前,唐宁将它轻轻塞入她怀中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的玉佩带着唐宁的体温,而此刻,它己浸染上方文山的掌心热度。方文山将玉佩郑重地别在她腰间,动作轻柔得仿佛生怕惊扰了月光下的花影。紫苏望着玉佩上新刻的 "青城外"三字,突然想起在维也纳的雨夜,也曾有相似的温柔触碰,只是那时,她将信物系在他人衣角,而如今,方文山为她系上的,是相伴余生的承诺。
(http://www.220book.com/book/UIO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